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695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047955.2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固态电解质为非晶态掺Nb锂磷氧氮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为无定形薄膜形态,通过利用磷酸锂、铌酸锂混合靶在氮气和共溅射或者将LiPON及LiNbON薄膜复合的方法实现掺Nb的锂磷氧氮氧化物新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所述非晶态掺Nb的锂磷氧氮氧化物新型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60度时锂离子导电率可达3.0*10‑5S/cm,电子导电率低至3.6*10‑7S/cm,电化学窗口大于6V。非晶态掺Nb的锂磷氧氮氧化物新型固态电解质可在保证电子通路阻断且保持较高离子导电率的同时减小薄膜厚度、降低薄膜阻抗,使其应用在电池中时电池具有更低的极化、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33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51995.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36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电源和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硫硒化物作为高倍率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同时包含有过渡金属Cr,以及非金属S和Se,其分子式为NaCrSxSe2-x,2>x>0。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钠,铬,硫,硒混合均匀,压片然后在氩气流下高温反应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极好的的快充快放倍率性能,且制备方法经济方便。应用于高功率密度的钠离子电池和相关电子器件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6170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80064.0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五元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用化学计量比的碳酸钠、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钛和氧化锰(或者高温分解只能生成其氧化物的其他前驱体)混合均匀,然后压成小圆片,将其放入氧气流和空气的电炉内进行高温反应,即获得单相的五元层状氧化物NaNimFenCoxMnyTizO2(0
-
公开(公告)号:CN102423703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10405944.3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空电池石墨烯-铂(RGO-Pt)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复合催化剂材料通过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技术(LP-PLA)制备获得。由该复合催化剂制成的薄膜电极用于锂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充放电过电压明显降低,在100mA/g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超过4000mAh/g。基于该石墨烯-铂(RGO-Pt)纳米复合催化剂的薄膜正极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锂空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950806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10273872.7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1397 , C07F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用于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由碘单质与二3-羟基丙腈合碘化锂(即LiI(HPN)2)通过加热熔融,反应获得,记为LiI(HPN)2-xI2(10≥x≥0.1)。该材料LiI(HPN)2-xI2作为正极与金属锂直接接触组成电池,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尤其是x≥0.6的材料。LiI(HPN)2-I2理论比容量为101mAh/g,LiI(HPN)2-3I2理论比容量为155mAh/g,该容量随单质碘的比例增加而增大。该正极材料比容量较高、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全固态锂碘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5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4196.1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纳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为无定形态草酸亚锡(SnC2O4)薄膜形式,通过磁控溅射沉积法制备获得。由该薄膜制成的电极,突破了传统的关于该类材料无电化学性能的认知,被印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可逆性,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无定形态草酸亚锡(SnC2O4)纳米材料薄膜电极的可逆比容量为504.5mAh/g。无定形态草酸亚锡(SnC2O4)纳米电极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比容量高、充放电平台的极化小、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136565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100166.2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氧化铁-硒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为薄膜形式,通过激光溅射沉积法制得。该薄膜制成的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制得的氧化铁-硒纳米复合材料薄膜电极的可逆比容量为458mAh/g;氧化铁-硒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比容量高、充放电平台的极化小。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5218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035591.0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磷化铬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薄膜形式,通过反应性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获得。该薄膜制成的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由磷化铬(CrP)薄膜制成的电极初次放电容量为1150600mAh/g左右,可逆比容量为600mAh/g左右。磷化铬电极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比容量高、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197443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710171826.4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阳极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阳极薄膜材料为纳米过渡金属氮化物Cr1-xFexN(0<x<1)。该纳米过渡金属氮化物薄膜是由直流磁控共溅射反应性沉积法获得,反应气体为氮气,沉积薄膜的气体压强为0.7~5.0Pa,溅射电流功率为30-200W,基片温度为25℃-400℃。薄膜的粒子尺寸为150~200nm,立方晶形结构。以上述过渡金属氮化物薄膜作为阳极材料与金属锂组成电池后,均存在多步放电平台。在电压范围3.5-0.1V和电流密度28μA/cm2时,上述薄膜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其比容量在1000mAh/g以上,经50次循环后无明显的衰减,其性能优于目前使用的各种薄膜阳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888103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184721.4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类,为薄膜电池设计了相匹配的非接触式射频充电装置。本发明利用电波接收原理来给薄膜电池进行充电,包含电波发射和电波接收两个电路,充电装置的接收板能在距离发射源9cm处,提供4V的充电电压和20μA的充电电流。本发明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均和薄膜电池充电所需的电压电流相匹配,非接触式充电方式为集成入密封体系的薄膜电池的充电提供便利,从而赋予薄膜电池更大的应用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