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光纤驱动的微搅拌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5632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113641.4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芯光纤驱动的微搅拌器。包括一段多芯光纤经熔融拉锥制成的锥体状多芯光纤和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微小粒子,微小粒子位于锥体状多芯光纤的锥体端,锥体状多芯光纤的非锥体一端连接光源,锥体状多芯光纤的多个纤芯出射光同时作用到直立悬浮液体中的微小粒子上,所述的微小粒子的上体为密度较小材质制成的一个球体和旋转轴、底部为密度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带有由多个翼的构成的“类风车”结构。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操作、混合效率高,有利于减少试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化学领域。

    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马达及微泵

    公开(公告)号:CN10218381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113766.7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马达及微泵。包括前端为楔形的多芯光纤和微转子;所述微转子包括球体、旋转轴和翼,翼布置于旋转轴上、两个球体安装在旋转轴的两端构成对称结构的微转子;所述前端为楔形的多芯光纤包括形成双光镊俘获微转子的球体起到定轴作用的两对两侧对称的定轴纤芯,还包括发出出射光驱动微转子的翼的驱动纤芯。在玻璃基底上加工有两个V形槽和双U形流道,楔形的多芯光纤固定在V形槽中,将微转子置于双U形流道的U形弯曲处,利用前端为楔形的多芯光纤驱动微转子旋转带动液体流动形成微泵。相对传统光驱动装置本发明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操作、节省操作空间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化学领域。

    多芯光纤驱动的微搅拌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5632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113641.4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芯光纤驱动的微搅拌器。包括一段多芯光纤经熔融拉锥制成的锥体状多芯光纤和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微小粒子,微小粒子位于锥体状多芯光纤的锥体端,锥体状多芯光纤的非锥体一端连接光源,锥体状多芯光纤的多个纤芯出射光同时作用到直立悬浮液体中的微小粒子上,所述的微小粒子的上体为密度较小材质制成的一个球体和旋转轴、底部为密度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带有由多个翼的构成的“类风车”结构。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操作、混合效率高,有利于减少试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化学领域。

    基于多芯光纤的自组装式光动力钻

    公开(公告)号:CN10222253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13782.6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自组装式光动力钻。包括前端经加工后的多芯光纤形成的光镊和微转子,前端经加工后的多芯光纤形成的光镊在溶液中自动俘获微转子后构成光动力钻;所述微转子结构包括球体、旋转轴、由多个翼构成的“类风车”转子结构和锥体尖端,球体位于旋转轴顶端,由多个翼构成的“类风车”转子结构位于旋转轴中部,锥体尖端位于旋转轴底端。本发明的微转子球体一旦被俘获可自行组装为光动力钻,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易控制,并且光动力钻尺寸为微米级,转速受外界操控,可以广泛应用到微生物打孔中如细胞壁钻孔。因此,为微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基于多芯光纤的自组装式光动力钻

    公开(公告)号:CN10222253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113782.6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自组装式光动力钻。包括前端经加工后的多芯光纤形成的光镊和微转子,前端经加工后的多芯光纤形成的光镊在溶液中自动俘获微转子后构成光动力钻;所述微转子结构包括球体、旋转轴、由多个翼构成的“类风车”转子结构和锥体尖端,球体位于旋转轴顶端,由多个翼构成的“类风车”转子结构位于旋转轴中部,锥体尖端位于旋转轴底端。本发明的微转子球体一旦被俘获可自行组装为光动力钻,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易控制,并且光动力钻尺寸为微米级,转速受外界操控,可以广泛应用到微生物打孔中如细胞壁钻孔。因此,为微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双向锥体光纤微小粒子旋转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31292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13927.2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向锥体光纤微小粒子旋转器。包括两根经熔融拉锥后形成的锥体状光纤和双体微小粒子;两根锥体状光纤水平排布,锥体端错开一定间隙相向排布,并且两根锥体状光纤相向一端分别与光源连接;所述双体微小粒子包括驱动层、搅拌层和连接柱,驱动层和搅拌层通过连接柱连结成一体;双体微小粒子位于两锥体状光纤的锥体端错开的间隙内;锥体状光纤使得纤芯中的传输光透射出包层并在包层表面形成倏逝场,所产生的光辐射力作用到双体微小粒子驱动层,旋转后带动微粒双体微小粒子搅拌层。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操作,操控范围大,搅拌效率高,避免由于直接接触损伤溶剂活性,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化学微流系统中。

    用于光马达的复合材料双体转子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9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3930.4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于光马达的复合材料双体转子。包括由密度较小的材质制成的光驱动层和由密度较大的材质制成的作业工具层,所述光驱动层包括旋转轴和上体转子,所述作业工具层包括下层转子及尖端状旋转轴,上体转子位于旋转轴上端,下层转子位于旋转轴下端,尖端状旋转轴连接于旋转轴的下顶端,还包括基底,所述尖端状旋转轴嵌套在基底上的孔径略大于旋转轴轴径的锥形小孔中。本发明的转子能稳定的旋转,同时解决了单体转子翼的个数受驱动和功能的限制问题,利用双体转子可以同时获得最优效果。由于转子功能层的不同结构,可以实现微流搅拌、微泵、测量微观拉力、微结构盘绕等功能,因此,为微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双向弯曲表面芯光纤微小粒子旋转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8382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3793.4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向弯曲表面芯光纤微小粒子旋转器。包括两根弯曲单芯光纤和微小粒子,所述弯曲单芯光纤是可以使纤芯表面的倏逝场透射出包层的至少在弯曲部位纤芯是靠近包层表面的单芯光纤,两根弯曲光纤相向一端分别与光源连接,两根弯曲单芯光纤对称排布并且弯曲弧度相同,微小粒子位于两根弯曲单芯光纤的对称中心位置,所述微小粒子的上体为密度较小材质制成的一个圆柱、底部为密度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带有多个翼的螺旋状。本发明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易封装固定等优点,并且方便人为操控。能避免由于功率过大灼烧微粒的现象及由于直接接触损伤溶剂活性,在生物和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马达及微泵

    公开(公告)号:CN10218381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3766.7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马达及微泵。包括前端为楔形的多芯光纤和微转子;所述微转子包括球体、旋转轴和翼,翼布置于旋转轴上、两个球体安装在旋转轴的两端构成对称结构的微转子;所述前端为楔形的多芯光纤包括形成双光镊俘获微转子的球体起到定轴作用的两对两侧对称的定轴纤芯,还包括发出出射光驱动微转子的翼的驱动纤芯。在玻璃基底上加工有两个V形槽和双U形流道,楔形的多芯光纤固定在V形槽中,将微转子置于双U形流道的U形弯曲处,利用前端为楔形的多芯光纤驱动微转子旋转带动液体流动形成微泵。相对传统光驱动装置本发明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操作、节省操作空间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化学领域。

    双向锥体光纤微小粒子旋转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31292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113927.2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苑立波 毕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向锥体光纤微小粒子旋转器。包括两根经熔融拉锥后形成的锥体状光纤和双体微小粒子;两根锥体状光纤水平排布,锥体端错开一定间隙相向排布,并且两根锥体状光纤相向一端分别与光源连接;所述双体微小粒子包括驱动层、搅拌层和连接柱,驱动层和搅拌层通过连接柱连结成一体;双体微小粒子位于两锥体状光纤的锥体端错开的间隙内;锥体状光纤使得纤芯中的传输光透射出包层并在包层表面形成倏逝场,所产生的光辐射力作用到双体微小粒子驱动层,旋转后带动微粒双体微小粒子搅拌层。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操作,操控范围大,搅拌效率高,避免由于直接接触损伤溶剂活性,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和化学微流系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