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3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25657.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粉旋流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旋流燃烧装置无法获得精准配风、在低负荷工况运行状态下,燃烧装置着火稳燃性差、氮氧化物排放过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各股助燃风通过独立工作的空气通道及进风口,分级进入炉膛,保证燃烧装置在各个负荷下能够精准获得各股助燃风,风粉混合物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中心淡相,外围浓相”分布特性的煤粉气流,实现浓相煤粉强烈、稳定地着火燃烧,避免了燃烧装置着火稳燃性能差的问题;内层空气沿着扩口的偏转角度向炉膛内扩散,实现内层空气在炉膛内与浓相煤粉延迟混合,强化欠氧富粉的还原性氛围,以实现低氮燃烧,从而降低NOx的排放。本发明用于煤粉锅炉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1906.4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41 , G06N3/12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锅炉温度场分布优化控制方法,属于燃煤机组调控技术领域,为解决对锅炉炉膛内温度场分布进行优化过程不能覆盖全炉膛每个点温度的问题。包括:对锅炉内燃烧状态进行次数值模拟,获得典型运行工况下炉膛温度场数值模拟数据;将其与运行过程参数集进行多源数据融合;根据锅炉运行负荷对融合后数据集进行分类;采用KNN算法构建炉膛温度分布软测量模型,对不同工况锅炉炉膛温度分布情况进行预测;选取可控变量,对可控变量进行寻优;以理想温度场分布作为优化目标,采用融合遗传算法GA和爬山搜索HC的文化基因算法MA,计算获得满足优化目标的二次风量最优解集,对锅炉进行调控燃烧。用于燃煤锅炉内部燃烧状态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895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807533.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氮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深度调峰的中心富集燃料强化着火直流低氮燃烧器,为了解决现有燃烧器不能够满足低负荷深度调峰的运行要求的问题,通过其燃烧器喷嘴体内设置的文丘里浓缩器,对进入燃烧器的煤粉气流进行浓缩,并形成中心浓、外围淡的浓淡煤粉气流;采取文丘里浓缩器,使得出口处的气流速度较为均匀。在文丘里浓缩器的出口中心处,设置了浓煤粉气流收集腔,使得浓煤粉气流进入浓煤粉气流收集腔。浓煤粉气流在浓煤粉气流收集腔内的煤粉气流整流板的作用下,较为均匀的在腔体内流动;淡煤粉气流则直接流入到淡煤粉喷口处。降低了局部浓煤粉气流的温度峰值,较常规低氮燃烧器相同截面处的燃烧温度提升100℃。
-
公开(公告)号:CN119926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9926.X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与电站锅炉耦合的钙基CO2捕捉方法与系统,属于电站锅炉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电站锅炉CO2脱除技术在能耗、设备腐蚀、材料成本、分离效果都存在一定缺陷的问题。系统由两个反应单元组成,所述两个反应单元的结构相同,每个单元包括一个反应器、一个烟气增压风机、一个烟气加热器、一个分离装置、一个增压风机、一个冷却器、一个烟气冷却器、一个循环风机;当一个反应单元执行捕捉CO2流程时,另一个单元执行煅烧脱除CO2流程,两个单元往复交替运行。本发明适用于电站锅炉节能减排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7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47115.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新疆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静杰 , 李海鹏 , 徐彦辉 , 闫燕飞 , 夏良伟 , 于强 , 顾玮伦 , 栾世健 , 黄莺 , 宋欣 , 王明昊 , 沈涛 , 祝令昆 , 庞振洲 , 王小鹏 , 邱丽娜 , 毛高军
Abstract: 一种用于消除煤粉管道弯头偏粉效应的均粉装置,涉及一种均粉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电站锅炉中煤粉燃烧器入口边界条件由于煤粉管道弯头效应使燃烧器入口偏离设计值,从而带来的燃烧器低氮能力下降以及组织燃烧能力下降等问题。本发明的入口直管道(1)和出口直管道(3)之间通过煤粉管道弯头(2)顺次连接,散粉器(4)安装在出口直管段(3)内,导流侧板(5)安装在煤粉管道弯头(2)内,煤粉整流器(6)安装在出口直管段(3)内。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流经煤粉管道弯头煤粉气流出口的煤粉浓度和速度分布的均匀性。本发明用于消除煤粉管道弯头偏粉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3100.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锅炉燃烧耦合工质传热计算的在线壁温监测方法。本发明将工质侧水动力计算流量分配模型与炉内燃烧侧三维热负荷分配模型相耦合,根据回路划分实现实时精准计算水冷壁全屏管壁温,识别传热恶化区域,进而减少爆管事故的发生。本发明的实施开展有利于减少电厂事故的发生,提高锅炉四管设备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机组设备可用率,同时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12763.7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国能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采用新型水冷壁和受热面结构的W火焰T型锅炉。目前国内现有的W火焰锅炉基本上都采用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水冷壁,π型布置方式,燃烧器火焰下冲深度大,下炉膛水冷壁由于受热不均容易引起局部超温,再热器汽温容易偏低等。本发明由W火焰燃烧室(1)、螺旋管圈水冷壁下炉膛(2)和垂直管圈水冷壁上炉膛(3)组成;在所述的垂直管圈水冷壁上炉膛的贴近水冷壁墙上布置有墙式过热器(5)和墙式再热器(8);所述的垂直管圈水冷壁上炉膛的出口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水平烟道,再分别连接左右两个垂直的尾部烟道。本发明用于W火焰T型锅炉。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02641.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一种气固双燃料宽负荷稳燃旋流燃烧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固双燃料宽负荷稳燃旋流燃烧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燃煤火电机组15%额定负荷深度调峰工况下燃烧侧稳燃及低氮的问题。它包括燃烧装置本体、煤粉空气混合物通道、NH3/H2燃气管道入口、内补燃风通道入口、外补燃风通道入口、中心补燃风通道、扩流锥、整流器、稳燃齿、热风管道入口和多管式燃气喷嘴;变相降低煤粉燃烧器燃煤的一次风率,达到了低负荷工况下煤粉与生物质协同低碳稳燃的效果,并利用NH3/H2的还原气氛性质,与煤粉共燃协同降氮。本发明适用于大、中型煤粉锅炉。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48560.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稳定性高出力的生物质预处理系统,它属于生物质预处理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生物质预处理系统连续运行时间短、以及出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系统:一、筛分:对生物质原料进行杂质筛分,获得纯净的生物质原料;二、破碎:对上述纯净的生物质原料进行破碎,得生物质粉料,尺寸为1μm~100mm;三、送料:上述生物质粉料通过气力输送运达指定位置。本发明中简化了现有预处理系统,最大程度减少了故障点,降低设备损伤,降低成本,保障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相比于现有生物质预处理系统,出力显著提升,其中玉米秸秆粉系统出力提升160倍以上,木料粉提升50倍以上,稻草粉提升150倍以上。本发明生物质预处理系统适用于火力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8953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7533.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氮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深度调峰的中心富集燃料强化着火直流低氮燃烧器,为了解决现有燃烧器不能够满足低负荷深度调峰的运行要求的问题,通过其燃烧器喷嘴体内设置的文丘里浓缩器,对进入燃烧器的煤粉气流进行浓缩,并形成中心浓、外围淡的浓淡煤粉气流;采取文丘里浓缩器,使得出口处的气流速度较为均匀。在文丘里浓缩器的出口中心处,设置了浓煤粉气流收集腔,使得浓煤粉气流进入浓煤粉气流收集腔。浓煤粉气流在浓煤粉气流收集腔内的煤粉气流整流板的作用下,较为均匀的在腔体内流动;淡煤粉气流则直接流入到淡煤粉喷口处。降低了局部浓煤粉气流的温度峰值,较常规低氮燃烧器相同截面处的燃烧温度提升1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