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7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5556.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空气预混烟气内循环超低排放燃气燃烧装置,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燃气锅炉的初始排放氮氧化物含量超标的问题。本发明主火焰引射喷嘴外部套设有主火焰燃气喷管;主火焰燃气喷管上设有若干烟气卷吸孔;空气通道端部设置有空气通道缩口;值班火焰燃气管端部伸入到气体混合筒中并在端部设置有若干值班火焰短管,值班火焰燃气管内部设置有值班火焰喷嘴,值班火焰喷嘴前方管壁上设置有空气预混孔。本发明在值班火焰燃气管内部完成部分空气预混,提高值班级燃气燃烧速度;通过将烟气引入到燃烧装置中,使燃烧区内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因烟气吸热和稀释了氧的浓度,使燃烧速度和温度降低,从而抑制了NOx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02641.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一种气固双燃料宽负荷稳燃旋流燃烧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固双燃料宽负荷稳燃旋流燃烧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燃煤火电机组15%额定负荷深度调峰工况下燃烧侧稳燃及低氮的问题。它包括燃烧装置本体、煤粉空气混合物通道、NH3/H2燃气管道入口、内补燃风通道入口、外补燃风通道入口、中心补燃风通道、扩流锥、整流器、稳燃齿、热风管道入口和多管式燃气喷嘴;变相降低煤粉燃烧器燃煤的一次风率,达到了低负荷工况下煤粉与生物质协同低碳稳燃的效果,并利用NH3/H2的还原气氛性质,与煤粉共燃协同降氮。本发明适用于大、中型煤粉锅炉。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321011.6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华电新疆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判定指数的煤质结渣特性综合性判定方法。本发明涉及煤炭结渣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判定指数的煤质结渣特性综合性判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结渣指标评判煤质结渣预测准确率低、分辨率差,难以对燃煤锅炉提供理论指导的问题。方法:一、测量待测煤样灰熔融特性中的变形温度;二、计算出碱酸比;三、由公式计算得到待测煤样灰的灰渣相对重量;四、进行灰渣粘附力测试,定义为吹扫等级指数;五、构建结渣特性判定指数,进行综合性结渣特性评价。本发明用于煤质结渣特性综合性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54014.7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氧燃烧的中心补氧型燃尽风燃烧器,为了解决在新建机组布置和老旧机组改造中,尚缺少氧气与二氧化碳的量可控的燃烧机组的问题,本方案两个燃尽风喷口上下对称设置,两个燃尽风喷口沿二氧化碳通道内二氧化碳流动方向设置在二氧化碳通道的出口端,补氧管路穿过二氧化碳通道的侧壁,补氧管路的出口端朝向燃尽风喷口设置,补氧管路的出口端与补氧器连接,补氧管路的入口端设置在二氧化碳通道的外部,本发明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供给,能够精确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各自的量;本发明的外观与热力发电厂锅炉现役直流燃烧器结构相似,不仅便于老旧机组改造,对于新建机组也可以很大程度参考现有锅炉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555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44279.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彦辉 , 孙飞 , 刘辉 , 于强 , 王静杰 , 魏国华 , 王永杰 , 高继慧 , 韩升利 , 姜孝国 , 李伟 , 夏良伟 , 于泽忠 , 闫燕飞 , 祝令昆 , 李旭函 , 王秋月 , 王彤
Abstract: 一种煤化工气化混渣干燥分离装置及资源化利用方法。煤化工企业现存气化渣量巨大,一般粗渣、细渣混合存放,如何实现二者的协同处置是本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本发明组成包括:循环流化床绝热炉(3),循环流化床绝热炉左侧分别安装有给煤入口(1)、高水分气化混渣入口(2),其右侧通过分离器与气气换热器(4)连接,气气换热器底部分别连接有冷风管道(10)、热风管道(11),气气换热器与细渣收集器(5)连接,细渣收集器分别与细渣缓冲仓(6)、排空管(7)连接,细渣缓冲仓通过旋转阀(19)与细渣输送管道(12)连通,热风管道通过调节阀A(16)与二次风管(21)连通。本发明用于煤化工气化混渣干燥分离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31296.4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氧燃烧的内浓外淡型直流燃烧器的直流燃烧方法。目前富氧燃烧器在国内没有成熟的燃烧技术。本发明组成包括:一次风通道(1),所述的一次风通道后方弯头处安装有一次风中心补氧枪(2),所述的一次风中心补氧枪后端距一次风边界补氧器(3)前端的距离20mm,所述的一次风边界补氧器安装在所述的一次风通道的直管段,所述的一次风边界补氧器为空腔结构,内部具有稳压腔(3‑4),所述的一次风边界补氧器的迎风面(3‑1)与水平轴线夹角为45°,背风面(3‑2)与水平轴线夹角为20°,并在所述的背风面均匀布置出氧口(3‑3)。本发明用于适用于富氧燃烧的内浓外淡型直流燃烧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30834.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氧燃烧的外浓内淡型直流燃烧器及直流燃烧方法。目前富氧燃烧器在国内没有大功率直流富氧燃烧技术。本发明组成包括:一次风通道(1),所述的一次风通道后方安装有一次风补氧器(3),所述的风补氧器尾部的一次风补氧管路(2)穿过所述的一次风通道,所述的一次风补氧管路内安装有一次风补氧管路调阀(2‑1),所述的一次风补氧管路外部拐角位置安装防磨瓦(13),所述的一次风补氧器为纺锤形结构,所述的一次风补氧器包括迎风面(3‑1),所述的迎风面与轴线夹角为45°,背风面(3‑2)与水平面夹角为20°,并在所述的背风面设置出风小孔(3‑3)。本发明用于适用于富氧燃烧的外浓内淡型直流燃烧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0087.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氧燃烧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烧性能可调的富氧直流燃烧器,所述富氧直流燃烧器包括浓淡直流燃烧器、周界风室、浓相注氧管枪、淡相注氧管枪;浓相注氧管枪、淡相注氧管枪均布浓淡侧周界风室内;所述浓相注氧管枪的管道上设置浓相注氧调节阀组;所述淡相注氧管枪的管道上设置淡相注氧调节阀组;所述浓相注氧调节阀组、淡相注氧调节阀组调节浓淡直流燃烧器内氧气浓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粉燃烧器在应用中存在着火稳定性差,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0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41518.5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煤粉燃烧器,属于锅炉技术领域,以提高现有的锅炉燃烧器低荷稳定燃烧与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性能。本发明一种直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煤粉管,二次风箱和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所述二次风箱套设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外且二者之间形成二次风道,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内形成浓煤粉风道和淡煤粉风道,所述浓煤粉风道、所述淡煤粉风道和所述二次风道沿着所述一次风煤粉管的纵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本发明喷口设置成摆动可调整,提高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灵活调整,不影响本发明直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可达到通过调整喷口摆角控制炉膛内火焰中心、屏底烟温等效果,使中心富燃料内焰着火直流燃烧器具有更强的工程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9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088064.6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基于煤质特性的燃煤电厂NOx生成量的预测方法,属于燃煤排放监测领域。现有对电厂运行过程中NOx的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存在需采集大量的影响因素、数学模型复杂、计算过程繁琐耗时较长的问题。一种基于煤质特性的燃煤电厂NOx生成量的预测方法,化验原煤获得原煤的元素分析结果:Cdaf、Hdaf、Odaf、Ndaf和Sdaf五个参数;利用沉降炉对原煤进行热解试验,利用灰分示踪法获取最大挥发分释放量Vmax及焦炭中氮含量Nchar两个参数;将确定的参数作为自变量,将NOx的最终生成量作为因变量,利用拟合公式对NOx生成量进行预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数学模型直观,可大幅减少繁琐的计算过程,提升工作效率能够获得发电机组单位体积烟气的NOx生成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