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贝塞尔形函数法的密集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44497.4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塞尔形函数法的密集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轨道设计领域,包括根据轨道机动任务要求,建立对应的时间系统以获取行星轨道位置速度信息,建立航天器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基于贝塞尔形函数法建立航天器初始机动转移轨道,以轨道转移时间最短为性能指标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满足动力学约束条件的离散点上的轨道参数;最后以离散点上的轨道参数为基础,基于Lambert问题施加密集脉冲的形式对轨道予以修正完成变轨任务。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贝塞尔形函数法的密集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法,极大地减小了计算量,且密集脉冲的机动形式由于施加控制力的密度更大,相比常规少脉冲机动决策空间更大,变轨精度也就更高。

    压电陶瓷作动器迟滞非线性在线辨识和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10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581494.5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Maxwell模型对压电陶瓷作动器迟滞非线性在线辨识和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属于迟滞非线性模型参数辨识和补偿领域。本发明的Maxwell模型由n个Maxwell单元组成,n为正整数,每个Maxwell单元由一个滑块和一个弹簧组成;本发明包括:S1、以电压u作为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控制输入信号,获得位移输出信号y;S2、利用u和y对Maxwell模型的非线性参数进行辨识;S3、利用辨识出的参数建立Maxwell模型的逆模型,利用该逆模型补偿压电陶瓷迟滞非线性,逆模型的输入为期望输入ur,输出作为控制输入u。本发明可以适应压电陶瓷由于负载、温度以及材料老化等因素导致压电陶瓷作动器的参数变化,提高逆模型补偿精度。

    一种被动式锥形辅助导引卡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2874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54017.X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一种被动式锥形辅助导引卡固机构,它涉及无人机回收领域,它包括肋板、环形连接绳、复位弹性组件、座环和底座;座环安装在底座上,座环上沿周向布置有多个肋板,肋板一端安装在座环上且能相对座环转动,肋板的一端还安装有复位弹性组件,肋板的另一端穿在环形连接绳上,多个肋板围成一个锥形结构,底座上加工有能使回收设备通过的通孔,本发明具有回收场地较小,对无人机的要求较低,可满足不同环境使用的优点。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拉普拉斯极短弧定轨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6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50775.1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拉普拉斯极短弧定轨算法,涉及航天器短弧定轨计算领域,计算方法包括,获取每一时刻观测卫星的坐标位置矢量及其观测所得的方向矢量,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每一时刻方向矢量对应的开普勒参数初值及其在惯性系下所对应的目标位置矢量,利用拉普拉斯方法和最小二乘算法对每一时刻目标位置矢量进行定轨、修正并消除野值,计算短弧段所对应的轨道参数和各个时刻对应的真近角,实现了对目标从方向向量到最后的轨道参数的定轨计算,抵消掉了观测时野值带来的偏差,可以快速极短弧定轨。

    一种三星大尺度编队地面模拟位置映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26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7945.7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星大尺度编队地面模拟位置映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J2000.0地心惯性坐标系OXYZ、三星平面坐标系O′X′Y′和地面坐标系O″X″Y″;S2、根据投影关系,建立地心惯性坐标系OXYZ下三星位置坐标到三星平面坐标系O′X′Y′下三星的位置坐标映射;S3、确定空间缩放比,建立三星平面坐标系O′X′Y′下三星位置坐标到地面坐标系O″X″Y″下三星模拟器位置坐标映射。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三星大尺度编队地面模拟位置映射方法,实现了空间中三星编队的三维轨迹与地面上零重力模拟器编队的平面运动之间的映射,满足了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的天地一致性要求。

    一种用于无人机撞线回收的双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7198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797615.5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人机撞线回收的双钩装置,本发明涉及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回收领域。解决了现有无人机上的天钩装置易出现“脱钩”现象,且捕获过程稳定性差的问题。双钩装置的本体成“L”型结构,“L”型结构包括钩杆和两个挂钩;两个挂钩在同一平面内,且每个挂钩与钩杆间均形成弯曲部;两个挂钩间的夹角范围为30°至80°;钩杆上固定有铰链,且该铰链上铰接有1号限位挡片;每个挂钩上均固定有铰链,且该铰链上铰接有2号限位挡片;且两个2号限位挡片、1号限位挡片和弯曲部合围成锁喉腔。本发明主要应用在无人机上。

    一种相对位置感应型仿生粘附吸盘

    公开(公告)号:CN10752172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803787.9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一种相对位置感应型仿生粘附吸盘,属于机器人领域,解决了现有粘附吸盘不适用于反卫星机器人的问题。所述吸盘:仿生粘附材料固定件的两端开口且内部隔断,在其第一开口端上设置有仿生粘附材料,在其外壁上、沿着其第二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三测距传感器的安装背板。每个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口均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同向。所述吸盘通过转接件与反卫星机器人的舵机相连,转接件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二开口端与隔板固连。处理器根据三个测距传感器发来的数据得到所述吸盘相对于目标平面的位姿,并根据所述位姿、通过改变仿生粘附材料两端电压的大小来实现仿生粘附材料对目标平面的脱附或粘附。本发明所述仿生粘附吸盘适用于反卫星机器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