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束辐照废水的束下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7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82638.4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废水的束下装置,所述用于电子束辐照废水的束下装置包括辐照反应管道和电子束辐射器,辐照反应管道具有相对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辐照反应管道的顶壁具有辐照窗口,电子束辐射器置于辐照反应管道的上方并通过辐照窗口照射在辐照反应管道内,辐照反应管道的底壁上设有竖向设置并沿辐照反应管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扰流板,扰流板与辐照反应管道的顶壁间隔开,辐照窗口位于扰流板背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并邻近扰流板。本发明的用于电子束辐照废水的束下装置在辐照反应管道内设置了扰流板,电子束辐射器照射扰流板后侧的涡流,涡流处下层水流速慢,从而可以吸收衰减后的电子能量,进而可以提高电子辐照的能量利用率。

    一种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7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5252.0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对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污水进行电子束辐照,并在污水底部进行曝气处理,所述曝气处理采用的气体为空气。该方法将电子束辐照技术和底部曝气处理结合,能够高效的降解高分子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至排放标准,并且具有成本低、经济性好且无新增危废和盐度风险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污水的处理。

    核电站余热供热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05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710712036.6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余热供热系统,所述核电站余热供热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适于与冷却水源连通以冷却反应堆系统的上一级回路;热泵,所述热泵具有热泵第一输入端、热泵第二输入端和热泵输出端,所述热泵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相连;高位能源提供装置,所述高位能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热泵第二输入端相连;供热网,所述供热网与所述热泵输出端相连。本发明的核电站余热供热系统,通过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核电站的冷却余热,降低核电站的热污染,且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热,无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辐照技术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1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83960.9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辐照技术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辐照技术对晶态固态电解质的表面进行辐照,使得所述固态电解质表层的晶态物质原位转变为非晶态物质,并形成过渡层,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本发明通过利用辐照技术制备得到了表面具有非晶层的固态电解质,该非晶层能够降低固态电解质与锂电极间的界面阻抗,增强固态电解质与锂电极间的结合力,并抑制锂枝晶的生长,进而改善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且该方法简单高效,成本较低,有望为全固态电池的界面改善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无人机、移动电子设备、储能等领域的量产和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