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453193.6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彭君哲 , 汪颖翔 , 常雨芳 , 张浩钦 , 夏方舟 , 王平凡 , 廖爽 , 李斯吾 , 郑云飞 , 王江虹 , 陈竹 , 雷何 , 王雅文 , 蒋煊焱 , 魏茂波 , 黄文聪 , 王澳黎 , 谭海东
IPC: G06N3/006 , G06N3/04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企业能源消耗量的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利用第一能量消耗量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集的线性数据进行预测,获得第一模型预测结果,然后基于历史数据集和第一能量消耗量预测结果作差,得到能量消耗数据集残差数据,再利用第二能量消耗量预测模型对能量消耗数据集残差数据进行预测,获得第二模型预测结果,组合第一模型预测结果和第二模型预测结果,即可得到最终的能源消耗量预测结果。本发明采用ARIMA和BiLSTM构成的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并且利用混沌鸡群优化算法对BiLSTM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将最优参数代入BiLSTM模型进行训练,能够缩短训练时间,提高搜索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1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29924.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F22B33/18 , F24F5/00 , F02C6/18 , H02J3/00 , H02J3/32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G16C20/10 , G16C10/00
Abstract: 一种考虑余热回收的低碳经济最优运行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在精细化氢气利用模型内引入热回收技术,通过热电联产设备与燃气轮机及废热锅炉相配合,使得系统可以利用甲烷化和电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发电,从而充分利用反应废热,以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并通过考虑碳交易过程的阶段低碳经济最优运行模型计算系统最低运行成本。本设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反应废热,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而且可以根据碳交易过程的阶段调整系统最低运行成本,有效提高低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26361.3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1/3504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一个单光路双波长光源的CO2气体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将一个单光路双波长的红外光束从确定的入射点位发射到CO2气室,在CO2气室中被CO2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后从入射点位射出,将光谱信息传递给探测器,在探测器内部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束分为波长可被待测气体吸收的信号光和任何气体均无吸收且不受环境中其他气体干扰的参考光,实现光波的分离和光电转换,最后通过对转化后的电压信号进行采样计算,得到气室中CO2气体的体积分数。本发明选用单光路双波长的光源检测信号,有效减少不同环境下输出信号波动的误差,并引入一些特殊的指标量来消除干扰,使计算的气体体积分数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511452.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B60L53/126 , H02J50/12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该系统的发射线圈设计方法。本发明建立了无线充电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系统发射线圈在接收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数学表达式,根据推导的磁感应强度数学表达式构建优化目标模型,结合优化目标模型的约束条件,确定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磁场的发射线圈匝数、匝间距和线圈宽度,从而确定组合式平面螺旋结构发射线圈的线圈构型,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该发射线圈在接收线圈平面上的磁场分布、平面上一条截线的磁通密度模分布。本发明提出的组合式平面螺旋结构发射线圈在系统接收线圈发生偏移后仍能保持较稳定的互感。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58665.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带钢表面缺陷的有监督Dropout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至步骤10。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深度学习网络应用于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检测时,由于不均衡小样本训练数据集导致的过拟合问题,降低了人工智能应用该领域的成本和门槛,完全依据网络预测分类的结果,指导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使得网络模型对于训练的带钢缺陷数据有更好的利用率,且能够在相同预测时间下显著提高测试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402252.1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推导出关于系统输出功率和线圈间互感的表达式,构建优化目标模型和约束条件;对灰狼算法进行改进,引入爬行动物算法的搜索和狩猎策略改进灰狼种群的头狼选取机制;以优化目标模型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结合约束条件,通过改进灰狼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最优参数。本发明消除了频率分裂对增设补偿电容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使得系统保持输出功率稳定,促使系统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5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180384.X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交叠型无线充电线圈和多区域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上层导线和下层导线交叠在空间中形成多个方形充电区域,相邻所述方形充电区域的磁通是串联关系。当导线通入交变电流,在方形的充电区域产生磁通,从而将能量传输到接收端电路。串联的磁通提高了磁场的高度,也提高了交叠型无线充电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抗偏移能力。所述多区域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能实现多负载的无线充电,其发射线圈为所述交叠型无线充电线圈,使得接收线圈能在不同方形充电区域接收电能,并为负载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453190.8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06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多分类的多目标优化特征选择方法。本发明构建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数据集,将样本特征值向量进行归一化;将归一化之后的数据集中与类别对应的样本子集先互斥拆分,再按自助采样法采样生成多个亚子集;计算均衡分布的样本子集中的各特征权重均值,得到筛选之后的特征子集;构建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多分类问题的特征选择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NSGA‑III算法求解,通过特征权重降序基因填充构造法生成初始种群;经过多轮的迭代优化,最后得到优化结果作为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多分类的最优特征选择子集。本发明实现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快速提取有效的特征子集,消除大量低关联度和冗余特征,同时使分类器达到最佳分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08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25410.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B60L53/60 , H02J50/10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线圈式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由原边直流母线、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三部分构成。其中发射模块包括逆变电源及原边电路补偿部分、原边控制器、电流传感器、控制耦合器和发射线圈。该系统可以由电动汽车驾驶人主动控制充电过程的启动,让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更加高效。通过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从而解决常规动态无线充电在无电动汽车经过时依然持续放电的问题,进而减少电磁损耗;通过提出一种新型的原边信号控制方法,避免突发干扰引起的无负载启动问题,同时减轻控制电路的冗杂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447659.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H01M8/04537 , H01M8/04746 , H01M8/04298 , H01M8/2457 , H01M8/2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依赖单片电压巡检的多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多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的各个数据,比较燃料电池系统多个电堆之间的电压差值,结合采集的燃料电池系统总电流值,自适应的调节氢气尾气电磁阀开通的间隔时间、氢气尾气电磁阀开通的持续时间以及空压机的转速,实现燃料电池系统多个电堆的电压均衡控制和水热平衡。该方法不依赖单片电压巡检装置对各个单片电池进行电压检测,降低了多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单片电压的检测成本,简化了线束连接结构,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氢气利用率,克服了多个电堆内部堵水和气路不畅通的问题,保证了燃料电池系统多个电堆输出电压的一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