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的阴极

    公开(公告)号:CN116367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42287.8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基于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的阴极,属于空间电推进电子源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空心阴极存在加热器失效风险大,难以在氧环境中工作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供气管、负极、触持极和引出极;触持极从负极顶端套设在放电腔室外部,引出极从顶端套设在触持极外部;负极的底板中心设置有进气孔,且与供气管连通,触持极顶盖中心设置用于维持放电腔室的气压的节流孔,引出极顶盖中心设置有引出孔;负极和触持极之间加载放电电源,用于对进入放电腔室的气体工质进行辉光放电以生成等离子体,辉光等离子体在圆筒负极内产生空心阴极效应;触持极和引出极之间加载引出电源,用于令电子依次通过节流孔和引出孔并喷出形成电子发射。

    一种空心阴极用辉光放电加热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3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23148.0

    申请日:2023-12-27

    Inventor: 韩傲 宁中喜 杨晨

    Abstract: 一种空心阴极用辉光放电加热器,属于空间电推进电子源技术领域,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空心阴极加热器采用金属丝存在的加热丝短路或熔断导致的可靠性低以及加工工艺导致的成本高问题。本申请所述放电加热器包括绝缘子一、加热极、绝缘子二、阴极管、阴极顶板和发射体,所述加热极套设在阴极管的顶端上,绝缘子一和绝缘子二均设置在加热极与阴极管之间,且绝缘子一靠近加热极的顶端设置,绝缘子二靠近加热极的底端设置,发射体设置在阴极管内,发射体的顶端设有阴极顶板,发射体的顶端端面与阴极顶板的底部端面贴合设置,阴极顶板的顶端端面与阴极管的顶端端面平齐设置。本申请主要用作空心阴极的加热器。

    基于辉光放电阴极的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06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242306.7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基于辉光放电阴极的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属于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直流离子推力器中传统空心阴极结构复杂难以小型化、工作温度高,钨丝阴极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发明包括辉光阴极组件、阳极组件、栅极组件、永磁体组件、安装底座和外壳;安装底座设置于外壳的底部开口端,外壳内部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永磁体组件、阳极组件和辉光阴极组件,栅极组件设置于阳极组件的下游;辉光阴极组件设置在安装底座上并从其中心孔伸出,辉光阴极组件将工质气体初步电离,电子被阳极组件吸收,辉光阴极组件未电离的中性气体在放电室进一步电离,放电室中的离子被离子光学系统加速喷出。

    一种具有透光间隙的辉光阴极等离子源

    公开(公告)号:CN115763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65744.X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一种具有透光间隙的辉光阴极等离子源,属于等离子体放电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辉光放电设备无法实现光学监测的问题。它包括:触持极、石英玻璃和电子引出极的前端旋切有运输等离子体的孔;阴极侧壁面的上端开有“C”形缝隙,触持极侧壁面的上端开有第一“L”形缝隙,电子引出极侧壁面的上端开有第二“L”形缝隙;工质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阴极包围的腔室中;阴极通过外接的接线柱施加负电位,触持极通过外接的接线柱施加正高压电位,工质气体在真空环境下被击穿产生等离子体;光学监测器通过“C”形缝隙、第一“L”形缝隙、第二“L”形缝隙和石英玻璃对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监测。本发明用于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源。

    低功率霍尔推力器用一体化磁屏阳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658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42398.4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一种低功率霍尔推力器用一体化磁屏阳极结构,属于霍尔推力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低功率霍尔推力器阳极结构设置在陶瓷通道深处导致散热难并造成放电稳定性差的问题。其中阳极导磁屏为横截面是H形状的圆环结构,包括作为外环的外磁屏、作为内环的内磁屏和形成H形状水平段的阳极均化片;阳极出气片水平嵌放在阳极导磁屏的阳极均化片上方腔体内;阳极后盖板连接在阳极导磁屏的底端端口处;阳极均化片和阳极出气片上均设置气孔;阳极后盖板上沿圆周方向靠近外边缘均匀设置三个横截面为梯形的上大下小的圆孔,其中两个圆孔分别连接一个导电柱,另一个圆孔连通进气管。本发明增加了阳极的散热面积,同时还增强了放电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