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径碳纤维圆管浮力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000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1701211.9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大孔径碳纤维圆管浮力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水下浮力材料无法兼具轻量化的同时保证良好的耐水压性能的技术问题。所述结构是由碳纤维管、铝合金端帽以及环氧树脂所组成;所述环氧树脂填充于碳纤维管之间的间隙中。本发明的大孔径碳纤维圆管浮力材料结构,解决了目前在水下潜器材料外壳上,作为结构除了需要优异的耐水压性能之外,还需要满足轻量化的设计。本发明结构保证了优异的耐水压能力,同时也能够实现轻量化,在满足强度要求下改善结构的物理性能。

    大孔径碳纤维圆管浮力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0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01211.9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大孔径碳纤维圆管浮力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水下浮力材料无法兼具轻量化的同时保证良好的耐水压性能的技术问题。所述结构是由碳纤维管、铝合金端帽以及环氧树脂所组成;所述环氧树脂填充于碳纤维管之间的间隙中。本发明的大孔径碳纤维圆管浮力材料结构,解决了目前在水下潜器材料外壳上,作为结构除了需要优异的耐水压性能之外,还需要满足轻量化的设计。本发明结构保证了优异的耐水压能力,同时也能够实现轻量化,在满足强度要求下改善结构的物理性能。

    一种耐水压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7657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1490287.2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一种耐水压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传统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静水压性能差、无法应用于水下承载的问题,故采用复合材料圆管、高强环氧树脂ERL‑4221以及由陶瓷组成的端部封装材料合理结合固化。该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成型质量较高,结构尺寸可设计性强,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解决了传统多孔浮力材料只能单轴或双轴承载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静水压性能。本发明应用于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制备领域。

    一种耐水压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7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490287.2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一种耐水压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传统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静水压性能差、无法应用于水下承载的问题,故采用复合材料圆管、高强环氧树脂ERL‑4221以及由陶瓷组成的端部封装材料合理结合固化。该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成型质量较高,结构尺寸可设计性强,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解决了传统多孔浮力材料只能单轴或双轴承载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静水压性能。本发明应用于复合材料多孔浮力材料制备领域。

    一种ORC余热回收系统的管内强化传热元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26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97280.8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余热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RC余热回收系统的管内强化传热元件结构。本发明通过螺旋扭带将管内流体进行分割,使流体沿着扭带扭旋方向做螺旋运动;通过螺旋扭带与扭旋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形成逆向螺旋剪切流,增强湍流扰动,降低热边界层厚度;通过在扭旋片轴向两侧表面沿螺旋轨迹开设倒三角形的齿槽,优化局部漩涡生成,降低流动阻力。本发明通过分层扰流结构对管壁区域流体进行扰动以减薄边界层,加快热量在流体与壁面之间的传递速度,进而显著的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本发明可以直接适配现有的ORC系统标准换热管,无需定制化改造,成本低且安装使用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