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采暖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2642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480239.6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采暖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调用热负荷需求模型对目标区域中N类用户中的第i类用户的热舒适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第i类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曲线;调用用户响应模型对第i类用户的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第i类用户的用电方案;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目标区域中N类用户中每类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曲线及每类用户的用电方案;根据每类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曲线,以及每类用户的用电方案,对目标区域的电采暖负荷进行预测,得到目标区域的电采暖热负荷曲线。本方法基于用户热负荷需求与响应行为的双重差异性,能够对区域电采暖负荷作出更精准的预测。

    电采暖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264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0239.6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采暖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调用热负荷需求模型对目标区域中N类用户中的第i类用户的热舒适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第i类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曲线;调用用户响应模型对第i类用户的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第i类用户的用电方案;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目标区域中N类用户中每类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曲线及每类用户的用电方案;根据每类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曲线,以及每类用户的用电方案,对目标区域的电采暖负荷进行预测,得到目标区域的电采暖热负荷曲线。本方法基于用户热负荷需求与响应行为的双重差异性,能够对区域电采暖负荷作出更精准的预测。

    用电负荷预测模型训练、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1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07802.4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电负荷预测模型训练、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该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多个时刻的用电负荷的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包括各时刻的用电负荷功率;根据预设负荷特征指标提取历史数据的特征值;根据用电负荷功率和特征值构建特征训练样本;根据当前时刻及当前时刻之前的特征训练样本和下一时刻的特征训练样本构建预测模型训练样本集;根据预测模型训练样本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用电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实施本发明提供的用电负荷预测模型训练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历史数据中用电负荷的特点,训练出精度更高的用电负荷预测模型。

    一种冰灾场景下能源互联配电系统韧性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072564.0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冰灾场景下能源互联配电系统韧性恢复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取历史数据特征生成冰灾天气下的光伏出力场景,建立各分布式资源的时序模型,通过多阶段调度可移动储能、固定储能、综合能源等配电网灵活性资源,在满足应急微电网组网约束与负荷用电特性的前提下,给出最优的储能配置方案与分布式电源出力,最大化恢复重要负荷供电,提升配电网韧性。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减少应急物资的大量储备,而且有利于提高物资应用的灵活性,实现能量的时空优化调度。

    一种多重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下的短路故障传播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26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803628.9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下的短路故障传播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变电站模型及保护与断路器配置:描述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配置方式及其相互关系;S2,定义保护拒动下短路故障传播机理:分析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拒动情况下短路故障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范围;S3,构建抽象图模型:将变电站的拓扑结构转化为抽象图,以描述各元件的位置关系和故障传播路径;S4,短路故障传播建模:利用多商品流模型和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模拟短路故障在保护装置拒动情况下的传播和切除过程。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变电站内的保护配置,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不完全信息下计及残差污染的极大值FDIA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2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682467.2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攻击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完全信息下计及残差污染的极大值FDIA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系统量测向量、雅可比矩阵及误差方差矩阵;S2、选定攻击目标量测点;S3、用图论算法找最小攻击子图;S4、在子图内选择非攻击点注入极大值,在目标点注入合理虚假数据;S5、剔除极大值注入点,计算加权残差灵敏度矩阵;S6、判断是否满足条件;S7、若满足,记录组合;若不满足,重新选取极大值注入组合,跳转至S5;S8、输出最小攻击代价组合。本发明拓展了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隐蔽性范式,仅需掌握局部拓扑结构和线路参数,即可在几十毫秒内构造攻击向量,以低成本误导直流/交流状态估计结果。

    一种多重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下的短路故障传播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2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03628.9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下的短路故障传播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变电站模型及保护与断路器配置:描述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配置方式及其相互关系;S2,定义保护拒动下短路故障传播机理:分析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拒动情况下短路故障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范围;S3,构建抽象图模型:将变电站的拓扑结构转化为抽象图,以描述各元件的位置关系和故障传播路径;S4,短路故障传播建模:利用多商品流模型和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模拟短路故障在保护装置拒动情况下的传播和切除过程。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变电站内的保护配置,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