一种基于EWOD的二维蜂窝状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56650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2434.3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章凯迪 潘暕 周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84 B01L2200/10 B01L2400/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WOD的二维蜂窝状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芯片,其包含若干层电极层,该电极层之间通过若干通孔纵向连通,该电极层由若干横向互连的驱动电极形成,该驱动电极呈正多边形,每个驱动电极大小形状相同,每个驱动电极与其相邻的电极电性相反、紧密排列,每个驱动电极与其相邻的驱动电极两两电气绝缘,不相邻的等效的驱动电极电气相连,等效的驱动电极连接一个控制电极。本发明提供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具有控制方式新颖精简,阵列规模可无限扩展而电信号数量无需增加,且制作工艺简单、驱动能力强,批量处理程度高,高通量操作等许多优点,弥补了传统数字微流控芯片的不足,极大地拓宽了数字微流芯片的实用功能及应用范围。

    一种单泵微液滴控制系统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8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6224.1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泵微液滴控制系统及其用途,该系统包含:样品池;进样通道,其入口端与样品池连通;出样通道;互联腔体,其包含:第一存储腔体、第二存储腔体、压力共用接头及液滴产生结构,第一存储腔体、第二存储腔体的入口端通过压力共用接头与进样通道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存储腔体、第二存储腔体的出口端通过液滴产生结构与出样通道的入口连通;连接出样通道出口的流量泵,及摄像设备。本发明通过构建共用压力点,使得两相液体在相对压力值恒定的作用下生成液滴,提高了液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通过控制液滴发生结构的几何形状、调节流量泵的速度,控制产生液滴的体积和间距;采用单一泵控制,组成构件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易于携带。

    基于EWOD驱动和恒温源的数字PCR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3470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07094.X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杜林 章凯迪 周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WOD驱动和恒温源的数字PCR系统,其包含: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EWOD芯片,其由分别包含若干电极的储液部分、液滴生成部分、驱动部分和废液部分构成;设置在EWOD芯片正上方的恒温源,其与EWOD芯片不接触,由分别包含若干电极的加热部分、地电极部分和传感部分构成;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该控制单元包含EWOD芯片的驱动电路、恒温源的控制电路及检测单元的控制接口。本发明利用EWOD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液滴停留时间和转移时间,使液滴反应充分,配合检测单元,可实现批量液滴的大规模快速转移,配合恒温源提供的反应温度,使反应溶液在高低温环境下充分反应。而且,装置结构简单、温度可控、反应快速、体积小、使用方便。

    一种基于EWOD的二维蜂窝状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5665043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062434.3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章凯迪 潘暕 周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WOD的二维蜂窝状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芯片,其包含若干层电极层,该电极层之间通过若干通孔纵向连通,该电极层由若干横向互连的驱动电极形成,该驱动电极呈正多边形,每个驱动电极大小形状相同,每个驱动电极与其相邻的电极电性相反、紧密排列,每个驱动电极与其相邻的驱动电极两两电气绝缘,不相邻的等效的驱动电极电气相连,等效的驱动电极连接一个控制电极。本发明提供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具有控制方式新颖精简,阵列规模可无限扩展而电信号数量无需增加,且制作工艺简单、驱动能力强,批量处理程度高,高通量操作等许多优点,弥补了传统数字微流控芯片的不足,极大地拓宽了数字微流芯片的实用功能及应用范围。

    一种单平面液滴自动混合芯片及其单电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075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5759.8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化学生物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平面液滴自动混合芯片及其单电极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单平面液滴自动混合芯片,包括电路相连的一液滴混合区和一信号输入区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将液滴控制电压依次施加在所述信号输入区的每个引线电极上,同时其余引线电极的电压保持悬空或者接地,从而使多个反应试剂液滴能够汇聚并进行混合并产生生物或化学反应。本芯片设计巧妙,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非常方便的滴入反应试剂,且试剂液滴用量少,节约生物化学试剂,降低检测费用。本发明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自动化的化学生物检测仪器。

    利用声表面波技术实现粒子高通量分选的数字微流控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01703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407247.X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声表面波技术实现粒子高通量分选的数字微流控器件,其包含上极板与下极板,该下极板由依次设置的衬底、压电层、电极层、介质层及疏水层构成,电极层包含:对称设置的两个蓄液池区域、液滴精确生成区域、声表面波富集区域。利用本发明的器件可以进行多种生物实验的前处理操作,主要包括分选和富集。通过对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叉指电极及第三电极按照一定顺序和规则施加电压,形成液体不间断的模拟流道,使得液体向需要的方向流动;基于逆压电效应,通过控制叉指电极的电压,有控制的改变声学力和粘滞力的比例,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粒子进行相应的分离操作,从而可以在较高的通量下获得很高的分选效率。

    利用声表面波技术实现粒子高通量分选的数字微流控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01703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11407247.X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声表面波技术实现粒子高通量分选的数字微流控器件,其包含上极板与下极板,该下极板由依次设置的衬底、压电层、电极层、介质层及疏水层构成,电极层包含:对称设置的两个蓄液池区域、液滴精确生成区域、声表面波富集区域。利用本发明的器件可以进行多种生物实验的前处理操作,主要包括分选和富集。通过对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叉指电极及第三电极按照一定顺序和规则施加电压,形成液体不间断的模拟流道,使得液体向需要的方向流动;基于逆压电效应,通过控制叉指电极的电压,有控制的改变声学力和粘滞力的比例,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粒子进行相应的分离操作,从而可以在较高的通量下获得很高的分选效率。

    一种双面标记激光曝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270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87907.X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标记激光曝光设备,其包含:样品台;激光光源;掩膜版,该掩膜版上具有对准标记;分光镜,通过掩膜版的激光经该分光镜分为相互垂直第一激光束、第二激光束;设置在样品正面正上方、样品背面正下方的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及,若干用于改变光路路径的反射镜;第一激光束经第一光路垂直入射至样品正面;第二激光束经第二光路垂直入射至样品背面。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光路结构,对分光器分出的两光束进行操作,构建第一光路与第二光路,在样品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大小、位置、形状完全一致的对准标记,以用于后续紫外光刻过程中的对准。本发明的曝光设备成本低,有效提高现有设备利用效率,几乎不存在机械磨损误差。

    一种单平面液滴自动混合芯片及其单电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0754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25759.8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化学生物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平面液滴自动混合芯片及其单电极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单平面液滴自动混合芯片,包括电路相连的一液滴混合区和一信号输入区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将液滴控制电压依次施加在所述信号输入区的每个引线电极上,同时其余引线电极的电压保持悬空或者接地,从而使多个反应试剂液滴能够汇聚并进行混合并产生生物或化学反应。本芯片设计巧妙,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非常方便的滴入反应试剂,且试剂液滴用量少,节约生物化学试剂,降低检测费用。本发明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自动化的化学生物检测仪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