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微带线过渡的半模双脊基片集成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027096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7099.1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一种平衡微带线过渡的半模双脊基片集成波导,它涉及一种基片集成脊波导,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微带线过渡的半模双脊基片集成波导,以解决现有介质集成波导尺寸较大及单模工作带宽较窄的问题,它包括上层介质基片、中层介质基片、下层介质基片、上金属贴片、下金属贴片、上金属带条、下金属带条和四个平衡微带线;上金属贴片附着在上层介质基片的上表面上,下金属贴片附着在下层介质基片的下表面上;中层介质基片的上表面上附着有上金属带条,中层介质基片的下表面上附着有下金属带条,中层介质基片的上表面上设置的上金属带条的两端和中层介质基片的下表面上设置的下金属带条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平衡微带线,本发明用于无线电领域中。

    一种具有裙式偶极有源振子的印刷引向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25513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89101.7

    申请日:2011-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裙式偶极有源振子的印刷引向天线,包括介质板、反射器、后裙、有源振子、前裙、引向器和馈电处;反射器、后裙、有源振子、前裙、引向器和馈电处印刷在介质板的一侧表面,所述有源振子的(4-1)部分为有源振子的一臂,前裙5中的(5-1)部分、后裙中的(3-1)部分组成了有源振子4的另外一臂;反射器2长度lr应大于有源振子两臂总长度,反射器2长度lr约为有源振子两臂总长度的1-1.1倍;引向器6长度ld小于有源振子两臂总长度,引向器6长度ld约为两臂总长度的40-50%。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节约成本40%-50%,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缝隙加载的多频印刷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664307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156003.5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一种缝隙加载的多频印刷天线,它涉及一种多频印刷天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多频印刷天线具有尺寸大、结构复杂、谐振频率可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无线通信领域应用的问题。本发明的辐射单元和馈电结构由上至下印刷在介质板上,且辐射单元的底部镶嵌在馈电结构的顶端中部,馈电结构为共面波导馈电结构,辐射单元为倒三角形贴片,辐射单元的两腰上分别开有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上下并列设置,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距离馈电结构顶端的高度分别为h1=14.0mm-17.0mm和h2=9.0mm-13.0mm,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的宽度分别为w1=0.4mm-1.5mm和w2=0.5mm-2.0mm,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的长度分别为l1=9.0mm-14.0mm和l2=5.0mm-9.0mm。本发明可以应用于WLAN和WiMAX等通信系统中。

    用于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介质透镜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61092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105041.8

    申请日:2012-04-11

    Abstract: 用于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介质透镜天线,它涉及无线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介质透镜天线。该装置解决目前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天线质量大、体积大、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介质透镜球与八木天线单元的介质板连接并制成一体,采用平衡微带线对天线馈电,第二用于馈电的平衡微带线设在介质板的后侧壁上,第一用于馈电的平衡微带线的一端与两个有源振子中的一个连接,第一用于馈电的平衡微带线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两个反射器,第二用于馈电的平衡微带线的水平段通过金属填充物与两个有源振子剩余的一个连接。该介质透镜天线具有宽频带、高增益、定向辐射特性强和波束宽度窄特点,可用于未来的高空平台通信系统中。

    一种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的译码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1146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086285.6

    申请日:2012-03-28

    Abstract: 一种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的译码器,涉及一种译码器,为了解决目前需要一种译码性损失小且复杂度相对低的AR4JA码译码器的问题。输入缓冲模块的存储信号发送给迭代译码模块,迭代译码模块的判决信号发送给输出缓冲模块,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与输入缓冲模块、迭代译码模块和输出缓冲模块,输入缓冲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用于接收待译码的数据信号,输出缓冲模块的数据输出端输出译码结果;迭代译码模块包括状态控制模块、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5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译码判决模块和15个顺序读取交织存储器。它用于对码率为1/2、信息位长度为1024bit的AR4JA码译码。

    一种提高译码器吞吐率的AR4JA码译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8273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49960.8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一种提高译码器吞吐率的AR4JA码译码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AR4JA码的现有译码方法存在吞吐率低的问题。译码过程为:根据AR4JA码的监督矩阵H大小,有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和(K+3)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首先,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同时工作,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更新H矩阵中各块的第1行,然后更新H矩阵中第2行,以此类推直到更新H矩阵中第L行;当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继续更新第L+1行时,K+3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也开始工作,并行更新各自对应矩阵的第1列,之后,CNU和VNU开始并行工作直到一次迭代结束。本发明方法不仅具有和部分并行译码一样的迭代收敛度,同时也和交迭的部分并行译码一样,节省了一次迭代译码时间,提高了译码器的吞吐率。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及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2085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73653.0

    申请日:2011-11-22

    Abstract: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及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属于无线数据采集及虚拟仪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的无线数据采集及其网络可控性差并且组网不灵活的问题。它的上位机系统采用Labview虚拟技术构建数据采集控制平台,用于通过Wi-Fi中心网络完成对多个Zigbee数据采集子网的远端采集数据的聚合、处理、分析及显示,还用于通过Wi-Fi中心网络发送控制指令对多个Zigbee数据采集子网的远端节点的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状态、睡眠模式、连接或断开状态进行查询和控制。本发明适用于远距离数据采集。

    一种提高译码器吞吐率的AR4JA码译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8273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049960.8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一种提高译码器吞吐率的AR4JA码译码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AR4JA码的现有译码方法存在吞吐率低的问题。译码过程为:根据AR4JA码的监督矩阵H大小,有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和(K+3)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首先,3个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同时工作,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更新H矩阵中各块的第1行,然后更新H矩阵中第2行,以此类推直到更新H矩阵中第L行;当校验节点处理单元CNU继续更新第L+1行时,K+3个变量节点处理单元VNU也开始工作,并行更新各自对应矩阵的第1列,之后,CNU和VNU开始并行工作直到一次迭代结束。本发明方法不仅具有和部分并行译码一样的迭代收敛度,同时也和交迭的部分并行译码一样,节省了一次迭代译码时间,提高了译码器的吞吐率。

    一种平衡微带线过渡的半模双脊基片集成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02709658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87099.1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一种平衡微带线过渡的半模双脊基片集成波导,它涉及一种基片集成脊波导,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微带线过渡的半模双脊基片集成波导,以解决现有介质集成波导尺寸较大及单模工作带宽较窄的问题,它包括上层介质基片、中层介质基片、下层介质基片、上金属贴片、下金属贴片、上金属带条、下金属带条和四个平衡微带线;上金属贴片附着在上层介质基片的上表面上,下金属贴片附着在下层介质基片的下表面上;中层介质基片的上表面上附着有上金属带条,中层介质基片的下表面上附着有下金属带条,中层介质基片的上表面上设置的上金属带条的两端和中层介质基片的下表面上设置的下金属带条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平衡微带线,本发明用于无线电领域中。

    一种缝隙加载的多频印刷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66430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6003.5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一种缝隙加载的多频印刷天线,它涉及一种多频印刷天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多频印刷天线具有尺寸大、结构复杂、谐振频率可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无线通信领域应用的问题。本发明的辐射单元和馈电结构由上至下印刷在介质板上,且辐射单元的底部镶嵌在馈电结构的顶端中部,馈电结构为共面波导馈电结构,辐射单元为倒三角形贴片,辐射单元的两腰上分别开有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上下并列设置,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距离馈电结构顶端的高度分别为h1=14.0mm-17.0mm和h2=9.0mm-13.0mm,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的宽度分别为w1=0.4mm-1.5mm和w2=0.5mm-2.0mm,第一水平缝隙和第二水平缝隙的长度分别为l1=9.0mm-14.0mm和l2=5.0mm-9.0mm。本发明可以应用于WLAN和WiMAX等通信系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