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5072.8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受端电网多维稳定支撑能力的网架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主网架节点和网架线路数据集并采用多端口戴维南等值方法获得将新能源接入的交流系统简化模型,构建受端电网网架规划模型并采用NSGA‑II求解获得规划方案集;基于规划方案集,分别计算获得评估指标值集;基于规划方案集和评估指标值集,采用熵权法的TOPSIS法筛选规划方案集获得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升受端电网多维稳定支撑能力的网架规划方法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评估网络抗扰能力并调整规划策略,从而提升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4662.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受端电网综合电压支撑能力的SVG配置方法,包括:计算网络节点对系统稳定贡献程度指标p2j;将p2j从大到小排序,选取前几个节点作为SVG候选安装节点,以SVG接入容量与位置作为决策变量,构建SVG配置规划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SVG配置规划模型得到Pareto解集;定义系统故障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对原系统进行N‑1故障扫描,筛选出最严重故障;分别求解Pareto解集中发生最严重故障后的暂态电压响应曲线,利用基于多二元表判据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衡量SVG配置方案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提升程度;对所有配置方案评分,选取评分最高的配置方案作为最终SVG配置方案。本方法科学合理地配置SVG,对提高新能源多馈入受端电网综合电压支撑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9480.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的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定位方法和平台,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该定位方法为:发生次同步振荡扰动时,检测风电并网点的瞬时电压和瞬时电流;根据瞬时电压、瞬时电流,获得并网点的瞬时功率;根据瞬时功率获得次同步周期;根据次同步周期和瞬时功率获得受扰后的直流分量和受扰后的二次项交流分量;根据次同步周期、受扰后的直流分量和受扰后的二次项交流分量获得次同步功率;根据次同步功率判断风电机组是否为次同步振荡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精准、计算简单且时间短、工作量小、适用性强的基于瞬时功率的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定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66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91256.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M7/06 , H02M5/12 , H02M3/156 , H02M1/08 , H02M1/14 , C25B9/65 , C25B15/02 , C25B1/04 ,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解制氢测试用电源、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法,涉及电解制氢测试技术领域,该电解制氢测试用电源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相电压源、整流模块、Boost变换电路和电解制氢负载,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求差模块、陷波滤波器、三型补偿器和PWM调节器,主电路用于输出负载电流,控制电路用于使得负载电流跟随参考指令电流变化,以对电解制氢负载进行测试。本申请通过设计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可直接为电解制氢负载提供直流稳态电流和交流纹波电流,来测试电解制氢负载的工作特性,所提供的负载电流连续,与电网的典型工况贴合,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3416.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庆海 , 徐衍会 , 董烨 , 李雪松 , 李付强 , 孙宇航 , 罗亚洲 , 刘一民 , 张晶 , 梁明亮 , 季节 , 刘健 , 王超 , 李玟萱 , 高杨鹤 , 赵伟 , 徐鹏 , 潘艳 , 訾鹏 , 姜尚光 , 肖伟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新能源参与调频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引入系数α,得到新能源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引入系数A,保证新能源在系统中的占比为1‑α,得到新能源系统频率响应简化模型;将固定参数涡轮机模型改进为随深度调峰程度而变化的变参数涡轮机模型,忽略中、低压缸之间连通管的蒸汽体积影响参数,得到涡轮机简化模型;将涡轮机简化模型代替固定参数涡轮机模型,得到考虑新能源参与调频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对频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深度调峰工况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790249.1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同步振荡传播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基于CEEMDAN‑小波阈值去噪技术和Prony分析计算不同位置处参数对应的系统阻尼比,根据相关性评价组合模型判断交直流线路参数与不同位置系统阻尼比的线性相关性,形成基于相关性评价组合模型的次同步振荡传播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从而能在次同步振荡发生时更有效的识别、抑制次同步振荡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48514.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数据驱动的光伏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包括:基于数据驱动滚动辨识光伏并网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小信号分析实现控制信号的选取;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设计光伏并网系统控制器;通过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实现控制器的运行,抑制光伏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本发明实现对光伏并网系统的系统辨识;本发明研究了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参数选取,可以找出光伏并网系统的强相关控制参数;本发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可以有效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振荡问题,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发明实现信号的实时获取,对光伏并网系统的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采用数模混合仿真系统,能够达到数字量和模拟量的实时转换的目的,实现对系统振荡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12047.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广域预测阻尼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考虑到电力系统采样量测数据为离散形式,且包含不同稳定控制器的控制输入,广域监测系统从受控的新型电力系统采集量测数据,构造过去的状态量测量矩阵当前的状态量测矩阵控制量测矩阵Π,并通过构造的矩阵得到新型电力系统的离散时间状态方程;根据量测数据辨识得到的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对其连续化转换得到连续系统的系统矩阵,进而通过模态分析选择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和控制信号;根据数据驱动辨识得到的新型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对系统内不同的控制对象进行模型预测优化控制,实现增强系统阻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80686.6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驱动的综合能源精细化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能源利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和设备参数;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参数,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耦合与储能单元的调节特性模型;调节特性模型中的电解槽模型为考虑变载启停特性的电解槽混合整数线性数学模型,燃料电池模型为考虑热可变热电比特性的数学模型;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和调节特性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运行优化模型;以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维护电量、购电量、购气量和风电消纳之和最小为目标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本发明能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24638.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纳分析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特性的研究方法,直驱风机网侧变换器主要由电流控制器、外环电压控制器及锁相环控制器组成,所述导纳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电流控制器导纳模型;步骤2:在步骤1基础上,建立外环电压控制器模型,修正导纳模型;步骤3:基于步骤1、2,建立锁相环控制器模型,得到最终的直驱风机导纳模型;步骤4:基于步骤3,利用导纳矩阵的耗散性评估直驱风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风险;步骤5:建立电网侧输入阻抗矩阵;步骤6:基于步骤3、5,利用阻抗矩阵∞-范数的稳定性判据预测直驱风机并网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