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39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29326.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介质箱:用于存储试验介质;高温试验炉:其内安装有夹持夹具和测量模块;所述夹持夹具用于将待试验的包壳管夹持固定,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包壳管的外径变化值;抽液模块:与介质箱和内增压模块连接,用于将介质箱内的试验介质抽取至内增压模块;内增压模块:与待试验的包壳管连接;增压动力模块:与内增压模块和外拉压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包壳管内压疲劳和外拉压疲劳同步试验的模拟工况,获得了同步试验的实时研究数据,完全实现了核电材料包壳管的疲劳强度试验,进而可以优化包壳管的设计、生成等环节,以提高核电应用的安全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38210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52279.4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介质箱:用于存储试验介质;高温试验炉:其内安装有夹持夹具和测量模块;所述夹持夹具用于将待试验的包壳管夹持固定,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包壳管的外径变化值;抽液模块:与介质箱和内增压模块连接,用于将介质箱内的试验介质抽取至内增压模块;内增压模块:与待试验的包壳管连接;增压动力模块:与内增压模块和外拉压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包壳管内压疲劳和外拉压疲劳同步试验的模拟工况,获得了同步试验的实时研究数据,完全实现了核电材料包壳管的疲劳强度试验,进而可以优化包壳管的设计、生成等环节,以提高核电应用的安全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7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5252.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30 , C02F7/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对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污水进行电子束辐照,并在污水底部进行曝气处理,所述曝气处理采用的气体为空气。该方法将电子束辐照技术和底部曝气处理结合,能够高效的降解高分子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至排放标准,并且具有成本低、经济性好且无新增危废和盐度风险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污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7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52604.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燃料包壳管材的爆破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所述核燃料包壳管材的爆破测试装置包括高温真空炉、介质箱、增压泵、蓄能器、试验介质输送管、加压介质输送管、爆破介质输送管和第一阀门,试验介质输送管分别与介质箱和增压泵连接,加压介质输送管分别与增压泵和蓄能器连接,爆破介质输送管分别与蓄能器和该问真空炉连接,第一阀门设在所述爆破介质输送管上,本发明的核燃料包壳管材的爆破测试装置,能够精确地模拟反应性引入事故,具有模拟精度高、承压能力评价精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10171114.0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超声模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材料的模量,所述激光超声模量测量装置包括测试微区放大及成像装置。所述激光超声模量测量装置包括:激光超声激发器,所述激光超声激发器被配置为向材料发射脉冲激光;和激光超声接收器,所述激光超声接收器被配置为发出探测激光。进一步地,所述激光超声模量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光路和从第一光路分支出的第二光路,并且所述测试微区放大及成像装置包括物镜和摄像头。根据本发明的激光超声模量测量装置,能够进行材料的模量检测,并且对材料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278677.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3/745 , B01J35/40 , B01J35/45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钛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铁钛氧化物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TiO2和铁盐加入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搅拌处理后加热蒸发挥发性有机溶剂,得到干粉;(2)将步骤(1)得到的干粉进行煅烧处理,然后进行电离辐照处理。该方法制得的复合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吸附和催化能力,用于电子束辐照处理污水过程中能够提高电子束辐照处理的矿化效率和反应速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53906.2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23/2206 , G01N23/04 , G01N23/20 , G01N23/20008 , G01N3/40 , G01N1/28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包壳管微晶玻璃钎料抗辐照性能表征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微晶玻璃钎料样品进行硅离子辐照;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对辐照后的所述微晶玻璃钎料样品进行表征,得到辐照后所述微晶玻璃钎料样品的微观结构、元素组分、微观力学性能结果,对所述微晶玻璃钎料样品的抗辐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所述方法采用非反应堆环境下硅离子辐照代替反应堆环境下中子辐照,并结合具有针对性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压痕仪等表征手段,测试得到了硅离子辐照后微晶玻璃钎料的微观结构、元素组分和微观力学性能结果,从而实现了对微晶玻璃钎料的抗辐照性能的系统、快速的表征评价及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5030.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7/051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掺碳双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碳载体,负载于碳载体上的掺碳二硫化钼和二硫化亚铁;负载于碳载体上的二硫化钼的结构为1T相和2H相的混合相。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所述催化剂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环保性好,且制备方法简单;因本申请所述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可进一步推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市场巨大,前景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787607.8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C复合材料、包壳管及其应用,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所述SiC复合材料包括至少1层SiC/SiC复合材料层和至少1层单质SiC层,所述SiC/SiC复合材料层的刚度向与所述SiC/SiC复合材料层相邻的所述单质SiC层方向梯度递增,和/或,所述单质SiC层的刚度向与所述单质SiC层相邻的所述SiC/SiC复合材料层的方向梯度递减。所述SiC复合材料具有刚度梯度分布结构,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层间和层内的应力集中和应力差异,从而可以降低器件的失效概率或SiC/SiC复合材料层裂纹向单质SiC层的扩展,进而可以显著提高器件的气密性,所述SiC复合材料能够用于制备机械强度、导热能力和气密性均满足堆内应用需求的SiC复合材料包壳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1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729688.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80 , C04B35/589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SiC复合材料包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SiC/SiC复合材料管在SiC的前驱体溶液中进行真空浸渍,真空浸渍后,进行固化以及裂解,得到致密化的SiC/SiC复合材料中间层;在SiC/SiC复合材料中间层的外表面上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沉积SiC层;在沉积得到的SiC层的表面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SiC层。本发明的方法通过SiC/SiC复合材料中间层致密化提升和外涂层工艺改进,显著提升了SiC/SiC复合材料包壳管的气密性和热导率,达到20MPa正压条件下无明显泄露的良好的气密性,实现高于20W/m·k的热导率,满足反应堆的应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