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7201.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场景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建立风、光、荷典型出力场景;建立典型出力场景的源侧优化指标,源侧优化指标体现为主动配电网源侧资源对净负荷的供容能力;建立典型出力场景的电网侧优化指标,电网侧优化指标体现为支路负载均匀度;建立典型出力场景的负荷侧优化指标,负荷侧优化指标体现为主动配电网中储能系统的可调用功率充裕度;以源侧优化指标、电网侧优化指标、负荷侧优化指标以及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全面优化并提升现有的主动配电网的系统灵活性以及对现有电网的可控配电资源充分有效地挖掘和资源配置与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46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23023.8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F17/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输电网规划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类型、时间尺度下的灵活性需求与供给,建立考虑供需平衡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指标;基于建立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指标,综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基于电力系统灵活性指标的输电网双层扩展规划模型;基于建立的输电网双层扩展规划模型对输电网进行规划;有效解决当前系统可再生能源弃用较为严重与电源建设与电网规划脱节的问题,同时能有效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安全外送问题,能够为电网规划工作做出科学有效的指导,最终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7296.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分布式储能的配电网灵活运行鲁棒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的优化方法通过最大化配电网系统运行成本,对出力波动所造成的的最坏情况进行仿真,并通过优化决策变量,使得最恶劣条件下的配电网系统运营成本最小,从而实现储能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运行。本发明利用分布式储能作为灵活性资源,从而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并通过分析不同种类储能的适用场景建立了相应的储能模型,适用未来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趋势;本发明将配电网中的不确定因素纳入考虑中,相较于传统的确定性优化方法更能适应各种条件的波动;本发明通过场景生成与削减方法选取典型场景减少计算量,提高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57930.8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储能服务机制的园区分布式储能双层优化运行方法,针对园区分布式储能场景,提出了一种云储能服务机制,该机制建立了园区用户的分布式能源设备模型以及用能模型,并从云储能服务平台的角度考虑古典社会福利函数和纳什社会福利函数搭建了需求量调整模型,以达到提高园区内用户储能资源的利用率及用户参与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05018.6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用户用能潜力的辨识方法和系统,涉及储能技术应用与评估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分布式储能用户的日用能数据;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的聚类中心对所述日用能数据进行聚类,获得分布式储能用户的用能特征曲线;构建分布式储能用户的用能特征评估指标和用能潜力评估指标;基于用能特征评估指标和用能潜力评估指标对分布式储能用户的用能特征曲线的用能潜力进行评估,获得分布式储能用户用能潜力的评估权重矩阵,对所述评估权重矩阵进行排序,获得分布式储能用户用能潜力的辨识结果;本发明有效的解决在分布式储能背景下用户用能精细化辨识问题,实现了对具有分布式储能设备的用户的用能潜力程度的全面评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