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全空间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5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2605.3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全空间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系统及方法,涉及等离子体诊断技术领域。解决临近空间地面模拟装置中等离子体鞘套参数诊断问题。系统包括真空系统、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微波天线系统、天线钝体和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真空系统提供真空环境;等离子体发生系统产生等离子体束流并发送给真空系统;天线钝体与等离子体束流形成等离子体鞘套;微波天线系统的发射天线设置在天线钝体的内部,使得发射天线发射的微波信号穿过等离子体鞘套发送给微波天线系统的接收天线,形成开环信号;等离子体诊断系统通过开环信号进行等离子体参数计算。本发明适用于临近空间高密度、强碰撞、宽范围等离子体鞘套参数的诊断。

    一种微凝胶交联的光热响应柔性双层水凝胶控阀机器人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6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42827.X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一种微凝胶交联的光热响应柔性双层水凝胶控阀机器人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双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控制阀无法兼顾高强度、优柔韧、多重响应功能,导致控阀机器人材料智能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在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作用下,经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苯乙烯)微凝胶溶液,然后将其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聚合制备水凝胶基体Ⅰ,再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与丙烯酰胺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水凝胶基体Ⅱ,再去除未反应物质,得到一种微凝胶交联的光热响应柔性双层水凝胶控阀机器人,将其作为受环境光热信息刺激控制限制流体流动的控制器材料使用。

    基于NFC的多头灶电磁炉无线供电系统及其工作模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5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35329.X

    申请日:2014-12-29

    Abstract: 基于NFC的多头灶电磁炉无线供电系统及其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厨房电器采用供电电线连接电源进行供电,存在的用电困难并且布线不便的问题。供电系统基于多头灶电磁炉实现,它包括能量发射单元、能量接收单元、能量发送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工作模式切换电路、散热器、主控制器、能量接收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和辅助控制器;方法为首先选择工作模式;若为电磁感应加热模式,则进行是否存在锅具的判定;否则执行供电模式,根据判断获得的负载类型分别输出控制信号给斩波电路和高频逆变电路,实现相应负载的供电功率控制。本发明用于实现厨房电器无线供电。

    一种适用于濒死信道的无速率编码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13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0795.5

    申请日:2015-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濒死信道的无速率编码传输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具有随机信道生存时间且信道质量服从随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的时变删除濒死信道模型,并提供一种适用于濒死信道的无速率编码传输方法,通过启发式度分布设计和最优码字长度的分析和优化,验证了在不完全可靠传输的场景下该传输策略在恢复概率和吞吐量方面的性能,从而解决了在信道具有随机“死亡”中断场景下的数据有效传输问题。本发明提升了无速率编码在极端通信环境下的信息传输和恢复能力,能够应用于陆地作战传感器网络、灾害救援、地质勘探等场景下的通信系统中。

    一种在双相钛合金中获得三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1790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073419.9

    申请日:2009-12-15

    Abstract: 一种在双相钛合金中获得三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它涉及一种在钛合金中获得三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解决了获得三态组织钛合金的近β锻造技术存在的工作温度区间相对较窄和不便于温度的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第一次热处理,将初始组织为双态组织的钛合金加热到低β转变点10~3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保温时间每1mm保温60~300s,再放入水槽冷却到室温;第二次热处理,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钛合金加热到低β转变点40~6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保温时间在第一次热处理保温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60min,然后以空冷方式进行冷却,得到三态组织钛合金。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无需近β热变形预处理,且工作温度区间宽和便于温度的控制。

    蛋白多肽类药物缓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196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37122.X

    申请日:2008-09-16

    Abstract: 蛋白多肽类药物缓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涉及蛋白多肽类药物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蛋白多肽类药物在体内稳定性差、极易变性失活等缺陷。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一、盐析法制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粒;二、吸附聚阴离子;三、吸附多价金属阳离子;四、吸附聚阴离子;五、吸附聚阳离子,得到蛋白多肽类药物缓释微胶囊。本发明产品中多价金属阳离子与聚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及配位络合作用相互结合,大大提高了产品在体内稳定性;通过体外释放实验验证本发明产品释放缓慢,通过药理活性实验验证本发明产品具有生物活性,并且能够在体内缓慢发挥药效,持续12小时~24小时以上,同时为人体补充所需的微量元素。

    一种基于Z源网络的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

    公开(公告)号:CN118539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48732.8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Z源网络的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所述电路拓扑包括两个Z源网络、全桥逆变电路、绕组以及整流桥,电路有以下优点:1)高增益,2)隔离电路相比于boost、Z源等电路具有高可靠性;3)多种控制方式,占空比与移相控制两种控制方式,4)MOS管S3与S4实现软开关,以MOS管S4举例,当MOS管S2关断时,电路进入死区区间时,MOS管S4的寄生电容先进行放电,当电压下降为0时。由于,电容C22通过长时间放电,此时电容C22电压略低于提升电路电压,输出电压V1对C22充电,此时电流通过体二极管充电向C22充电,实现零电压开通。因此,电路可以在低损耗下实现电路极高升压比。

    一种红外涂层的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1321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471245.9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涂层的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涂层损伤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涂层损伤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差、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包括:采集待测红外涂层的全波段辐射亮度图、两个不同波段的辐射亮度图以及黑体辐射亮度图;根据所述两个不同波段的辐射亮度图,得到待测红外涂层的温度分布图;根据所述温度分布图校正所述黑体辐射亮度图,得到校正后的黑体辐射亮度图;根据所述全波段辐射亮度图和校正后的黑体辐射亮度图,得到待测红外涂层的发射率分布图;基于所述温度分布图和发射率分布图,对待测红外涂层的损伤进行检测。本发明实现了对待测红外涂层损伤的检测,提高了损伤检测准确率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