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8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71169.2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永康 , 夏猛 , 杜学新 , 夏小萌 , 陈佟 , 杨悦 , 王颖 , 邓月 , 李树辰 , 张昉熠 , 李灿 , 李扬 , 梁正晗 , 张帅 , 章毅 , 郭瑜 , 王甜甜 , 张佐星 , 房芳 , 朱国栋 , 杨洋 , 秦浩庭 , 伍文城 , 杨帆 , 陈谦 , 刘毅 , 付浩 , 王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OTDR应变测量的OPGW光缆弧垂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缆弧垂监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弧垂监测方案中成本高、需要供电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基于BOTDR采集架设在等高杆塔上且形态满足悬链线方程的OPGW光缆在固定时间间隔的布里渊谱;对固定时间间隔的布里渊谱进行处理,获取布里渊频移变化量和引下线处由温度引起的布里渊频移变化量,进而解调出OPGW光缆应变;根据OPGW光缆应变计算获取光缆伸长量,进而获取伸长后的光缆长度;根据伸长后的光缆长度计算对应的光缆弧垂;判断光缆弧垂是否大于安全弧垂长度,若大于则进行预警。本发明使用BOTDR实现OPGW光缆应变解调,通过监控光缆的应变变化计算弧垂量,可在弧垂过大时及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42592.1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鞍山睿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颖 , 李灿 , 姜辉 , 张书林 , 李扬 , 周鸿喜 , 刘洋 , 王乔木 , 高菲璠 , 陈拽霞 , 李黎 , 陈灿 , 郭小溪 , 董永康 , 汤晓惠 , 夏猛 , 姜桃飞 , 赵永利 , 宁云潇 , 程淼 , 李震岳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缆T接点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具体包括:获取第一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和第二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所述接续点位置包括普通熔接点位置和T接点熔接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确定多个第一纤芯长度,并根据第二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确定多个第二纤芯长度;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纤芯长度和所述多个第二纤芯长度的差异确定所述T接点熔接点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准确的获取到光缆线路中T接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6913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27019.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鞍山睿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OTDR和OTDR的OPGW光缆故障定位与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OPGW光缆的多个空余纤芯,利用OTDR和BOTDR分别测试多个空余纤芯的损耗和布里渊频移数据;基于多个空余纤芯的布里渊频移数据,确定熔接点;将所确定的熔接点与杆塔信息中的熔接杆塔位置进行对应,以定位熔接杆塔和应变异常区域;基于测试所得的多个空余纤芯的损耗以及熔接点与熔接杆塔位置的对应关系,识别非熔接点处大于第一阈值的损耗点,作为候选故障点;若候选故障点位于应变异常区域内,则进行故障点预警且预警的类型为第一类型。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能够为OPGW光缆运行提供更为精确的预警手段,准确定位应变和衰减异常的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413B8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351354.X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J49/04
Abstract: 用于调节电极与原位电化学质谱进样口距离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一种控制工作电极与采样窗口构件距离的装置。为了解决现有调节工作电极与采样窗口构件的距离的方法误差大的问题。装置包括:粗动调节机构下方的顶端与微动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微动调节机构的下部顶端与工作电极固定连接,串联的粗动调节机构和微动调节机构的双控制调节方式调控工作电极上下移动。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粗动调节机构调动距离,先使工作电极与质谱进样口之间距离控制在测微螺杆精度10微米之内;步骤二:驱动压电陶瓷管,使工作电极与质谱进样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微米级别。通过上述双控制调节方式,可以将调控距离误差控制在微动调节机构的误差范围之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41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351354.X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J49/04
Abstract: 用于调节电极与原位电化学质谱进样口距离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一种控制工作电极与采样窗口构件距离的装置。为了解决现有调节工作电极与采样窗口构件的距离的方法误差大的问题。装置包括:粗动调节机构下方的顶端与微动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微动调节机构的下部顶端与工作电极固定连接,串联的粗动调节机构和微动调节机构的双控制调节方式调控工作电极上下移动。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粗动调节机构调动距离,先使工作电极与质谱进样口之间距离控制在测微螺杆精度10微米之内;步骤二:驱动压电陶瓷管,使工作电极与质谱进样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微米级别。通过上述双控制调节方式,可以将调控距离误差控制在微动调节机构的误差范围之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1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956544.X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永康 , 雷艳阳 , 夏猛 , 王颖 , 夏小萌 , 陈佟 , 邓黎 , 李灿 , 杨悦 , 刘军 , 李伯中 , 李伟华 , 张乐丰 , 李扬 , 邓月 , 张静 , 李嘉逸 , 郑勇 , 汤晓惠 , 姜桃飞 , 关鹏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Φ‑OTDR技术的OPGW光缆长距离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窄线宽激光器输出的连续光信号通过半导体光放大器调制为光脉冲信号,由声光调制器调制为更窄的脉冲光信号,窄脉冲光信号由掺铒光纤放大器进行光功率放大后经第一环形器注入波分复用器与拉曼放大器的输出光信号同时注入待测光纤,拉曼放大器对待测光纤中光信号的分布式放大,提升系统的传感距离,同时为掺铒光纤提供远程泵浦实现遥泵放大,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传感距离;后向瑞利散射光信号经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进行放大,再经光学滤波器滤除ASE噪声,由光电探测器和数据采集卡进行探测采集。该系统能够用于OPGW光缆长距离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55819.2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 , G06N3/08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应变参考点和ANN算法的OPGW光缆温度应变解耦方法及装置,涉及光缆数据解调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方法对于包含多个接续点的电力OPGW光缆不能实现准确数据解调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利用包含光时域反射仪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多根光纤的多个布里渊增益谱;其中,每根光纤为包含多个接续点的OPGW光缆;利用基于零应变参考点的温度应变解耦方法对多个布里渊增益谱进行解调,获得每根光纤对应温度值;将每根光纤对应温度值作为标签,布里渊中心频移、谱宽和幅值作为特征,训练基于ANN算法的温度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温度预测模型对待测OPGW光缆进行温度预测。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光纤传感的测量精度和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8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94684.X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鞍山睿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G06F18/2321 , G06F18/24
Abstract: 一种基于DBSCAN算法的在运电力通信光缆应变解调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测量的布里渊频移数据中温度和应变的变化难以自动区分导致不能有效获得光缆应变量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对光缆的布里渊频移曲线数据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对光缆进行分段,以相邻分类簇之间有无噪声点确定光缆所有接续点,进而获得光缆的分段结果;对分段结果中每段光缆的多个非噪声点计算其布里渊频移值的均值作为对应的参考布里渊频移值,进而对每段光缆计算应变量,实现应变和温度的分离。本发明可行性强,识别准确率高,可完成对不同光缆熔接的应变解调。本发明可应用于自动获取在运电力通信光缆的应变量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76303.7
申请日:2015-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原位电化学质谱检测系统的一体化电解池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三电极电解池、电解液更换装置和内置式温度控制装置三部分,其中:三电极电解池由辅助电极电解池、研究电极电解池和参比电极电解池组成,电解液更换装置由储液槽、废液槽、蠕动泵以及连接管组成,内置式温度控制装置由内置玻璃管、电阻丝、热电偶、变压器和继电器组成。该系统不但能够实现平稳控温,同时通过内置式的设计,可以避免对视线的干扰,不影响对电极和质谱接入口的观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电解池电解液上下口的开关,控制电解液的流动,经过一定量电解液的流动,实现电解液的更换,同时保持电路联通。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3039.2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5/0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基于可靠性评估可行域的新型电力系统电源规划方法,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电源规划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新型电力系统电源规划存在的时序可靠性仿真与电源投退决策建模优化在数学结构上互不兼容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每一水平年,选择特征电源类型,生成带可靠性评估标签的特征电源潜在可运行数量决策样本集;基于决策样本集,利用内嵌L‑BFGS算法的递归策略,训练斜决策树模型,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策略提取可靠性评估可行域,将其表达成逻辑或约束形式;利用凸包建模法,将逻辑或约束转化成混合整数线性约束,整合进新旧电源投退决策与机组组合一体化优化模型中,形成内嵌可靠性评估可行域的新型电力系统电源规划模型,进而基于模型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电源规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