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85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38138.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东 ,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窦猛汉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王磊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周远科 , 胡斌 , 方圆 , 孔小飞 , 李蕾 , 田佳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QTCN和随机LSTM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包括:收集光伏发电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随机LSTM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量子时序卷积进行特征提取,进行训练;将前面D时刻的气象数据、历史发电功率数据输入训练后的随机LSTM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得到后续T时刻的光伏发电功率。本发明采用量子卷积对特征数据进行局部时间内特征进行建模,引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泛化能力加强不同时刻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增强模型的局部上下文建模能力,从而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处理更复杂的计算任务,并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8215.2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东 , 施天成 , 窦猛汉 , 王绪利 , 朱刘柱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王磊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胡斌 , 方圆 , 孔小飞 , 李蕾 , 赵锋 , 周远科 , 田佳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10/60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QLSTM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MSTL算法进行多季节趋势分解,得到对应尺度的季节分量、趋势分量和残差分量;构建量子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将季节分量、趋势分量、残差分量与原始数据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数据输入至量子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序列预测,得到短期光伏发电功率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QLSTM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装置。本发明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和学习数据中的长短期依赖关系,从而提升整体性能和稳定性,不仅提高了网络训练的效率,还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具有轻量化的参数设计,这使得模型更加高效且易于实现,能够取得优异的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8138.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东 ,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窦猛汉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王磊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周远科 , 胡斌 , 方圆 , 孔小飞 , 李蕾 , 田佳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QTCN和随机LSTM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包括:收集光伏发电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随机LSTM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量子时序卷积进行特征提取,进行训练;将前面D时刻的气象数据、历史发电功率数据输入训练后的随机LSTM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得到后续T时刻的光伏发电功率。本发明采用量子卷积对特征数据进行局部时间内特征进行建模,引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泛化能力加强不同时刻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增强模型的局部上下文建模能力,从而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处理更复杂的计算任务,并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1882.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F111/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柔性响应潜力计算方法,包括:通过解析充电桩记录的电动汽车充电数据,再利用聚类分析获取各类型典型充电行为;构建各类型典型充电行为的概率分布模型;计算各类型充电行为的电动汽车负荷整体柔性响应率;计算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柔性响应特性,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柔性响应潜力。本发明利用充电桩获取的充电行为历史数据,通过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进行分类;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各类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整体柔性响应率;以总体充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各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能量、充电功率、柔性响应和充电设备供电能力等约束条件,最终计算获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柔性响应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8071.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新能源消纳的电网分析系统。该基于新能源消纳的电网分析系统,包括参数获取模块、指数评估模块、指数预测模块和比对验证模块,指数评估模块分别与参数获取模块和指数预测模块连接,指数预测模块连接比对验证模块:参数获取模块获取指定电网和新能源消纳的相关数据;指数评估模块据其计算实际匹配指数;指数预测模块据实际匹配指数建模以预测出匹配预测指数;比对验证模块将匹配预测指数与实际匹配指数比对验证,优化建模。本发明根据指定电网和新能源消纳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实际匹配指数,实现了全面评估当前指定电网与新能源消纳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解决了现难以全面的评估出当前电网与对应的新能源消纳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8620.0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方法,涉及电源并网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并网需求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评估、适配接入分布式电源提取、并网测试分析、电源并网运行质量反馈以及电源并网需求提示。本发明通过对指定地区的各可接入分布式电源进行接入评估,进而为后续可接入分布式电源的并网适配情况提供了支撑基础,考虑到各可接入分布式电源对于电力的产出稳定性也存在差异性,通过数值分析合理的筛分了指定地区的适配接入分布式电源,进而有力减少了电力供应状况与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需求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提高了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的协调稳定的运行发展水平,有利于为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的协调融合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26124.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质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方法,本发明在对应用于充电站的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进行电能质量达标评判时通过对充电桩、照明灯具进行运行参数采集,由此对应分析运行状态偏离度,将其作为评判基础,得到满足充电桩、照明灯具运行状态的电能质量,作为交‑直转换下、直‑交转换下的评判参照,实现了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电能质量评判参照的动态化确定,在此基础上实施的电能质量评判更显针对性、灵活性,且能够以实际相贴合,无形之中提高了评判的科学、客观、合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评判结果的有效性、可靠度,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无效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9262.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李志伟 , 王绪利 , 杨欣 , 吴晓鸣 , 张辉 , 郭汶璋 , 王明 , 秦亮 , 李鸿鹏 , 葛成 , 王磊 , 崔宏 , 钱龙 , 向阳 , 熊煜 , 种亚林 , 周帆 , 刘钊汛 , 刘开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未充分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影响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指标集;交流侧权重和直流侧权重的计算;求解电能质量指标组合权重系数;计算交直流配电网两侧的电能质量耦合系数;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的评估。本发明将不同区域特性下的第一权重与实测数据下的第二权重相结合,采用均衡算法求取最优组合权重,并考虑由两侧网络的网络结构、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变流器的拓扑机构交互影响下的两侧电能质量指标耦合作用,实现对不同场景下和耦合作用下的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11098.4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7/35 , H02J7/00 , H02J3/38 , B60L53/51 , B60L53/53 , B60L53/66 , G09F23/00 , G08B7/06 , G08B2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考虑与配网协同互动的光伏能源综合利用装置,装置整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装置整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装置整体的中间两侧嵌入连接有操控面板,使得使用者在将装置整体投放到高层小区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使用时,能够与配电网协同互动,安装好的装置整体可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吸收到的光能转化成电能,而后储存在储能蓄电池内供给各个电源插接口实施供电,可以实时响应配电网调度需求,调整运行状态,从而使得装置整体在投入使用后能够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同时,考虑极端天气太阳能不足时,可通过电网公司电源提供保障,进而在供电需求保障的情况下,可达到能源合理化使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56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114885.7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晓鸣 , 李涛 , 靳幸福 , 胡晨 , 薛欢 , 季跃 , 刘志 , 朱勇 , 种亚林 , 方福歆 , 朱胜 , 敖斌 , 朱德斌 , 邱新刚 , 吕冬春 , 谈成龙 , 陈安英
IPC: E04H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户外垂直出线的钢结构构架,包括由侧向构架柱和中心构架柱组成的构架机构,侧向构架柱与中心构架柱之间设置有构架梁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沿径向穿过构架机构的柱体固定,第二钢板设置于构架梁的端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配合固定连接,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均为十字交叉钢板,第一钢板插入第二钢板中通过螺栓固定,构架梁的两端通过连接机构分别与侧向构架柱和中心构架柱固定连接;构架梁和构架机构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