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3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03971.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N3/09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装置,包括:步骤S1、基于历史故障数据构建配电网中各元件的两状态故障停运模型;步骤S2、根据两状态故障停运模型,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算法模拟系统在给定时间跨度内的状态转移过程,生成系统的可能状态;步骤S3、量化在每一个系统状态下的可靠性评估结果;步骤S4、根据每个系统状态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步骤S5、判断评估结果是否满足收敛标准;其中,采用模拟时间或可靠性指标的方差系数作为收敛标准,如果满足,则输出可靠性评估结果,否则返回步骤S2继续模拟。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与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57753.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冷液化空气储能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其调度方法,涉及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能源供应模块、燃气轮机、余热回收设备、吸收式制冷机、储能模块和用户负荷模块;能源供应模块分别与燃气轮机的输入端、储能模块的输入端和用户负荷模块连接;燃气轮机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和用户负荷模块连接;燃气轮机的余热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设备的输入端连接,余热回收设备的输出端分别与用户负荷模块和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入端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出端与用户负荷模块连接;储能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余热回收设备的输入端和用户负荷模块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减少了弃能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51421.9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混合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伏光热互补发电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搭建子系统模型,对子系统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梳理,并设置子系统模型在时间序列上的运行限制条件;设置子系统的优化目标;应用群体智能算法对子系统的变量进行编码,编码后通过子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基于仿真结果获得子系统适应度函数;根据子系统的目标,将子系统适应度函数进行迭代寻优;判断迭代寻优是否终止,根据优化后的子系统适应度函数对子系统进行配置。解决了现有光热发电系统不能实现系统的最优配置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实现光伏光热系统合理的技术配置,使光热电站的参数配置能够满足系统调峰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0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74228.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2458 , G06N3/0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广义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通过计算气象数据中各气象因素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影响的权重,以及历史日与预测日各气象因素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将气象因素权重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作为相似性的判断依据,可以精准的找出预测日的历史相似日,将历史相似日的数据作为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根据预测日的气象数据输出更为精准的预测发电功率数据,降低了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269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206637.8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昊亮 , 田云飞 , 张海生 , 程紫运 , 曹喆 , 杨昌海 , 妥建军 , 刘正英 , 徐慧慧 , 杨国强 , 靳攀润 , 陈兆雁 , 余泳 , 徐铭 , 杨国山 , 杨婷婷 , 刘永成 , 赵宇洋 , 柴宜 , 祝志芳 , 姚雯倩 , 王洲 , 彭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发电企业滥用市场力违规识别方法,包括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步骤1:构造指标体系;步骤2:收集并筛选原始数据;步骤3:构成训练集特征值;步骤4:进行专家判断作为训练集的标签;步骤5:使用SVM‑ICC‑DPRP算法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得到最佳分类模型;步骤6:计算指标集作为测试集;步骤7:获取具有违规嫌疑的名单;步骤8:对嫌疑名单进行专家判定,并作出相应处罚;步骤9:将嫌疑名单及判定结果加入训练集;步骤10:使用SVM‑ICC‑DPRP算法对新训练集进行训练,得到新的最佳分类模型。本发明所述的识别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识别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滥用市场力的行为,对防范电力市场交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9972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16861.8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洛斯达数字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新能源消纳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区域线路的历史负荷数据,将线路负荷数据叠加得出区域负荷数据,对区域内的聚合电网的总负荷进行预测;基于预测得到的负荷建立区域负荷平衡等量关系,为新能源消纳分析构建约束条件;构建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模型,获取最终调整出力曲线;根据最终调整出力曲线,获取常规机组、新能源厂站的出力序列,量化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能够从年度、月度和日内等多个时间尺度,对全网各时段进行电力平衡分析,从而优化常规机组和新能源运行方式。使用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新能源消纳分析方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8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157753.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冷液化空气储能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其调度方法,涉及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能源供应模块、燃气轮机、余热回收设备、吸收式制冷机、储能模块和用户负荷模块;能源供应模块分别与燃气轮机的输入端、储能模块的输入端和用户负荷模块连接;燃气轮机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和用户负荷模块连接;燃气轮机的余热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设备的输入端连接,余热回收设备的输出端分别与用户负荷模块和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入端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出端与用户负荷模块连接;储能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余热回收设备的输入端和用户负荷模块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减少了弃能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7478.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的可行域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的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步骤2):构建联网光伏发电模型;步骤3):将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匹配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使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再判断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步骤4):对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进行评价,得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评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的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以评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对联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110010355.9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5G通信的配电网故障精准定位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检测模块和执行模块;定位模块包括云服务器、5G基站和GPS定位仪;检测模块包括FA检测终端;FA检测终端用于检测配电网线路中电流和电压参数信息,FA检测终端对配电网线路中电流和电压参数信息实时状态进行处理和分析;执行模块包括控制端;控制端包括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用于断开超压和超流回路;FA检测终端通过云服务器连接5G基站,FA检测终端并将实时状态下的电流和电压参数信息通过5G基站和云服务器传达至电网监控室;GPS定位仪安置在配电网的配电柜上,GPS定位仪通过5G基站和云服务器将故障配电网的地址信息传达至电网监控室。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25193.4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宋军 , 王洲 , 杨昌海 , 葛磊蛟 , 任彦辉 , 徐铭 , 张军 , 姜景芮 , 贾春蓉 , 妥建军 , 彭婧 , 杨婷婷 , 刘永成 , 刘正英 , 杨国山 , 曹喆 , 李媛 , 迟昆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沙天气下含多类型负荷的智能配电网韧性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风沙风场进行模拟并获取各点风速,根据风速和风向计算配电网的荷载效应,分别得到配电网线路故障率和杆塔故障率,计算配电网架空线路的故障率,得到极端天气下配电网在某一时刻发生故障的场景;根据负荷重要性赋予各级负荷不同的权重;判断发生故障后的系统线路是否过载,线路过载时对现有负荷实施减载措施;根据权重计算出当前场景的负荷削减量,将各时段负荷损失依次完成计算,然后计算负荷的平均综合负荷削减,计算配电网的韧性指数。本发明更好的解决了风沙天气下电能供给压力大的问题,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的抗灾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