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10580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0904581.4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所述隔声障板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位于所述隔声障板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之间;本发明的隔声障板在设计上集成了阻尼、隔声、吸声等功能与结构,其隔声量可达15dB,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吸声障板两侧采用吸声尖劈作为第二吸声层,将隔声结构居中并起支撑作用,吸声障板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对声信号的插入损失为8dB,在水下探测设备后方组合使用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降噪量将可达3~8dB,提高水下探测设备信噪比、增益。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碳纤维声障板

    公开(公告)号:CN11059999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904234.1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碳纤维声障板,包括障板主体、阻尼层和吸声层,所述障板主体的一侧紧密粘合有阻尼层,且障板主体的另一侧紧密粘合有吸声层,所述障板主体1采用外壳包裹碳纤维蜂窝芯材的结构形式,且碳纤维蜂窝芯材和外壳均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构成,所述外壳与碳纤维蜂窝芯材采用树脂胶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材与外壳内形成空腔;本发明采用外壳包裹碳纤维蜂窝芯材的结构形式,将碳纤维蜂窝芯材与外壳形成数量众多独立、密闭的空腔作为隔声结构,利用阻抗失配效应,阻挡来自船尾的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及船体振动声辐射,降低这类噪声对水下探测设备的影响,从而提升设备探测性能。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580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0904224.8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包括声障板主体,所述声障板主体包括空腔钢板、阻尼层和吸声层,所述空腔钢板为主体支撑结构,所述吸声层和阻尼层均通过粘胶粘贴在所述空腔钢板的两侧,所述空腔钢板由空腔钢板单元通过法兰搭接构成,且空腔钢板单元由立面、法兰面和底板焊接成型,所述空腔钢板单元内设有空腔,所述阻尼层为聚氨酯水声阻尼材料,所述吸声层为尖劈结构;本发明采用空腔钢板作为隔声结构,利用阻抗失配效应,反射来自船尾的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及船体振动辐射声,达到反射隔声作用,降低这类噪声对水下探测设备的影响,从而提升设备探测性能。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碳纤维声障板

    公开(公告)号:CN211376185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593210.0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碳纤维声障板,包括障板主体、阻尼层和吸声层,所述障板主体的一侧紧密粘合有阻尼层,且障板主体的另一侧紧密粘合有吸声层,所述障板主体1采用外壳包裹碳纤维蜂窝芯材的结构形式,且碳纤维蜂窝芯材和外壳均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构成,所述外壳与碳纤维蜂窝芯材采用树脂胶接,所述碳纤维蜂窝芯材与外壳内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壳包裹碳纤维蜂窝芯材的结构形式,将碳纤维蜂窝芯材与外壳形成数量众多独立、密闭的空腔作为隔声结构,利用阻抗失配效应,阻挡来自船尾的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及船体振动声辐射,降低这类噪声对水下探测设备的影响,从而提升设备探测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376187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593222.3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包括声障板主体,所述声障板主体包括空腔钢板、阻尼层和吸声层,所述空腔钢板为主体支撑结构,所述吸声层和阻尼层均通过粘胶粘贴在所述空腔钢板的两侧,所述空腔钢板由空腔钢板单元通过法兰搭接构成,且空腔钢板单元由立面、法兰面和底板焊接成型,所述空腔钢板单元内设有空腔,所述阻尼层为聚氨酯水声阻尼材料,所述吸声层为尖劈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空腔钢板作为隔声结构,利用阻抗失配效应,反射来自船尾的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及船体振动辐射声,达到反射隔声作用,降低这类噪声对水下探测设备的影响,从而提升设备探测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公开(公告)号:CN211376188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593671.8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所述隔声障板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位于所述隔声障板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隔声障板在设计上集成了阻尼、隔声、吸声等功能与结构,其隔声量可达15dB,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吸声障板两侧采用吸声尖劈作为第二吸声层,将隔声结构居中并起支撑作用,吸声障板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对声信号的插入损失为8dB,在水下探测设备后方组合使用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降噪量将可达3~8dB,提高水下探测设备信噪比、增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公开(公告)号:CN20627367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21263838.0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包括橡胶防撞本体、分别与橡胶防撞本体上下两端的硫化法兰连接的上端结构体和下端结构体,所述橡胶防撞本体是柱状中空的层状结构且由内至外依次是内层胶、帘布骨架层和外层胶,上端结构体外部设置有用于吊装和系泊的吊耳,上端结构体内设置有与橡胶防撞本体相通的注水口和注气口、排气阀和安全阀,下端结构体内设置有手动排水阀或自动排水阀,排气阀和安全阀以及自动排水阀分别通过线路与母船上的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设备本体自身液位的调整,能够满足不同船舶、不同水下结构防护深度的使用要求。

    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及水下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9832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7527.7

    申请日:2025-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及水下航行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包括多个周期排列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呈圆柱状,基本单元沿其轴线依次包括第一盖层、结构层和第二盖层,结构层包括沿其轴向分布的三叉戟形空腔和柱形空腔,三叉戟形空腔包括中间柱腔和两个以中间柱腔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边部柱腔,中间柱腔和边部柱腔靠近柱形空腔的一端齐平,且通过连接柱腔互相连通,三叉戟形空腔中和柱形空腔中填充的介质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及水下航行器,能够提供一种低频宽带吸声性能强、增强耐水压能力且制备工艺简单的超材料。

    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及水下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98328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307527.7

    申请日:2025-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及水下航行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包括多个周期排列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呈圆柱状,基本单元沿其轴线依次包括第一盖层、结构层和第二盖层,结构层包括沿其轴向分布的三叉戟形空腔和柱形空腔,三叉戟形空腔包括中间柱腔和两个以中间柱腔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边部柱腔,中间柱腔和边部柱腔靠近柱形空腔的一端齐平,且通过连接柱腔互相连通,三叉戟形空腔中和柱形空腔中填充的介质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吸声超材料及水下航行器,能够提供一种低频宽带吸声性能强、增强耐水压能力且制备工艺简单的超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