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8847.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构建的储能容量配置模型,该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是根据电网中新能源发电的总功率和电网总负荷的不确定集,消纳的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非新能源机组的模型中包含的所述非新能源机组的总功率和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型中包含的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基于电网的电力平衡构建的,以储能容量最小为目标,对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求解,则可以获得储能容量,按照储能容量则可以合理构建满足电网在不确定环境下安全运行需求的电池储能系统,如此,可以减少建设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8383.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储能电池容量衰减的电网模拟运行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电网运行数据,电网运行数据包括电网能源数据、电网负荷数据以及储能电池数据;将电网运行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电网双目标优化运行模型,得到储能电池充放电策略;基于储能电池充放电策略,获取储能电池剩余容量,以衡量储能电池剩余寿命;其中,电网双目标优化运行模型用于最小化电网运行成本以及储能充放电电量的加权之和。该方法在制定电网运行策略时,不仅考虑了电网运行成本,还同时考虑了储能电池容量衰减,以监测储能电池的健康情况,从而避免过度使用导致储能电池容量过快衰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0938847.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构建的储能容量配置模型,该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是根据电网中新能源发电的总功率和电网总负荷的不确定集,消纳的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非新能源机组的模型中包含的所述非新能源机组的总功率和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型中包含的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基于电网的电力平衡构建的,以储能容量最小为目标,对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求解,则可以获得储能容量,按照储能容量则可以合理构建满足电网在不确定环境下安全运行需求的电池储能系统,如此,可以减少建设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1186.1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规模化储能电站优化运行决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数量的充放电策略,将T时间段的充放电功率、环境散失热量及制冷散失热量输入至储能电站运行仿真模型,得到储能电站电池的温度、电流、端口电压及荷电水平,进而得到电池容量损失;根据电池容量损失得到电池老化成本,基于充放电功率及预设数量的充放电策略得到能量套利;根据预设数量的电池老化成本及能量套利得到预设数量的决策分数,根据基于决策分数的决策策略确定T时间段的最优充放电策略。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了储能电站运行过程的收益大小和老化成本,得到储能电站运行控制的最优策略,实现延长储能电站的使用寿命及增大储能电站收益的双重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20997.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古田溪水力发电厂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气装置、使用该储气装置的抽水蓄能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储气装置包括:通过增压阀连接的多级储气空间;位于储气空间最底端的第一级储气空间储存有水和气体;第一级储气空间包括输水管路,用于将水输入到储气空间,以压缩储气空间中的气体;该系统使用储气装置中的压缩气体作为补偿水头;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时,将下水库中的水输入第一级储气空间,储气空间中的气体被压缩,当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增压阀关闭;在发电时,第一级储气空间中的压缩气体向上水库中的水施压,当第一级储气空间中的气体压强小于预定值时,开启增压阀。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压缩气体补偿水头来建设较高效率的大规模储能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2939.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龙 , 邹祖冰 , 梅生伟 , 李超 , 曹冬梅 , 陈来军 , 周渊 , 华晔 , 杨载涛 , 孔庆春 , 慕超 , 钱坤 , 崔森 , 柴圣杰 , 李珍 , 韩恬 , 黄康 , 谭伟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阵列式换热器拓扑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阵列式换热器的物理模型和结构拓扑模型;基于阵列式换热器的物理模型确定阵列式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温度与热流体出口温度,并获取各换热器单元的连接规则与运行方式;建立与阵列式换热器相连的透平机的物理模型,结合之前的温度信息和换热器单元的运行规则,确定阵列式换热器所用换热器单元数量;根据阵列式换热器所用换热器单元数量对应等效功率对阵列式换热器的结构拓扑模型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结构拓扑模型控制阵列式换热器的流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换热器运行效率低,难以适应多变工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77143.X
申请日:2024-08-26
IPC: H02J3/24 , H02J3/32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中式共享储能一体化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电站群内不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的额定容量和储能配置比例;根据不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的额定容量计算实际出力功率;确定满足不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的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配置;根据实际出力功率、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功率约束、运行容量约束和运行荷电状态约束,优化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配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配置储能系统的方式通常存在忽视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电站的出力特性的差异的问题,降低了储能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降低了共享储能的利用效率,限制了规模化新能源储能的发展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2819.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侧调频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功率、火电机组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透平侧功率和负载功率;将风电机组功率、火电机组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透平侧功率和负载功率输入压缩空气储能调频系统模型,压缩空气储能调频系统模型输出目标调频参数,其中,压缩空气储能调频系统模型包括自抗扰控制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模型和高比例风电模型,基于自抗扰控制对压缩空气储能透平侧功率的参考值进行跟踪;基于目标调频参数控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频。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频性能较低,调频效果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810526.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启仁 , 杨本均 , 梅生伟 , 陈来军 , 陈任峰 , 赵方亮 , 唐琳 , 滕智楚 , 郑天文 , 王志勇 , 赵金泉 , 张小龙 , 张猛 , 李建华 , 谭伟 , 崔森 , 刘满君 , 陈思源 , 胡永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相模式切换调度方法,包括: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定多种调相模式;根据各调相模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含的各子系统及电力系统需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承担的无功功率,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相调度模型;当确定需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参与调相时,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相调度模型,得到各调相模式的调相参数,并根据各调相模式的调相参数采用相应的调相模式对电力系统进行调相。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设定多种调相模式并建立调相调度模型,依据对模型求解得到的各调相模式的调相参数进行调相,以实现利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合理高效地调相,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并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相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02528.7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防喘阀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压缩系统的功率指令;根据当前时刻压缩系统的功率指令与上一时刻压缩系统的功率指令确定压缩系统的功率变化趋势,其中,功率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若功率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则检测压缩系统的质量流率,基于质量流率控制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防喘阀开启,直到功率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控制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防喘阀关闭。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及时避免压缩系统进入喘振区,从而使得压缩系统能耗较高且整体系统效率较低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