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44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2741.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锋 ,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李志伟 , 种亚林 , 周帆 , 徐冉 , 高明 , 曾楠 , 张辉 , 杨欣 , 代磊 , 宋科 , 常远 , 胡斌 , 周远科 , 徐斌 , 王萍萍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县级电网碳排放分析计算方法,包括:进行发电机组碳排放特性分析,得到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向量;构建潮流计算矩阵;根据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向量和潮流计算矩阵,进行区县电网碳排放分布测算,计算节点碳势矩阵,得到区县电网各个支路碳流率和负荷碳流率。在短时间尺度内,有助于协助电网修改运行方式,实现电网低碳优化运行;在长时间尺度内,本发明可通过各节点碳排放量对系统的碳排放进行更为细致的界定与低碳责任划分,通过对不同区县电网高压层级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比较,有助于评估不同减排措施的成本效益,确定最具成本效益的减排策略,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制定和实施减排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2094.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王承民 , 谢宁 , 黄淳驿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郭汶璋 , 聂元弘 , 胡斌 , 王华伟 , 黄凤标 , 王球 , 季益俊 , 王政 , 钱龙 , 董磊 , 陈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建设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分方法,包括:构建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采用合作博弈的方法,计算得出综合权重;计算得出各一级指标及目标指标得分。本发明应用主观和客观的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应用合作博弈的方法,计算综合权重,实现对农村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建设的客观、全面评价;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全面性,通过评估,使方案更加切合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合理的评价标准还将促使更多地使用清洁及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098360.5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配电网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连接结构,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紧固结构,夹持夹紧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结构,底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收放结构,收放结构包括旋转结构,安装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挡片,活动杆的外部套设有筒体,筒体的开口端设置盖板,筒体的底部与密封挡片之间设置有热膨胀介质,筒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本发明设置夹持紧固结构、旋转结构和驱动结构,从而实现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整高压电线的长度,避免工作人员逐一调整配电网上的高压电缆。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66309.X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潘东 ,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王承民 , 谢宁 , 黄淳驿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郭汶璋 , 聂元弘 , 胡斌 , 王华伟 , 黄凤标 , 王球 , 季益俊 , 王政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锅炉外特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热力系统流体质量流量与电力系统电功率的等值关系;根据热力系统流体质量流量与电力系统电功率的等值关系,构建电制热设备的外特性模型。本发明首次提出了电锅炉的外特性等值模型,不仅定义了其在不同电热混合系统的具体结构,还回避了现有电锅炉模型只能通过功率进行等值而无法描述电、热系统状态变量间的耦合关系;本发明可实现电锅炉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有功、无功特性分析,更加贴切电锅炉在电热混合系统中的实际运行情况;本发明的外特性模型的各参数由电、热系统的功率、流量、温度等状态变量决定,因此能够表征电锅炉随不同混合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的非线性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0614.3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考虑配电系统平衡的分布式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容量优化双层模型,其中,所述双层模型包括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运行模型;根据所述上层规划模型确定二维离散求解域以及所述离散求解域中各离散优化解的遍历顺序,其中,所述离散求解域中包括多个离散优化解;根据所述遍历顺序将各离散优化解依次代入所述下层运行模型,获取所述双层模型的最优解。以此方式,可以在满足规定带载和过载要求的条件下,解决分布式储能系统容量和功率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2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2908.0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1R31/00 ,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接入模块监测方法。该一种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接入模块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参考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功率曲线;计算电能质量指数;获取各出力功率曲线;监测发电效率。本发明通过分析参考风、光出力数据得到参考拟合函数和功率曲线,然后借助预设传感器获取模块的电能质量指数,接着根据参考拟合函数对风、光出力数据进行抽样并结合检验结果得到各出力功率曲线,再由确定的缩减方法得到对应功率曲线并与参考曲线比较得到模块出力效率,最后结合电能质量指数监测模块的发电效率,提高了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接入模块的发电监测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接入模块的发电监测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9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26124.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质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方法,本发明在对应用于充电站的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进行电能质量达标评判时通过对充电桩、照明灯具进行运行参数采集,由此对应分析运行状态偏离度,将其作为评判基础,得到满足充电桩、照明灯具运行状态的电能质量,作为交‑直转换下、直‑交转换下的评判参照,实现了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电能质量评判参照的动态化确定,在此基础上实施的电能质量评判更显针对性、灵活性,且能够以实际相贴合,无形之中提高了评判的科学、客观、合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评判结果的有效性、可靠度,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无效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3313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659399.4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规模化大功率电动汽车充放电的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根据设置的采集时间段对各充电站内各电动汽车的充电参数进行检测,以此统计各采集时间段各充电站对配电网的充电安全评价系数,与此同时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各充电站对应各级别充电线路的实际流经电流进行检测,以此统计各采集时间段各充电站对配电网的充电线路安全评价系数,从而综合以上评估各采集时间段各充电站对配电网的综合运行安全评价系数,实现了在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弥补了目前对配电网运行状况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扩展了评价指标的全面度,进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11084.2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配电网供需双侧协同的规划优化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对配电系统进行评估;进行源荷协调平衡;进行网荷协调规划包括考虑规划区域内分布式电源、多元化负荷、储能这些元素的发展需求,结合现状电网评估中电网薄弱环节;高压配电网规划方面,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这些资源的选址定容;中低配电网规划方面,增加了供需双侧协调优化的配电网设备配置模型,提出网架建设规划方案。本发明考虑不同负荷特性、不同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结合供给侧可再生能源消纳和需求侧资源的调控潜力,提升电网调控精细度,实现电网尖峰负荷的平稳削减,提高电网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即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降低了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9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481870.8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包与神经网络的综合能源负荷预测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多层小波包变换,将负荷数据分解为不同频段的负荷序列,通过计算各频段上不同种类的负荷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筛选出合适的负荷序列,再用筛选后的负荷序列训练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从而在考虑到负荷的频率特性的同时,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能源之间的耦合性,提高了负荷预测的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