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3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988400.7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静压导轨油腔压力分布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导轨底座、导轨侧板、进油通道、油腔模块、压力传感器、溜板、导轨压板、压力测量通道,其中:所述导轨侧板、导轨压板和导轨底座构成导轨,导轨侧板固定安装在导轨底座上,导轨压板固定安装在导轨侧板上,在导轨侧板、导轨压板以及导轨底座上打孔作为压力测量通道;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测量通道的出油口处;所述油腔模块和溜板构成导轨运动件,油腔模块设置在导轨内,溜板固定安装在油腔模块上,溜板侧面开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油腔模块的油路相通。本发明通过在液体静压导轨上布置油腔压力测试点,有效地解决了液体静压导轨油腔内压力分布的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861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15786.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00
Abstract: 一种挠性接头细筋底部电蚀层去除装置,它属于机械加工的研抛加工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常规的机械加工不能去除挠性接头的细筋底部缝隙上的电蚀层,而存在影响挠性接头性能的问题。它的磨料流注插头上的第一圆管上的缺口槽和第二圆管上的缺口槽都与挠性接头的细筋底部的缝隙相对连通;活塞气缸总成的左端口通过第一电磁开关阀与第一圆管的尾部端口连通,活塞气缸总成的右端口通过第二电磁开关阀与第二圆管的尾部端口连通;搅拌总成的搅拌头浸末在容器槽中的流体磨料加工液内;往复机构总成的往复运动端与活塞气缸总成的活塞杆连接。本发明能对挠性接头的盲孔底部难加工的部位进行非接触式加工,达到电蚀层去除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6897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7599.3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LC液压站的压力/流量的闭环控制方法,它涉及的是精密加工机床的液压支承元件的供油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液压站存在测量的分辨率不足,及工作时所带来的振动、噪声和压力波动较大等因素,而对机床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很大的问题。它的控制方法步骤为:步骤一:判断应选择流量模式或压力模式;步骤二:在触摸屏上选择;步骤三:当PLC控制器接到流量模式指令时,驱动油泵按恒转速n运行;当PLC控制器接到压力模式指令时,驱动油泵按特定转速转动工作;步骤四:PLC控制器还时实将故障信息在触摸屏中实时显示出详细信息。本发明使用压力闭环,速度闭环,其压力输出精度高,振动小,噪声小,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加工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84225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215361.2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31/116 , B24B31/00
Abstract: 一种挠性接头细颈磨料流研抛方法,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的研抛加工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挠性接头的精研主要依靠普通机床加工,而存在易出现喇叭口和加工效果高度依赖工人的经验与态度的问题。它的方法步骤一:将流体磨料加工液放置在容器槽中,将研抛头插在加工工件的深孔中;步骤二:开启蠕动泵,将流体磨料加工液输送到研抛头的通孔内,再流入间隙内;步骤三:启动电动机,通过研抛头带动流体磨料加工液在加工工件的深孔内做不规则旋转流动;步骤四:关闭电动机和蠕动泵,将加工工件取下清洗。本发明能对挠性接头工件进行非接触式的加工,可以减小甚至去除加工变质层,而提高孔壁表面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6897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77599.3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LC液压站的压力/流量的闭环控制方法,它涉及的是精密加工机床的液压支承元件的供油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液压站存在测量的分辨率不足,及工作时所带来的振动、噪声和压力波动较大等因素,而对机床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很大的问题。它的控制方法步骤为:步骤一:判断应选择流量模式或压力模式;步骤二:在触摸屏上选择;步骤三:当PLC控制器接到流量模式指令时,驱动油泵按恒转速n运行;当PLC控制器接到压力模式指令时,驱动油泵按特定转速转动工作;步骤四:PLC控制器还时实将故障信息在触摸屏中实时显示出详细信息。本发明使用压力闭环,速度闭环,其压力输出精度高,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加工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75002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59426.6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6
Abstract: 一种基于PLC的ICP等离子体加工机床状态实时监测方法,属于机床状态监测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机床内部加入相应的传感器,并使用PLC进行采集信号,在工控机中进行显示和存储信号,达到机床状态信息实时监测的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对机床的加工时的气体流量、工件温度、气腔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显示在工控机屏幕中,方便人员进行操作和观察;通过光电二极管可以有效的判断机床加工中等离子反应炬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发生时加工位置的坐标,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方便机床故障重启后加工起始点的确定;可以将所有采集的数据利用工控机进行存储,方便于加工后的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56397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988371.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静压导轨油腔压力分布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为:一、通过液压站将液压油经过进油通道、节流器送入各个油腔,使导轨运动件浮起来;二、使导轨运动件运动到油腔压力测量位置,油腔内的压力油进入压力测量通道内,压力传感器以油压信号为输入,开始读出油腔内一定位置的压力值,经过信号处理并实时显示;三、此后使导轨运动件每次运动一个小位移后都记录对应位置的油腔压力,得到液体静压导轨油腔内的压力分布曲线;四、根据得到的压力分布曲线,研究油腔压力分布对液体静压导轨性能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在液体静压导轨上布置油腔压力测试点,有效地解决了液体静压导轨油腔内压力分布的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078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255806.X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见光反射光谱特性的超精密车削加工表面三维微观形貌的测量方法,步骤如下:准直透镜对可见光光源输出的入射光进行调制,使其成为准直光;准直光经过线性衰减片,再经过小孔光阑后,中心光斑照射到装卡在回转工作台上的被测工件表面;光斑在被测工件表面发生衍射现象,被色散开的单色波会按照不同波长和级次依次排开,形成光谱;光谱通过透镜后,反射光谱被调制为准直光,通过安装在直线位移台上的光纤测头,在不同扫描位置对各个波长的±1级光谱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输入到光谱仪中;利用平面反射光栅方程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被测工件表面三维微观形貌信息。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无破坏地定量测量,而且光路容易调整,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28214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077456.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集成式液压站,本发明涉及的是精密加工机床的液压支承元件的供油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液压站存在测量的分辨率不足,及工作时所带来的振动、噪声和压力波动较大等因素,而对机床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很大的问题。它的PLC控制器的显示和控制数据输入输出端与触摸屏的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的数据总线端与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数据总线端连接,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模拟量输出端与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伺服驱动器的输出输入控制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输出控制端连接。本发明使用压力闭环,速度闭环,其压力输出精度高,振动小,噪声小,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加工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0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5806.X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见光反射光谱特性的超精密车削加工表面三维微观形貌的测量方法,步骤如下:准直透镜对可见光光源输出的入射光进行调制,使其成为准直光;准直光经过线性衰减片,再经过小孔光阑后,中心光斑照射到装卡在回转工作台上的被测工件表面;光斑在被测工件表面发生衍射现象,被色散开的单色波会按照不同波长和级次依次排开,形成光谱;光谱通过透镜后,反射光谱被调制为准直光,通过安装在直线位移台上的光纤测头,在不同扫描位置对各个波长的±1级光谱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输入到光谱仪中;利用平面反射光栅方程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被测工件表面三维微观形貌信息。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无破坏地定量测量,而且光路容易调整,测量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