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0154.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06 , H02J3/00 ,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Q30/0202 , G06Q30/0645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独立储能综合效益的储能规划方法,建立断面识别指标,筛选关键断面;获取储能效益成本数据,计算独立储能综合效益;根据独立储能综合效益以及考虑关键断面潮流约束,建立考虑独立储能综合效益的储能规划模型。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独立储能的技术性能,拓展储能在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租赁市场的多元应用,提升独立储能的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5042.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与储能系统的联合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包括:判断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状态,计算电网内处于最大功率跟踪运行状态的风机能够释放的第二最大转子动能;计算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提供的出力;计算储能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提供的出力。本发明根据不同的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状态,获得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对系统频率的支撑作用;本发明弥补了仅有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导致的系统频率控制的不足,将储能系统和风机共同作为虚拟惯量控制的对象;本发明通过判断风机运行状态及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的电网状态,提出了风机与储能联合虚拟惯量控制的方法及流程,可提升风机与储能联合虚拟惯量控制的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3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67661.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侧储能的选址定容协调规划方法,涉及电网侧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电网侧储能的选址定容前,对电网各个节点进行标号,并对各个节点的网络负荷水平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获取预选址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预选址评估系数;将所有节点的预选址评估系数降序排序,生成预选址节点排序表,通过预选址节点排序表预先筛选出预设数量的节点;将筛选出的节点进行地理分析确定选址节点;选址后,将选址节点的储能需求依据储能需求类别进行归类,将选址节点依据对应的储能需求类别进行定容;本方法提高了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此外降低了电网侧储能的选址成本,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储能系统的容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78256.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灵活性匹配的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涉及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统计地区局域多能源耦合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子系统和灵活供给能源子系统,标定为第一再生能源子系统和第二灵活供给能源子系统,并分析第一再生能源子系统的产出波动度以及第二灵活供给能源子系统的灵活供应指数。根据第一再生能源子系统的产出波动度以及第二灵活供给能源子系统的灵活供应指数进行修正处理,得到地区局域多能源耦合系统的能源修正配置容量比例,并传输至地区局域能源管理配置平台进行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提示。本发明通过对不同能源进行灵活性配置,增大了能源配置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1941.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考虑功率调节及网络阻塞缓解的独立储能规划布局方法,包括(1)考虑独立储能盈利模式,建立计及综合收益的独立储能运行模型;(2)考虑电力系统不确定因素,建立计及调频作用的概率潮流模型,根据概率潮流模型,建立考虑机会约束的独立储能接入的输电阻塞调度优化模型;(3)基于前述模型,建立考虑功率调节及网络阻塞缓解的独立储能规划布局模型。本发明能通过计算不同独立储能规划方案的总成本,最终获取最佳的独立储能布局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1558.X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光电源时间多尺度分解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考虑风光历史功率数据,建立风光联合出力的概率模型;采用改进的小波包分解方法对风光联合出力的概率模型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功率;将分解后的功率按照频率分配给混合型储能作为其参考功率,根据参考功率配置最优的储能功率。本发明满足系统所需并网的功率,提高电网系统的并网稳定性;考虑了作为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所需要的的参考功率的选取,在满足风光并网的功率前提下,将中频和高频功率分量分别分配给能量型储能和超级电容作为参考功率,以此配置混合储能并网所需的额定容量,从而抑制风光电源的波动,提高并网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83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54510.1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14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风险消弭的多类型可再生能源对调峰需求分析方法,涉及调峰需求分析技术领域,首先,结合各类型可再生能源的历史发电数据和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可再生能源综合出力评价指标,为后续调峰需求提供依据。同时,监测区域内的储能数据,分析得到储能稳定表征值,最后,根据综合出力评价指标和储能稳定表征值,分析得到区域内的调峰需求电能调度量,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消弭措施进行智能调度,能够全面了解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情况,优化能源调度策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同时通过智能化调度实现了对调峰需求的有效管理,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4510.1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14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风险消弭的多类型可再生能源对调峰需求分析方法,涉及调峰需求分析技术领域,首先,结合各类型可再生能源的历史发电数据和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可再生能源综合出力评价指标,为后续调峰需求提供依据。同时,监测区域内的储能数据,分析得到储能稳定表征值,最后,根据综合出力评价指标和储能稳定表征值,分析得到区域内的调峰需求电能调度量,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消弭措施进行智能调度,能够全面了解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情况,优化能源调度策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同时通过智能化调度实现了对调峰需求的有效管理,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7502.7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 G16C20/10 , G16C20/30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种考虑氢负荷的新型电力系统电源协调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合成氨加工、甲醇加工以及原油加工场景构建多形态的氢负荷等效电负荷模型;基于所述多形态的氢负荷等效电负荷模型,构建新型电源投资决策模型和生产模拟模型;根据所述新型电源投资决策模型和生产模拟模型,构建考虑氢负荷的新型电源规划模型;根据所述考虑氢负荷的新型电源规划模型,对待规划年的电负荷和氢负荷的等效电负荷进行预测。以此方式,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影响电源结构,减少火电机组的规划容量、提高可再生能源机组的规划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6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614750.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电源开机获取新能源临界占比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大开机;根据新能源常规电源最大开机及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运行域及可行运行域;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可行运行域,确定新能源临界占比。本发明从整体电源结构的全局视角出发,明确了常规电源开机可行域对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影响,评估了新能源电源接入规模的限制条件,实现对新能源临界占比及整体电源结构可行性的定量评价,实现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同规划及协调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