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3338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638509.9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3M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失调平均和内插共享电阻网络的折叠内插模数转换器。本发明的折叠内插模数转换器由单一T/H电路、参考电阻串、预放大电路阵列、失调平均与内插共享电阻网络(内插系数为I)、折叠系数为F的折叠电路(1‑N级)、比较器阵列、数字编码电路和二进制数字码输出驱动模块构成。其中,内插采用无源电阻方式,将无源内插电阻和失调平均电阻共享融合。本发明消除了失调平均电阻和无源内插电阻级联时,无源内插电阻对失调平均电阻的影响;省略传统结构中的其它独立内插电路模块,降低功耗;有利于折叠内插信号路径中级联带宽的设计,使得系统更易于实现高带宽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3484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638369.5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3M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冗余位单级折叠内插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该模数转换器由单一跟踪保持栅压自举开关、参考电压电阻串、M级(N+0.5)bits量化的折叠内插子模数转换器、数字编码电路和二进制数字码输出驱动电路模块构成;(N+0.5)bits量化的折叠内插子模数转换器由:预放大器阵列、折叠器阵列、失调平均和内插共享电阻网络、比较器阵列和有效信号路径选择开关构成。该(N×M)bits流水线结构将硬件开销与设计精度之间的指数关系简化为线性关系,同时摒除了传统流水线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非线性因素,提高了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度,降低了模数转换器的功耗,有利于单通道超高速高能效模数转换器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66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091375.8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IL‑4缓释聚乳酸多孔微球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微流控技术构建PLLA多孔微球,然后在微球表面引入氨基,在负载IL‑4的脂质体表面引入活性酯,通过共价酰胺键接枝,成功构建IL‑4/Ls/PLLA微球。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以含脂质体的聚乳酸材料为IL‑4的释放载体,仅使用化学键接枝,使材料具有主动调控免疫反应的活性,进而实现材料结构与活性组分协同促成骨功效的生物支架;设计方法简单易行,需要的设备简单。可获得平均孔径约为11.4±5.0μm,粒径为369.0±64.4μm,IL‑4缓释浓度和长效性满足临床使用,因此具有很强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1375.8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IL‑4缓释聚乳酸多孔微球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微流控技术构建PLLA多孔微球,然后在微球表面引入氨基,在负载IL‑4的脂质体表面引入活性酯,通过共价酰胺键接枝,成功构建IL‑4/Ls/PLLA微球。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以含脂质体的聚乳酸材料为IL‑4的释放载体,仅使用化学键接枝,使材料具有主动调控免疫反应的活性,进而实现材料结构与活性组分协同促成骨功效的生物支架;设计方法简单易行,需要的设备简单。可获得平均孔径约为11.4±5.0μm,粒径为369.0±64.4μm,IL‑4缓释浓度和长效性满足临床使用,因此具有很强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4848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638369.5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3M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冗余位单级折叠内插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该模数转换器由单一跟踪保持栅压自举开关、参考电压电阻串、M级(N+0.5)bits量化的折叠内插子模数转换器、数字编码电路和二进制数字码输出驱动电路模块构成;(N+0.5)bits量化的折叠内插子模数转换器由:预放大器阵列、折叠器阵列、失调平均和内插共享电阻网络、比较器阵列和有效信号路径选择开关构成。该(N×M)bits流水线结构将硬件开销与设计精度之间的指数关系简化为线性关系,同时摒除了传统流水线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非线性因素,提高了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度,降低了模数转换器的功耗,有利于单通道超高速高能效模数转换器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33338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38509.9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3M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失调平均和内插共享电阻网络的折叠内插模数转换器。本发明的折叠内插模数转换器由单一T/H电路、参考电阻串、预放大电路阵列、失调平均与内插共享电阻网络(内插系数为I)、折叠系数为F的折叠电路(1-N级)、比较器阵列、数字编码电路和二进制数字码输出驱动模块构成。其中,内插采用无源电阻方式,将无源内插电阻和失调平均电阻共享融合。本发明消除了失调平均电阻和无源内插电阻级联时,无源内插电阻对失调平均电阻的影响;省略传统结构中的其它独立内插电路模块,降低功耗;有利于折叠内插信号路径中级联带宽的设计,使得系统更易于实现高带宽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571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687386.8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药物口服吸收的硅纳米载体及其载药体系与应用。本发明的硅纳米载体为球状或棒状,当为棒状时长径比为2‑6,球状硅纳米粒载体可通过“蜂窝”孔状结构将药物载入其中,可增加药物的分散度,促进药物吸收棒状可避免黏液更新对口服纳米粒的快速清除,延长胃肠道滞留时间,载药体系的含药量为20‑60%,使负载药物在棒状硅纳米载体中以无定形式和结晶态同时存在,从而提高其药物溶出程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并减少药物用量达到相同的吸收效果。本发明的硅纳米载体对难溶性药物或者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等负载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01970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0070262.4
申请日:2016-01-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IPC: A61K31/7084 , A61P3/10 , A61P1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合物领域,涉及化合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体外、体内细胞证实了所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能减轻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轻糖尿病小鼠肾脏的纤维化、炎症及降低氧化应激,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对糖尿病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本发明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改善肾脏病变提供了新的靶点与思路,证实了改善肾脏的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853333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331457.7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单人操作采样盒,包括盒体、置物架和固定绑绳,所述盒体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和第三容置腔,所述置物架可拆卸地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且所述置物架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壁之间存在储物空间,所述固定绑绳连接于所述盒体外壁上,以用于佩戴。所述第一至第三容置腔,以及所述储物空间可用于放置采样物品,以增加使用功能。还可通过所述固定绑绳佩戴于采样人员身上,这样能够释放采样人员双手,可进行单人采样操作,使用便捷,并实现快速而高效的完成相关采样和记录。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适用于不同采样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218009786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348029.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盖的24小时尿液留取器及其应用结构,尿液留取器包括尿液收集主体,尿液收集主体内为用于收集尿液的收集腔,尿液收集主体的顶部为开口,尿液收集主体的边缘为将尿液收集主体放置在马桶座顶部的搁板,尿液收集主体的开口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尿液收集主体开口的标本盒盖。尿液留取器的尿液收集主体可拆卸的设于后马桶座的马桶内腔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尿液留取器,可以降低留尿过程中产生的喷溅和气溶胶,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同时帮助患者留取更加准确的24小时尿液标本,使尿蛋白定量数值更准确,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后期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