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虚拟力反馈遥纳操作平台及实现虚拟力觉交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2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012630.6

    申请日:2013-01-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虚拟力反馈遥纳操作平台及实现虚拟力觉交互的方法,涉及一种基于显微镜的虚拟力反馈遥纳操作平台及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纳米操作系统对纳米粒子或构件进行操作缺乏操作过程实时的图像信息,系统的操作效率低、灵活性差的问题。该平台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定位器、操作探针、样品台、触觉主手Omega.3、纳米定位控制器、上位机和样本腔体;在VC++2008环境下,开发虚拟三维纳米操作环境;通过碰撞检测算法进行碰撞检测;上位机对所获得反馈力进行力觉渲染,并反馈到触觉主手Omega.3,实现虚拟力觉交互。本发明适用于遥纳操作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虚拟力反馈遥纳操作平台及实现虚拟力觉交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2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2630.6

    申请日:2013-01-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虚拟力反馈遥纳操作平台及实现虚拟力觉交互的方法,涉及一种基于显微镜的虚拟力反馈遥纳操作平台及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纳米操作系统对纳米粒子或构件进行操作缺乏操作过程实时的图像信息,系统的操作效率低、灵活性差的问题。该平台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定位器、操作探针、样品台、触觉主手Omega.3、纳米定位控制器、上位机和样本腔体;在VC++2008环境下,开发虚拟三维纳米操作环境;通过碰撞检测算法进行碰撞检测;上位机对所获得反馈力进行力觉渲染,并反馈到触觉主手Omega.3,实现虚拟力觉交互。本发明适用于遥纳操作技术领域。

    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的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2817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64389.5

    申请日:2010-05-06

    Abstract: 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的标定方法,涉及一种改进的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的辨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转角误差的存在而导致加速度计误差参数标定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将多面体棱镜套在光栅分度头的主轴上,将待测量的两个小型高精度加速度计互相垂直的固定于安装夹具上,并将安装夹具固定在光栅分度头的主轴上;最后通过光电自准值仪的光束射到多面体棱镜对加速度计模型系数中的零偏项由0°和180°这两个位置的读数精确确定,对于90°和270°位置,也采用相同的办法,然后采用正交双表法获得误差模型的各个参数,完成标定。本发明提高了重力场试验精度,尤其适合精度高于1μg的加速度计测试场合。

    一种锥球腔微小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98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1197.5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0 F16B11/006

    Abstract: 一种锥球腔微小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及装配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锥球腔微小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及装配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锥壳靶中锥球腔微小零件装配采用传统手动安装,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满足零件装配要求,装配平台需要更好的稳定性、易操作性,保证更高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它包括中心平台、锥操作手平台、球腔操作手平台、组合显微镜平台、独立显微镜平台、点胶平台、紫外光源和光学平台;中心平台固定安装在光学平台上,独立显微镜平台和紫外光源安装在光学平台上,组合显微镜平台安装在的光学平台上,球腔操作手平台安装在光学平台上,锥操作手平台和点胶平台安装在光学平台上,本发明用于属于激光聚变靶装配领域。

    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的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2817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64389.5

    申请日:2010-05-06

    Abstract: 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的标定方法,涉及一种改进的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的辨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转角误差的存在而导致加速度计误差参数标定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将多面体棱镜套在光栅分度头的主轴上,将待测量的两个小型高精度加速度计互相垂直的固定于安装夹具上,并将安装夹具固定在光栅分度头的主轴上;最后通过光电自准值仪的光束射到多面体棱镜对加速度计模型系数中的零偏项由0°和180°这两个位置的读数精确确定,对于90°和270°位置,也采用相同的办法,然后采用正交双表法获得误差模型的各个参数,完成标定。本发明提高了重力场试验精度,尤其适合精度高于1μg的加速度计测试场合。

    一种锥球腔微小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9897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451197.5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一种锥球腔微小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及装配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锥球腔微小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及装配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锥壳靶中锥球腔微小零件装配采用传统手动安装,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满足零件装配要求,装配平台需要更好的稳定性、易操作性,保证更高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它包括中心平台、锥操作手平台、球腔操作手平台、组合显微镜平台、独立显微镜平台、点胶平台、紫外光源和光学平台;中心平台固定安装在光学平台上,独立显微镜平台和紫外光源安装在光学平台上,组合显微镜平台安装在的光学平台上,球腔操作手平台安装在光学平台上,锥操作手平台和点胶平台安装在光学平台上,本发明用于属于激光聚变靶装配领域。

    一种聚变靶关键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707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8051.1

    申请日:2013-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1/002

    Abstract: 一种聚变靶关键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它涉及一种点火靶关键零件装配平台,以解决现有点火靶关键零件装配采用半自动装配装置,装配过程复杂、操作复杂,累加误差多、稳定性差的问题。诊断环初定位夹持装置、靶丸夹持定位装置、上套件夹持定位装置、竖直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诊断环精定位夹持装置、水平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和下套件夹持定位装置按逆时针排序设置在基板上端面上,靶丸夹持定位装置设置在诊断环初定位夹持装置与上套件夹持定位装置之间,竖直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设置在诊断环精定位夹持装置与上套件夹持定位装置之间,水平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设置在诊断环精定位夹持装置与下套件夹持定位装置之间。本发明用于聚变靶关键零件的装配。

    一种聚变靶关键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70705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698051.1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一种聚变靶关键零件自动精密装配平台,它涉及一种点火靶关键零件装配平台,以解决现有点火靶关键零件装配采用半自动装配装置,装配过程复杂、操作复杂,累加误差多、稳定性差的问题。诊断环初定位夹持装置、靶丸夹持定位装置、上套件夹持定位装置、竖直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诊断环精定位夹持装置、水平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和下套件夹持定位装置按逆时针排序设置在基板上端面上,靶丸夹持定位装置设置在诊断环初定位夹持装置与上套件夹持定位装置之间,竖直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设置在诊断环精定位夹持装置与上套件夹持定位装置之间,水平显微镜图像反馈装置设置在诊断环精定位夹持装置与下套件夹持定位装置之间。本发明用于聚变靶关键零件的装配。

    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1921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64388.0

    申请日:2010-05-06

    Abstract: 正交双高精度加速度计测试装置,涉及一种双高精度加速度计测试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转角误差的存在而导致加速度计误差参数标定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中的A加速度计和B加速度计相互正交固定在固定夹具上,所述固定夹具安装在光栅分度头的主轴上,A加速度计和B加速度计的法线相互垂直,且A加速度计的法线、B加速度计的法线均与光栅分度头的主轴相交,多面体棱镜与光栅分度头相互平行,且与该光栅分度头同轴固定连接,该多面体棱镜中的两个镜面的法线分别与A加速度计的法线和B加速度计的法线相平行。本发明采用光电自准值仪和多面体棱镜对光栅分度头的旋转角位置进行校正,提高了重力场试验精度,适用于精度高于1μg的加速度计测试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