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5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671510.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田鑫 , 杨立超 , 李文升 , 付卓铭 , 胡俊杰 , 赵龙 , 孟祥飞 , 陈博 , 杨思 , 高效海 , 杨斌 , 王男 , 张丽娜 , 魏佳 , 魏鑫 , 邱轩宇 , 张玉跃 , 袁振华 , 马力 , 程佩芬 , 李淑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安全裕度提升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提升领域。首先建立新能源电力系统最小惯量需求评估模型,然后求解新能源电力系统最小惯量需求评估模型,得到系统最小惯量需求,其次,根据系统当前惯量与系统最小惯量需求,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安全裕度以及所述惯量安全裕度对应的系统惯量水平等级,最后若系统惯量水平等级不满足等级需求,则以系统惯量水平等级需求为目标,采用增开机组的调度手段或虚拟惯量补充手段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安全裕度。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系统惯量安全裕度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高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安全裕度提升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5072.8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受端电网多维稳定支撑能力的网架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主网架节点和网架线路数据集并采用多端口戴维南等值方法获得将新能源接入的交流系统简化模型,构建受端电网网架规划模型并采用NSGA‑II求解获得规划方案集;基于规划方案集,分别计算获得评估指标值集;基于规划方案集和评估指标值集,采用熵权法的TOPSIS法筛选规划方案集获得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升受端电网多维稳定支撑能力的网架规划方法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评估网络抗扰能力并调整规划策略,从而提升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42524.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孟祥飞 , 赵龙 , 田鑫 , 刘念 , 蒋凯 , 杨立超 , 文艳 , 刘海涛 , 安鹏 , 陈博 , 杨思 , 高效海 , 杨斌 , 王男 , 魏佳 , 张丽娜 , 邱轩宇 , 魏鑫 , 石冰珂 , 马力 , 袁振华 , 张玉跃 , 王耀 , 李淑杨
IPC: G06Q10/04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碳减排路径优化模型的机组容量规划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光伏功率数据和电热负荷数据;基于风电光伏功率数据和电热负荷数据构建碳减排路径优化模型;碳减排路径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以系统总成本和碳排放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包括:机组约束和碳排放量限制约束;对碳减排路径优化模型进行分层求解,得到最优的能源机组容量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以系统总成本和碳排放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将机组约束和碳排放量限制约束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碳减排路径优化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分层求解,实现了对能源机组容量的优化,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59238.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互动的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进行不确定性因素建模,不确定因素包括负荷、风电和光伏;构建柔性负荷外特性模型;具体为分别构建空调的外特性模型和电制氢的外特性模型;将柔性负荷外特性模型融入电力系统生产模拟中构建生产模拟模型;首先构建考虑运行成本、不良运行惩罚和柔性负荷调节代价的目标函数;然后构建模拟约束条件;对生产模拟模型进行求解完成电力系统生产模拟;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互动的电力系统生产模拟系统。本发明建立多维不确定性建模,构建分布式可控资源的外特性模型,并将其融入电力系统生产模拟中,实现经济性最优的电力电量平衡,提升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01832.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孟祥飞 , 赵龙 , 杨立超 , 文艳 , 孙懿君 , 田鑫 , 魏佳 , 王男 , 石冰珂 , 朱毅 , 赵洺哲 , 杨思 , 高效海 , 杨斌 , 张丽娜 , 魏鑫 , 张玉跃 , 袁振华 , 邱轩宇 , 马力 , 程佩芬 , 李淑杨 , 孟祥锋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1 , G06F18/214 , G06N3/04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方法、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法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无法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构建面向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其中,所述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是通过差异化训练样本集训练的,所述差异化训练样本集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技术确定待预测日的历史相似日,强化了训练样本的负荷特性,利用矩阵相关性分析技术确定待调度时刻的关键历史时刻,提取了训练样本之间的时间关联性;将待调度时刻的关键历史时刻对应的负荷预测数据输入所述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中,即可生成待调度时刻的经济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40334.8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龙 , 杨立超 , 刘海涛 , 田鑫 , 杨思 , 高效海 , 杨斌 , 王男 , 张丽娜 , 魏佳 , 魏鑫 , 邱轩宇 , 张玉跃 , 袁振华 , 马力 , 程佩芬 , 孟祥飞 , 李淑杨
IPC: G06F30/2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极端事件的主网关键元件识别方法和系统,主要涉及极端事件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负荷重要程度和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补救措施,以极端事件造成停电的系统损失的最大值为第一目标函数;使用直流潮流模型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建模并建立元件约束;基于第一目标函数、电力系统运行建模及元件约束,建立上、下两层鲁棒模型并将此两层鲁棒模型转化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对主问题和子问题求解并输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元件组合;通过元件的修复顺序确定元件组合中的各元件的重要度排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解决了蒙特卡罗模拟法因事件发生概率小而无法生成相应场景的问题,同时识别了输电网中的关键元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2117.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非同步电源系统电源耦合度的判断方法及装置,属于非同步电源系统安全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包含电源设备阻抗和电力网络阻抗的全系统节点阻抗矩阵;步骤2,根据摄动理论得到非同步电源系统模态与电源耦合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步骤3,对非同步电源在全系统节点阻抗矩阵取对角元素分别计算电源耦合值,由电源耦合值大小确定不同电源的耦合程度。本发明从全系统节点阻抗矩阵的元素中计算两两电源之间对应的电气耦合值,从而判定他们的耦合程度,以便于了解和控制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2115.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等面积定则的变流器系统暂态稳定性判断方法及装置,属于变流器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变流器系统信息,分别构建构网型变流器和跟网型变流器的的动态特性二阶方程,建立构网型变流器与跟网型变流器的功角方程;计算发生故障后变流器系统的变流器等效加速面积;计算故障清除后变流器系统的变流器等效减速面积;根据变流器等效加速面积和变流器等效减速面积判断变流器系统是否暂态失稳。本发明将等效加速面积和等效减速面积作为变流器暂态过程中能量增加量和减少量的体现,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便可以方便计算得到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含高比例变流器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9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4198.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祥飞 , 田鑫 , 赵龙 , 杨立超 , 文艳 , 刘海涛 , 杨思 , 高效海 , 杨斌 , 魏鑫 , 张丽娜 , 魏佳 , 王男 , 邱轩宇 , 张玉跃 , 袁振华 , 马力 , 程佩芬 , 李淑杨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光储联合并网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的年均初始投资成本、系统发电成本和弃风弃光经济损失成本,构建关于总成本的目标函数;步骤S20,根据各节点功率平衡约束、线路直流潮流约束、发电机出力约束、水电站发电流量约束、水库库容约束、风光水一体化电源并网约束和故障安全约束,构建电源侧与电网侧的约束条件;步骤S30,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一体化互补运行的风光储联合规划模型;步骤S40,根据总火力机组容量的最小步长对风光储联合规划模型进行搜索,确定总成本最小的方法为目标规划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08383.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首先通过评估指标包括有功电和无功电的转换效率、新能源弃电量、配电网电压水平,确保系统效能的多维度评估;其次,构建效能计算模型,分解为功率平衡、节点电压约束、传输功率约束及储能系统边界约束,并通过二阶锥约束确保物理一致性;之后,提出基于线性化处理和商业求解器的求解方法,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出最优的效能量化评估方案;最后,基于实际数据进行多场景模拟与实证测试,验证评估方案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由此,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极大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