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67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2984.7
申请日:2023-07-11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低轨卫星目标天基观测星座轨道设计方法、设备、介质和产品,属于空间目标探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观测星座的适用性不高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基于在轨低轨空间目标进行轨道分析,针对低轨观测星座建立多星观测的关键性能指标覆盖率,提出了观测星群的轨道设计优化思路,确定使用太阳同步晨昏轨道作为观测轨道进行优化,并以分层随机抽样和自适应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进行轨道设计优化。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低轨卫星目标的天基观测星座的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以及可行方案,适用于空间目标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2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93012.8
申请日:2024-06-19
IPC: G06F18/21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大规模遥感星群最优任务星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任务星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BP神经网络,准备训练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对遥感任务星进行预测。本发明BP网络虽无法准确进行任务星的选取,但当用于超大规模星群最优星预测,可以确保所预测星实际可执行任务,在此基础上对最优星的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信,可以有效缩减解空间大小,降低运算量并提高时效性,以支持对超大规模遥感星群任务星预测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4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62428.6
申请日:2023-07-13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1/06
Abstract: 基于DDQN算法的机动观测策略生成方法、改进DDQN算法的机动观测策略生成方法,涉及航天器机动观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航天器在执行目标观测任务的同时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紧急机动规避的问题。生成方法:建立初始训练场景,并对卫星智能体、DDQN算法和博弈条件进行设定,采用设定的DDQN算法调用所述初始训练场景中的场景对设定后的卫星智能体进行训练,并将获得的卫星智能体的状态、动作、奖励和转移状态放入经验池中;当经验池充满,对初始化的神经网络参数经过训练不断更新直至卫星智能体完成场景的训练,获得机动观测策略。本发明适用于航天器在执行目标观测任务的同时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紧急机动规避。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28607.8
申请日:2023-07-07
IPC: G06F30/27 , B64G1/00 ,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飞行器快速响应发射入轨方法和装置,涉及航天技术领域。解决了飞行器快速响应发射入轨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一体化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根据所述一体化飞行器动力学模型设定约束条件及指标函数,获取一体化飞行器轨迹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所述一体化飞行器轨迹优化模型进行处理,获取全局最优解;对发射储元值和所述全局最优解进行高斯伪谱法处理,获取最优入轨轨道。本发明应用于空间航天器快速响应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56578.5
申请日:2023-12-20
IPC: G06Q10/0631 , G06F18/21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间碎片清理的应急任务智能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的规划平台包括基于强化学习的接触式碎片清理工具任务规划模块和基于强化学习的非接触式激光烧蚀离轨任务规划模块,用于清理场景中的空间碎片;所述基于强化学习的接触式碎片清理工具任务规划模块包括若干颗接触式抓捕离轨移除飞行器和发射车;采用接触式抓捕离轨移除与非接触式激光烧蚀驱动离轨联合清理的方案,具有“多对一”的处理能力,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完成清理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533452.8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姿轨控通用综合测试的飞轮信号采集设备,包括:飞轮角动量计算模块根据飞轮的真实的转向信号α、转速信号Ω,计算得到飞轮基准坐标系下飞轮单机的角动量及变化率。星体系下角动量计算模块根据飞轮单机的角动量、变化率以及在卫星的布局关系得到对应的安装矩阵M,从而得出飞轮在卫星本体坐标系oxbybzb中的角动量Hb,从而得到飞轮组合在卫星本体坐标系oxbybzb中的角动量H∑。地面动力学姿态仿真模块根据角动量H∑得到卫星姿态与卫星受到的飞轮控制力矩之间的关系。本发明组成简单,各个模块可根据具体需求修改参数,以适应多类型卫星任务和多型号的飞轮,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适应卫星姿轨控分系统的综合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78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28656.0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入轨偏差情况下组合体分离轨道确定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星箭分离异常状态,确定大偏差入轨点轨道参数及组合体推进舱与轨道转移相关的平台参数;步骤S2:建立描述航天器轨道转移运动学模型;步骤S3:利用交轨共点方法对分离轨道点火点位置、速度增量及燃料消耗进行计算;步骤S4:以期望参数调整至目标值为原则,组合体推进舱最大可用燃料量为边界,积分迭代实现对分离轨道参数的确定。本发明解决了发生较大入轨偏差,纠偏燃料消耗导致原有转移任务无法完成情况下,组合体航天器最优分离轨道确定方法,为异常状况下航天任务补救提供支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1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86528.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星组合体下敏感器智能复用方法及系统,在多星上分别安装有多类敏感器,在多星独立工作状态下分别为对应单星的姿态测量提供姿态基准;在多星组合体状态下,根据在轨姿态需求和敏感器故障状态,智能选择多星上的敏感器,组成新的姿态测量基准。在多星组合体飞行状态下根据敏感器可用状态,综合利用多星的敏感器智能选择姿态测量基准,提高组合体状态下姿态测量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68099.2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不同高轨目标的运动特征,把目标分为面内目标和面外目标两大类情况;对于面内目标,在约定抵近距离范围后以抵近末端状态光照情况较好作为约束条件;对于面外目标,在约定抵近距离范围后以共同过赤道作为约束。针对上述两种情况,首先分析面内目标的抵近窗口。每个轨道周期内有一个最优成像窗口,通过计算变轨速度增量需求并优选变轨时刻,使得抵近到目标附近时恰好满足最优成像条件。再分析面外目标的抵近窗口,每个轨道周期内有两个最近距离窗口,通过计算变轨速度增量需求并优选变轨时刻,使得抵近到目标附近时恰好满足共同过赤道并有相对较优的成像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9582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54611.0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44
Abstract: 本发明的扫描摆镜运动对卫星姿态影响的评估方法以扫描摆镜的惯量、扫描运动曲线规律、整星惯量、整星惯性积、星上柔性附件振动频率、空间环境干扰力矩作为评估输入,以扫描过程中卫星需要的控制精度和稳定度作为评估基准,考虑星上柔性附件搭建耦合动力学模型。包括:1)对评估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2)根据评估输入数据计算扫描摆镜在运动期间对整星产生的干扰力矩;3)融合扫描摆镜在运动期间对整星产生的干扰力矩和空间环境干扰力矩,作为整星姿态动力学模型中干扰力矩项;4)考虑星上柔性附件建立整星姿态耦合动力学模型;5)计算在扫描过程中考虑星上柔性附件振动情况下的姿态控制精度和稳定度,评估扫描摆镜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