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78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5676.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9/40 , H04L67/10 , G06F21/56 , G06F18/214
Abstract: 云边协同攻击识别方法,边缘端基于GNN算法训练攻击识别模型并将自身训练集数据传输给云端;云端基于训练集数据更新自身数据集并利用数据集训练攻击识别模型;云端对攻击识别模型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模型分发给边缘端;在整个过程中,边缘端收集恶意攻击流量记录以更新自身训练集。本发明利用GNN和开源数据集训练攻击识别模型,训练分布在具有一定的资源训练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的边缘计算端,识别精度高的边缘端将训练集传输到云端以更新云端的训练集,云端将识别精确率高的模型下发给云端,最终通过云边之间的数据和模型传输实现云边协同的攻击识别;降低了云端的资源压力,同时增加了云端的安全识别能力以及云端与边缘之间的安全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34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430214.0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7/373 , H04B17/336 , H04B17/345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专网频谱噪声预测方法及系统,获取设定时间段内设定频率的频谱噪声功率;根据所述频谱噪声功率确定电力无线专网频谱噪声预测的马尔科夫链模型;利用所述电力无线专网频谱噪声预测的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未来下一时刻频谱噪声发生概率。本发明利用已知一段时间内固定时间间隔检测到的某一频率的频谱噪声功率值组,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下一时刻的某一频率的频谱噪声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2460.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F18/15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9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负荷辨识方法及装置,采用stacking集成算法优化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基模型对负荷进行初步分解,通过元模型实现负荷精准分解。属于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采集居民用电信息;(2)数据预处理,构建原始数据集并划分数据子集;(3)构建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负荷分解模型,作为负荷辨识系统的第一个基学习器;(4)构建去噪自编码器网络(DAE),作为系统的第二个基学习器;(5)构建聚合模型,输出最终负荷辨识结果。本方法能将不同电器不同工作状态产生的电压信号快速准确的进行分类,以利于后续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8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50975.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气象多层次监测组网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结合当前电力气象监测站台账信息,以时间、空间为主要维度对目标区域的气象、电网、地形和行政区域特征进行网格化分析,形成基础的区域网格化监测组网信息,利用GIS技术对网格化监测组网信息进行空间化处理,形成市区10平方公里、山区25平方公里有1座自动气象站的监测组网方案,本发明为未来监测组网布点、监测能力提升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为科学指导电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66766.5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多维度监控处置方法,基于“云‑边‑端”三层架构的电力物联网体系,对电力物联网中边缘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故障处置。边缘设备中,收集物联体系运行中日志信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在边缘设备中对异常日志信息进行故障类型分析,并执行对应的处置策略,实现边缘自治;在物联管理平台中,对异常日志信息分析其故障类型,并下发对应的处置策略至边处置模块,实现云边协作治理。本发明通过对多种类日志信息的采集分析实现了多维度监控、边缘自治,基于云边协同实现了对故障的精准智能分析和快速处置,有效提高了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65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474131.9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物联网台区的运行数据分钟级采集方法,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台区中运行数据,多个采集层级依次通过通信通道相串联,最下层采集层级通过通信通道与智能终端相连接,最上层采集层级通过通信通道与主站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在统筹考虑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电表运行数据需求基础上,并在遵循现有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依据的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电力物联网基本架构设计,实现对电力物联网台区的电表、关口表、用户表、表箱监测装置等不同业务智能终端设备数据的统一采集、按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9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273935.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缪巍巍 , 曾锃 , 李世豪 , 崔恒志 , 黄进 , 韦磊 , 蒋承伶 , 滕昌志 , 张瑞 , 张震 , 王传君 , 张厦千 , 张明轩 , 杨维永 , 候继鑫 , 周斌 , 延毓 , 魏兴慎 , 邱文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物联网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云层、管层、边层和端层。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物联网系统,预先为每类端设备设置设备映射集,边缘物联代理基于该设备映射集将电力原始数据转换为符合该设备映射集的源格式的电力中间数据,物联管理平台将电力中间数据发送到多个业务平台后,业务平台基于该设备映射集也可以正确读取理解电力中间数据,并形成本身所需的业务数据,从而实现端设备一次采集电力数据,多方业务平台共享。多方业务平台可以按需从物联管理平台拿到所需的数据,业务平台之间不需要直接共享数据,能够消除冗余数据传输带来的资源占用和数据不可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1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61959.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代理方法,边缘物联代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分层架构,运用Docker容器技术实现微服务,并提MQTT基础微服务进行框架的通信交互;电力信息采集设备和APP将数据报文按照APP接入微服务device‑mqtt中物模型文件定义的字段和格式发布到MQTT的指定topic,实现APP接入;接入后数据在框架内进行边缘计算处理,经过各微服务层级上送,最终导出到proxy微服务,规定与物联管理平台的MQTT交互协议,实现边缘框架的物联代理功能,贯通整个电力物联网的上下交互,形成统一的边缘物联代理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2113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72117.7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综合监测装置,包括两个半圆柱结构的外壳和远程通讯装置,所述半圆柱结构的外壳两端具有固定端子,在固定端子上安装固定插销,使两个半圆柱结构的外壳相连接,外壳内部具有通孔,其中通孔的两端的内侧安装了多个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内侧具有绝缘防滑垫片,外壳的上端具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电流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和湿度检测传感器,该控制装置与电流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湿度检测传感器和风力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远程通讯装置安装在监控室内,与控制装置建立远程通讯。能够检测输电线路上多种参数,避免在输电线路上安装多个传感器,从而增加架空作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2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482460.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F18/15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9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负荷辨识方法及装置,采用stacking集成算法优化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基模型对负荷进行初步分解,通过元模型实现负荷精准分解。属于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采集居民用电信息;(2)数据预处理,构建原始数据集并划分数据子集;(3)构建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负荷分解模型,作为负荷辨识系统的第一个基学习器;(4)构建去噪自编码器网络(DAE),作为系统的第二个基学习器;(5)构建聚合模型,输出最终负荷辨识结果。本方法能将不同电器不同工作状态产生的电压信号快速准确的进行分类,以利于后续的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