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14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418826.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陕西监测站 ,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 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Abstract: 一种短波最高可用频率高精度预测方法及装置,根据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电离层高度三者的几何关系,计算电波方位角和电波发射仰角,使用ITU‑R P533建议书计算收发链路的最高可用频率,对方位角、仰角和最高可用频率进行微扰形成解区间,利用haselgrove射线追踪方法求解收发链路最高可用频率。与传统经验预测模型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保证高鲁棒性前提下,有效解决了基于射线自导引的短波最高可用频率精确预测中初值敏感性问题和高计算量问题,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有助于合理规划短波通联参数,提升短波通联成功率,提高短波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18826.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陕西监测站 ,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 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Abstract: 一种短波最高可用频率高精度预测方法及装置,根据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电离层高度三者的几何关系,计算电波方位角和电波发射仰角,使用ITU‑R P533建议书计算收发链路的最高可用频率,对方位角、仰角和最高可用频率进行微扰形成解区间,利用haselgrove射线追踪方法求解收发链路最高可用频率。与传统经验预测模型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保证高鲁棒性前提下,有效解决了基于射线自导引的短波最高可用频率精确预测中初值敏感性问题和高计算量问题,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有助于合理规划短波通联参数,提升短波通联成功率,提高短波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1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603021.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IPC: H04B17/33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天线空域协方差矩阵的信号检测方法,适用于无线电监测领域。本发明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方案在微弱信号检测时面临的问题,研究经过波束形成后的接收信号中的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号的关系,根据接收机已有的历史信号样本计算当前环境中的干扰加噪声的空域协方差矩阵Ri+n,计算接收机接收的新信号样本的空域协方差矩阵Ry,然后计算矩阵#imgabs0#的最大特征值λmax,当λmax大于1时表示环境中存在新出现的目标信号。本发明方法在不需执行实际波束形成操作的同时,计算波束形成后的信干噪比,将多天线带来的波束形成增益应用到所有方向的监测上,大大降低了实现复杂度,使得高增益全向监测的应用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8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7609.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站解码的卫星转发器干扰定位新方法,用于解决基站串扰型卫星上行站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对卫星转发信号的频谱图进行时频分析,根据带宽和频谱特征查找是否存在串扰GSM信号;对存在的GSM信号的基站小区识别码解码;根据基站小区识别码映射基站位置;在基站位置处查找疑似干扰源,定位存在基带传输线缆泄漏的卫星地球站。本发明打破传统双星定位方法定位干扰源的思路,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干扰卫星上行站的定位和排查,并能取得良好的干扰源定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74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684277.6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属于短波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选择相应的接收站点采集搜索监测到的目标信号;本地压缩后传输至主服务器;估计出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信号的传播信道,联合各个时间差,进行联合定位误差估计,并根据各接收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及电离层参数和时间差的变化幅度,优化定位结果,给出定位误差。本发明既能够利用现有短波接收天线,无需庞大的测向天线阵,又充分考虑电离层对短波天波信号的反射影响,利用信号通过不同路径到达不同接收站点产生的时差实现短波辐射源的定位。本发明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特别适用于无条件架设庞大天线阵的地区,可节约大量人力及资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98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477275.4
申请日:2021-04-30
IPC: G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领域,涉及到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多径条件下短波同频信号的定位方法,即通过单天线分布式传感器对目标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建立了短波信号传播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引入空间频移算子,将信号由时域转换到空间域并得到随机空间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具备抑制多径和噪声分量的空间特征,提出了空间稀疏化方法,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了对多个目标的联合定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95977.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 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接收机采集短波信号到达仰角,计算发射位置到接收位置的路径中点处的经纬度,引入NeQuick2模型求解短波发射和接收位置中点处的电离层QPS(准抛物段)参数的初始值;基于短波信号到达仰角,求出经QPS电离层传播后的电波射线仰角,并结合实测仰角,构建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最佳参数;利用优化的参数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采用本发明方法优化反演后的QPS参数与实测值吻合更好,本发明方法无需新建或使用已有专业电离层观测设施,效费比较高,实用性强,可与已获得的电离层模型进行数据融合,进一步提升电离层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74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4277.6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属于短波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选择相应的接收站点采集搜索监测到的目标信号;本地压缩后传输至主服务器;估计出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信号的传播信道,联合各个时间差,进行联合定位误差估计,并根据各接收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及电离层参数和时间差的变化幅度,优化定位结果,给出定位误差。本发明既能够利用现有短波接收天线,无需庞大的测向天线阵,又充分考虑电离层对短波天波信号的反射影响,利用信号通过不同路径到达不同接收站点产生的时差实现短波辐射源的定位。本发明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特别适用于无条件架设庞大天线阵的地区,可节约大量人力及资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7476.0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IPC: G01S1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015 ,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单颗静止轨道卫星对干扰源进行定位的方法及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静止轨道卫星上的干扰信号;参考源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向所述的静止轨道卫星发送参考源信号,并接收所述的静止轨道卫星根据所述的参考源信号发送的参考源返回信号;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干扰信号以及所述的参考源返回信号的实际多普勒频移进行误差排除;干扰源定位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干扰信号以及所述的参考源返回信号确定干扰源的位置。仅通过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即能实现对卫星干扰源的准确定位,大大地提升了卫星对干扰的查找能力,降低了干扰查找的诸多束缚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77275.4
申请日:2021-04-30
IPC: G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领域,涉及到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多径条件下短波同频信号的定位方法,即通过单天线分布式传感器对目标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建立了短波信号传播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引入空间频移算子,将信号由时域转换到空间域并得到随机空间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具备抑制多径和噪声分量的空间特征,提出了空间稀疏化方法,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了对多个目标的联合定位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