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1440.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调节和多场景生成算法的负荷侧调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灵活性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得到负荷侧每一负荷的灵活性指标;基于其灵活性指标和重要性程度,对负荷侧所有负荷进行分层,依次对各层次的负荷进行协同调节,直至满足调峰需求或所有层次的负荷均已参与调节,完成负荷侧调峰;其中,分层调节过程中均满足设定约束机制;在每一层次的负荷协同调节过程中,采用多场景生成方法生成不同场景,结合实时监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数据,采用不同场景下的优化调节策略,构建多场景优化调节模型,对模型求解计算得到每一负荷的最优调节值。本发明实现并优化了负荷侧灵活精准调峰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0337.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元可靠性评估的负荷侧供需平衡调控方法及系统,在准入机制方面,通过全面评估负荷侧灵活性资源的节点分布、类型、容量和可调度性等关键要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与准入阈值,能够有效筛选出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资源参与调节,确保准入资源具备良好的调节基础,极大地提高了整体调节资源的质量;同时,集中式调控模式下,制定全局最优调控策略,实现对资源的高效统一调度,分布式自治模式中,利用本地信息感知与建模,各分布式资源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本地策略优化,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资源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增强了系统对局部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1016.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在线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构建多元信息融合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多级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集历史监测数据并计算安全评估指标值;将安全评估指标值作为输入数据样本,采用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TOPSIS的模型驱动电池安全评估方法得到由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电池舱安全评分组成的输出数据样本,构成训练样本数据;利用训练样本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得到电池安全评估LSSVM模型及其参数;获取实时安全评估指标值,作为模型的输入,得到电池单体安全评分、电池模组安全评分和电池舱在线安全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训练样本的安全评分数据难以通过量测方式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44171.9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日负荷曲线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负荷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年历史负荷曲线;基于所述年历史负荷曲线,利用特征负荷邻域和Hermite插值的方法计算生成四季典型日历史负荷曲线;基于所述四季典型日历史负荷曲线,生成四季典型日基准负荷曲线;基于所述四季典型日基准负荷曲线,利用特征负荷邻域和Hermite插值的方法计算生成四季典型日预测负荷曲线。本发明基于历史负荷曲线,生成更真实完备的典型日基准负荷曲线,并提出了典型日预测负荷曲线生成方法,能够同时呈现午峰最大值、晚峰最大值、最大峰谷差率等关键指标,同时确保了曲线形状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3243.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量预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通过获取待预测区域设定时间段的人口数量、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和该区域的城镇化率形成原始数据集,将不同的计算机模型相结合,克服了单一模型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可以准确分析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程度,筛选出合适的指标,更加准确地分析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水平等变量对环境压力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6692.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8/243 , G06F18/23213 , G06N5/01 , G06F113/04 , G06F11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煤耗量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碳排放监测和计量领域,收集待预测电厂的煤电机组运行数据,基于公用直调机组等级的煤电机组运行数据,采用XGBoost算法训练生成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利用其他等级的煤电机组运行数据,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预测电厂的煤耗量;其中,所述电厂特征包括电厂的日发电量、日供热量、年均供电标准煤耗、年利用小时数、近三年实际耗煤量平均值和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是使用k均值算法将煤电机组聚类成不同群组,选取一个群组分类作为电厂的类型;本发明采用k均值算法将机组聚类成不同群组,再通过XGboost算法以直调公用机组训练数据预测其他等级机组的煤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22828.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13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产业要素的全行业用电量预测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用电量预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历史样本区间的产业数据和待预测用电量目标的地区数据;对产业数据和地区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选择变量;对选择的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与用电量进行曲线模拟,建立用电量预测回归模型,进行用电量预测。本发明从宏观层次,从供给侧要素方面入手,解决了电力行业长期规划中一直缺少的从宏观层次,无法将历史的供给侧投入活动量化到用电量预测的过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电量预测思路及方法,提高了用电量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60947.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张栋梁 , 缪雨含 , 薛万磊 , 罗小虎 , 李晨辉 , 牟颖 , 王鹏 , 安鹏 , 郑志杰 , 谢红涛 , 赵昕 , 王振坤 , 李校莹 , 牛华忠 , 管大顺 , 史英 , 刘知凡 , 厉艳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涉及电碳关系监测技术领域,其目的是建立更为精准的电碳模型,包括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所述指标体系包括因变量和自变量;采集数据集并进行异常点剔除以及变量共线性分析;模型评估与模型选择,获取最终模型;根据选择的最终模型基于所述自变量和所述因变量进行模型构建。本发明具有可以提升水泥企业碳排放数据预测的准确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44438.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置信出力计算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为:获取全网用电负荷和新能源出力数据,根据新能源出力数据和同期装机容量计算各新能源实际出力系数集;在同季节同时段下,分别按照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从新能源实际出力系数集中筛选出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计算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在预设置信概率下第一保证出力系数和第二保证出力系数;第一方式为先确定负荷阈值筛选出样本日,在样本日中筛选时段;第二方式为确定筛选时段和负荷阈值;计算第一保证出力系数和第二保证出力系数的加权值作为置信出力比例。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置信出力计算系统,本发明能够为新能源如何参与电力平衡提供具体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91217.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公平的电力跨区域交换碳排放转移核算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待分析区域和预设区域内除待分析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之间的转移电量,以及待分析区域的全社会用电量、可比价区域内生产总值和电网排放因子;再根据待分析区域的全社会用电量和可比价区域内生产总值计算待分析区域的碳排放量分担比例;最后根据待分析区域和其他区域之间的转移电量、待分析区域的碳排放量分担比例以及待分析区域的电网排放因子计算待分析区域和其他区域之间的碳排放转移量。本发明结合电网排放因子对其排放量进行计算得到待分析区域的碳排放量以及整体的碳排放量,实现了电力跨区域交换下电力区域承接碳排放转移的核算,从而完善区域碳排放核算体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