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6056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092208.6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硅氧烷-聚脲-聚氨基甲酸酯凝胶体材料制备方法。将100-200份的聚硅氧烷,在60℃-90℃温度下与70-160份的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h,制备出异氰酸酯基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15%-25%的端异氰酸酯基半预聚物A;将端异氰酸酯基半预聚物A与端氨基化合物搅拌混合均匀、浇注制备聚硅氧烷-聚脲-聚氨基甲酸酯凝胶体材料;其中端异氰酸酯基半预聚物A30-60质量份、端氨基化合物100-400质量份。本发明的材料不含任何增塑剂,引入聚硅氧烷和聚脲,增强了缓冲性,压缩形变更小,而且有机化合物均参与到凝胶体形成的化学反应中,形成交联大分子凝胶体,长时间使用后不会渗出和迁移,具有良好地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5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92208.6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硅氧烷-聚脲-聚氨基甲酸酯凝胶体材料制备方法。将100-200份的聚硅氧烷,在60℃-90℃温度下与70-160份的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h,制备出异氰酸酯基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15%-25%的端异氰酸酯基半预聚物A;将端异氰酸酯基半预聚物A与端氨基化合物搅拌混合均匀、浇注制备聚硅氧烷-聚脲-聚氨基甲酸酯凝胶体材料;其中端异氰酸酯基半预聚物A30-60质量份、端氨基化合物100-400质量份。本发明的材料不含任何增塑剂,引入聚硅氧烷和聚脲,增强了缓冲性,压缩形变更小,而且有机化合物均参与到凝胶体形成的化学反应中,形成交联大分子凝胶体,长时间使用后不会渗出和迁移,具有良好地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34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25796.9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含羟基聚合物、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催化剂和助剂分成A、B两组分,A组分为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B组分为含羟基聚合物、催化剂和助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A组分90-160份、B组分200-1800份的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浇注成型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凝胶。与有增塑剂凝胶相比,本方法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凝胶具有长期使用无增塑剂迁移和渗出,压缩形变小,固化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82364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90097.X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9D175/06 , C09D175/1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金属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含端羟基的聚合物与异氰酸酯合成预聚物作为A组分,颜填料、流变助剂、小分子芳香胺和溶剂经砂磨作为B组分,使用前按照质量比1:1~1:2.5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粘接喷涂聚脲于金属的聚氨酯涂料,这种涂料借助喷涂或其他施工方式,满足喷涂聚脲在铝金属基材上的应用。本发明提高了聚氨酯底漆的耐热性及水解稳定性,提高了喷涂聚脲整体涂层的使用寿命和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8236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90097.X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9D175/06 , C09D175/1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金属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含端羟基的聚合物与异氰酸酯合成预聚物作为A组分,颜填料、流变助剂、小分子芳香胺和溶剂经砂磨作为B组分,使用前按照质量比1:1~1:2.5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粘接喷涂聚脲于金属的聚氨酯涂料,这种涂料借助喷涂或其他施工方式,满足喷涂聚脲在铝金属基材上的应用。本发明提高了聚氨酯底漆的耐热性及水解稳定性,提高了喷涂聚脲整体涂层的使用寿命和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344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325796.9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含羟基聚合物、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催化剂和助剂分成A、B两组分,A组分为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B组分为含羟基聚合物、催化剂和助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A组分90-160份、B组分200-1800份的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浇注成型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凝胶。与有增塑剂凝胶相比,本方法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凝胶具有长期使用无增塑剂迁移和渗出,压缩形变小,固化速度快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