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行体模型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995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06101.2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行体模型装置,包括航行体模型主体和气体喷射系统,航行体模型主体通过连接件与电机滑动端固定连接;航行体模型装置受电机滑动端拖曳垂直移动;气体喷射系统模拟发动机向水介质中进行空气喷流的过程。本发明用于航行体缩比模型装置的运动出水试验,用于研究航行体拖曳出水过程尾部喷嘴向下超音速射流演化机制及航行体尾部载荷变化特征。探究改变喷管形状、喷管入口压力、航行体运动速度等因素对超音速射流形态、演化及航行体尾部载荷变化的影响规律。

    一种水下运动平台的排气孔排气面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78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44156.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运动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运动平台的排气孔排气面积控制装置。本发明预先固定在水下运动平台内部,膨胀气球内部气压与水下运动平台运动前所处水深压力相等。在水下运动平台垂向运动过程中,随着水深的减小,压力的降低,膨胀气球在压差作用下发生膨胀,带动伸缩杆向上运动,从而使遮蔽面板由下往上遮蔽住排气孔,减小了排气面积,实现了对排气气量的控制,控制效果良好。本发明外形及结构简单,无需考虑膨胀气球内气体介质的更换与选择问题,就地取材,可循环利用,可根据航行体水下不同运动水深调节膨胀气球内的气体压力,满足经济性,时效性的需求。

    一种航行体模型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99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506101.2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行体模型装置,包括航行体模型主体和气体喷射系统,航行体模型主体通过连接件与电机滑动端固定连接;航行体模型装置受电机滑动端拖曳垂直移动;气体喷射系统模拟发动机向水介质中进行空气喷流的过程。本发明用于航行体缩比模型装置的运动出水试验,用于研究航行体拖曳出水过程尾部喷嘴向下超音速射流演化机制及航行体尾部载荷变化特征。探究改变喷管形状、喷管入口压力、航行体运动速度等因素对超音速射流形态、演化及航行体尾部载荷变化的影响规律。

    一种可适配重复实验位置偏差的航行体出水发射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9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66863.3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行体出水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配重复实验位置偏差的航行体出水发射筒装置。本发明包括包括发射筒装置和发射筒支架,发射筒装置安装在发射筒支架内部;发射筒装置包括发射筒装置包括发射筒,调整块,调整块固定板,带光杆螺栓,弹簧,底盖,细进气管,粗进气管,排水快插,气压传感器,调整块内侧面与发射筒外壁固定,完全约束,调整块外壁通过套着弹簧的带光杆螺栓与调整块固定板固定,使得发射筒可以随着四个调整块在小范围内做二自由度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微调方位的作用。本发明用于自动调整重复实验过程中,航行体回填至发射筒时发射筒与航行体的水平位置的偏差,保证航行体模型和发射筒内壁的精确对接。

    一种水下运动平台的排气孔排气面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78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444156.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运动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运动平台的排气孔排气面积控制装置。本发明预先固定在水下运动平台内部,膨胀气球内部气压与水下运动平台运动前所处水深压力相等。在水下运动平台垂向运动过程中,随着水深的减小,压力的降低,膨胀气球在压差作用下发生膨胀,带动伸缩杆向上运动,从而使遮蔽面板由下往上遮蔽住排气孔,减小了排气面积,实现了对排气气量的控制,控制效果良好。本发明外形及结构简单,无需考虑膨胀气球内气体介质的更换与选择问题,就地取材,可循环利用,可根据航行体水下不同运动水深调节膨胀气球内的气体压力,满足经济性,时效性的需求。

    一种可适配重复实验位置偏差的航行体出水发射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9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066863.3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行体出水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配重复实验位置偏差的航行体出水发射筒装置。本发明包括包括发射筒装置和发射筒支架,发射筒装置安装在发射筒支架内部;发射筒装置包括发射筒装置包括发射筒,调整块,调整块固定板,带光杆螺栓,弹簧,底盖,细进气管,粗进气管,排水快插,气压传感器,调整块内侧面与发射筒外壁固定,完全约束,调整块外壁通过套着弹簧的带光杆螺栓与调整块固定板固定,使得发射筒可以随着四个调整块在小范围内做二自由度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微调方位的作用。本发明用于自动调整重复实验过程中,航行体回填至发射筒时发射筒与航行体的水平位置的偏差,保证航行体模型和发射筒内壁的精确对接。

    一种平面式被动通气航行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9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93368.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面式被动通气航行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航行体被动排气出水过程中被动通气的各种实际问题,克服空泡水洞实验和常压水箱实验的不良影响。它包括头部区域、气腔区域以及外筒区域,头部区域包括空化抑制头型,气腔区域为在定容充气室的一侧均匀的开设有一圈排气孔,定容充气室下端连接连接板;外筒区域的外筒内部安装有储气罐,其通过气管与定容充气室连通,外筒侧面安装翼型支撑臂,翼型支撑臂一端与外筒连接,另一端与滑台连接板连接,储气罐下端进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和压力传感器。利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深度发射过程的系统数值模拟和典型试验对比,为后续多孔泡状流多因素影响规律分析提供依据。

    一种平面式被动通气航行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97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193368.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面式被动通气航行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航行体被动排气出水过程中被动通气的各种实际问题,克服空泡水洞实验和常压水箱实验的不良影响。它包括头部区域、气腔区域以及外筒区域,头部区域包括空化抑制头型,气腔区域为在定容充气室的一侧均匀的开设有一圈排气孔,定容充气室下端连接连接板;外筒区域的外筒内部安装有储气罐,其通过气管与定容充气室连通,外筒侧面安装翼型支撑臂,翼型支撑臂一端与外筒连接,另一端与滑台连接板连接,储气罐下端进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和压力传感器。利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深度发射过程的系统数值模拟和典型试验对比,为后续多孔泡状流多因素影响规律分析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