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1487.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混合式储能容量配置和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包括:提取典型日风速数据并得到风电功率;对风电功率进行分解,建立混合式储能装置损耗模型,对储能电池和超级电容进行功率分配和容量配置;在发生低电压故障时,通过改进的低电压穿越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算法协调控制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池对公共连接点的注入功率;平衡各风电机组直流侧有功功率。本发明协调控制各个风电机组和储能电池的有功无功功率,考虑各个机组由于风速和并网点位置不同,导致每台机组直流侧功率不平衡量不同,各台风电机组的超级电容荷电状态不同,评估超级电容和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不平衡功率消纳能力,平衡风电机组直流侧有功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06790.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非参数核密度的源荷功率不平衡度估计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预设时间区间内任一地区的历史电源侧功率数据、历史负荷侧功率数据;步骤2,对所采集的功率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3:计算所述地区的源荷功率不平衡度;步骤4: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地区源荷不平衡度的概率密度,并构建宽带优化模型;步骤5:基于内罚函数法求解带宽优化模型,求解改进非参数核密度的最优带宽。本发明通过将反射法和自适应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相结合,并采用内罚函数法求解最优带宽,更精确的描述地区源荷功率不平衡度概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1558.X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光电源时间多尺度分解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考虑风光历史功率数据,建立风光联合出力的概率模型;采用改进的小波包分解方法对风光联合出力的概率模型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功率;将分解后的功率按照频率分配给混合型储能作为其参考功率,根据参考功率配置最优的储能功率。本发明满足系统所需并网的功率,提高电网系统的并网稳定性;考虑了作为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所需要的的参考功率的选取,在满足风光并网的功率前提下,将中频和高频功率分量分别分配给能量型储能和超级电容作为参考功率,以此配置混合储能并网所需的额定容量,从而抑制风光电源的波动,提高并网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3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12211.2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负荷控制和分时电价的柔性负荷最优引导性方法,包括:通过改进边界移动技术,添加约束因子作为约束条件,以邓恩指数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时段,针对可削减柔性负荷,首先对最优时段内峰时段的负荷采取直接负荷控制策略,然后采用分时电价策略进行负荷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负荷;针对可转移柔性负荷,对最优时段采用分时电价策略,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优分时电价。本发明采用邓恩指数作为目标函数,既能实现高精度,又能有效提高时段划分效率;本发明采用等效热参数ETP模型建立可削减柔性负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修正分时电价,可有效减小可削减柔性负荷曲线的峰值负荷和峰谷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712211.2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负荷控制和分时电价的柔性负荷最优引导性方法,包括:通过改进边界移动技术,添加约束因子作为约束条件,以邓恩指数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时段,针对可削减柔性负荷,首先对最优时段内峰时段的负荷采取直接负荷控制策略,然后采用分时电价策略进行负荷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负荷;针对可转移柔性负荷,对最优时段采用分时电价策略,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优分时电价。本发明采用邓恩指数作为目标函数,既能实现高精度,又能有效提高时段划分效率;本发明采用等效热参数ETP模型建立可削减柔性负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修正分时电价,可有效减小可削减柔性负荷曲线的峰值负荷和峰谷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70088.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多直流受端电网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交流电网是否发生故障的信息;未发生故障,对直流近区新能源电压穿越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整定;发生故障,对直流近区多类型无功资源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在紧急控制措施后获取交流电网故障是否清除的信息;若故障清除,则对多回直流系统进行协调恢复控制。本申请用以解决现有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无功资源调动不充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078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190995.8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B60L53/6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系统。该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充电站数据、充电效率数据、电能损耗数据和电能效率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指数数据,数据检验模块用于检验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计算得到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指数,并分析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本发明通过从电动汽车充电站质量指数、电动汽车充电器充电效率指数、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利用指数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效率指数四个方面计算得到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指数,进而分析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全面的分析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3088.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渗透率变流型电源并网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涉及高渗透率变流型电源并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力系统进行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时的多项数据,包括高渗透电源响应曲线系数、电网负荷波动系数以及电力系统监测平台输入输出信号差异系数,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电压稳定性评估系数;将电压稳定性评估系数与预先设定的电压稳定性阈值进行比对分析,判断电力系统进行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时的电压稳定性情况,对存在低电压稳定性的隐患发出预警提示,并对电力系统进行电压稳定性维护,本发明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电压稳定性评估,并预测和解决潜在的低电压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5946.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装置优化配置的低惯量系统快速频率响应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频性能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储能装置安装在不同母线节点时,低惯量系统在各控制时刻下的频率响应特性;基于所述频率响应特性,确定所述储能装置安装在不同母线节点时,低惯量系统在各控制时刻下对应的平均频率偏差指标;根据各平均频率偏差指标,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最优配置地点;在所述最优配置地点处,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最优配置功率;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最优配置功率,确定所述储能装置在所述最优配置地点处的最优配置容量。以此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在新能源供给功率大幅波动的工况下的快速频率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8872.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85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行响应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为储能系统运行及响应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运作信息分析、运作调整评估以及响应异常提示,首先获取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信息,分析得到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评估值,进行匹配得到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调整参照信息仓,评估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调整程度指数,并匹配得到电池储能系统对应的响应特性指标数据集,判定电池储能系统对应的响应性能异常系数,由此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运行响应异常反馈提示,通过对电池储能系统的多维度数据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池储能系统的异常行为,并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以此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响应高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