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838640.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分析方法,它属于轴承损伤失效行为分析及预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方法的通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建立了从工况诱导打滑到表界面打滑蹭伤的关联路径,系统阐明工况、结构、润滑、材料和表面状态的耦合作用机制,基于轴承内部润滑状态和滑滚摩擦界面瞬时温升,形成主轴承表面不同打滑蹭伤程度的定量预测方法,且本发明方法在任何条件下均可实现,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6144.2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涂层影响的点接变形与力载关系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半解析法或者有限元法计算获得固体润滑摩擦副在相应接触载荷下的接触变形;(2)应用最小二乘拟合获得考虑固体润滑涂层影响接触副的接触载荷与接触变形关系式。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基于Hertz接触理论无法考虑固体润滑涂层影响的局限性,使固体润滑点接触摩擦副接触变形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保证了接触变形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有固体润滑涂层的滚动轴承和齿轮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求解方法,使滚动轴承和齿轮等涉及涂层接触问题的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其计算结果更可靠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1771.9
申请日:2024-04-28
IPC: C09D167/00 , C09D5/03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 C09D127/12 , C09D163/00 , C09D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备超疏水粉末涂料的方法,步骤包括:(1)将热固性粉末涂料用树脂及其固化剂与疏水颗粒经高速搅拌机均匀混合,经挤出机挤出和辊压冷却形成漆片;(2)将漆片与疏水纳米颗粒共混,经粉碎机粉碎筛分,得到的混合粉末即为耐磨性超疏水涂层材料。同时还提供了利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粉末涂料,以及应用该粉末涂料经静电喷涂和固化,制备具有疏水铠甲结构的耐磨性超疏水涂层,该涂层由于具有疏水铠甲结构,相比普通的喷涂涂层耐磨性更强,对涂层厚度依赖性低;相比需要刻制铠甲结构的涂层,工艺更简单,成本大大降低,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9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5253.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固体润滑涂层影响的球轴承力学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计算一系列载荷点下固体润滑轴承的钢球与内外圈的接触变形;(2)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固体润滑球轴承轴承内外套圈与钢球的接触载荷与接触变形幂函数关系式;(3)基于轴承内外套圈与钢球的接触载荷与接触变形的关系式建立固体润滑球轴承力学分析模型;(4)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模型。本方法克服了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现有球轴承力学行为分析模型无法考虑固体润滑涂层影响的局限性,提高了固体润滑滚动轴承内部接触力载、接触刚度等力学行为的计算精度与可信度,对准确评价固体润滑涂层对轴承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98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41830.5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滚动轴承的低耦合轴向与径向复合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涉及轴承试验的加载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在的同时对被试轴承施加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时,加载后轴承和载荷接触面间横向摩擦力大,加载装置横向刚度大,一个方向的加载头和试验工装之间的摩擦力限制另一方向加载头的移动,进而影响到另一方向载荷的施加,使得一个或两个方向的载荷不能完全加载到被试轴承,造成载荷加载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在轴承下放小油箱,液压泵抽取小油箱内的油,最后注入到压力油进口,经液体静压节流孔后产生液体静压承载能力,通过弹性连接套连接液压动盘和液压静盘,降低不同方向载荷耦合的作用。它可用到需要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载荷的试验装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80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43369.4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Abstract: 基于流体驱动的轴承球转动及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流体驱动的轴承球转动及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轴承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效率低、表面误检率高、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托盘通过锁紧螺母与定位套筒的上端连接,定位套筒的下端与支座的上表面连接,支座的下表面通过转盘轴承安装在手动二维平移台上,托盘的中部开有孔径由上至下渐缩的锥形孔,被检测轴承球设置在锥形孔上,喷管的上端与锥形孔连通,喷管的下端依次穿过支座、手动二维平移台与所述供水系统连接,所述观测系统设置在被检测轴承球的上方。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30310.X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一种球盘式拖动力测试试验盘接触轨道半径标定方法,步骤包括:测量确定试验用球的半径rb;获取滑滚比s=0时球的转速nbo;开启润滑系统使润滑油喷向球盘接触区进行润滑,然后进行伺服加载,使球和盘发生接触,接触应力可以是球盘试验机接触力设计范围的任意值;获取当出现由载荷传感器2受力跳变到载荷传感器1受力时,此时球驱动电机转速为临界转速nb′;当出现由载荷传感器1受力跳变到载荷传感器2受力时,此时球驱动电机转速为临界转速nb″;取两个临界转速nb′和nb″的平均值为球盘滚动接触时球的转速#imgabs0##imgabs1#盘的接触轨道半径为:#imgabs2#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38640.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分析方法,它属于轴承损伤失效行为分析及预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方法的通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建立了从工况诱导打滑到表界面打滑蹭伤的关联路径,系统阐明工况、结构、润滑、材料和表面状态的耦合作用机制,基于轴承内部润滑状态和滑滚摩擦界面瞬时温升,形成主轴承表面不同打滑蹭伤程度的定量预测方法,且本发明方法在任何条件下均可实现,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9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165253.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固体润滑涂层影响的球轴承力学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计算一系列载荷点下固体润滑轴承的钢球与内外圈的接触变形;(2)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固体润滑球轴承轴承内外套圈与钢球的接触载荷与接触变形幂函数关系式;(3)基于轴承内外套圈与钢球的接触载荷与接触变形的关系式建立固体润滑球轴承力学分析模型;(4)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模型。本方法克服了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现有球轴承力学行为分析模型无法考虑固体润滑涂层影响的局限性,提高了固体润滑滚动轴承内部接触力载、接触刚度等力学行为的计算精度与可信度,对准确评价固体润滑涂层对轴承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7496.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轴承钢表面硬质固体薄膜结合性能的分析方法,它属于固体薄膜的损伤失效行为分析、性能测量表征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分析方法不能对薄膜断裂和界面分层进行单独表征,且对薄膜断裂和界面分层表征的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采用有限元、扩展有限元对压痕、划痕过程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获取了薄膜断裂参数和界面结合强度参数,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硬质固体薄膜的分层剥落损伤中的薄膜断裂面积和界面分层面积分别进行了辨识,剥离了薄膜断裂的影响,更加精确地获取了界面分层面积,可以对薄膜断裂和界面分层进行单独表征,并提高了对薄膜断裂和界面分层表征的准确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固体薄膜结合性能测量表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