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2545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91195.3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SOC及RFIC的微型变速率通信模块及通信方法,属于航天应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编队飞行的卫星间通信无法保证可靠性和有效性问题。本发明所述变速率通信模块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及功放模块、射频集成电路和SOC处理器。基于上述模块的通信方法:作为发射端的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为直接模式,并且对发送数据按曼彻斯特码进行编码,作为接收端的工作模块为直接模式,发送端的数据发射过程为:根据通信所需码速率及最高码速率计算出每一位的重复次数N0,将每一位调制并发送N0次后,再发送下一位,直至整帧数据发送完成;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过程为:解调;预处理;位同步,得到与发送端相同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24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7004.5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C21/24
Abstract: 基于单粒子效应的脉冲星信号探测器。它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探测器低压力高真空、低温环境的支持的缺陷,探测面积过大的难题。它包括由M+1个寄存器单元组成寄存器单元阵列和由M个加法器组成加法器阵列;第一和第二寄存器单元输出端分别连第一加法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第一加法器输出端连第二加法器第一输入端,第三寄存器单元输出端连第二加法器第二输入端,第一加法器进位输出端连第二加法器低位进位输入端,类推,第m加法器输出端连第m+1加法器第一输入端,第m+2寄存器单元输出端连第m+1加法器第二输入端,第m加法器进位输出端连第m+1加法器低位进位输入端,1<m<M;第M加法器输出端为最终结果输出端。应用于探测航天器导航的脉冲星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2096657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6767.9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5/76
Abstract: 一种基于SOC的微型信息处理模块,属于航天应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卫星电子系统体积大、重量重、功能密度低、接口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ARM处理器、接口处理器、射频集成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及功放模块和第一CAN控制器,ARM处理器的数据地址总线与系统总线连接,ARM处理器通过第一CAN控制器与CAN总线连接,接口处理器的数据地址总挂接在系统总线上,接口处理器连接在CAN总线上,接口处理器的射频通信端口与射频集成电路的数据通信端相连,射频集成电路的信号接收和发射端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及功放模块与天线相连;接口处理器的数据输出输入端与ARM处理器的接口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02545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91195.3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SOC及RFIC的微型变速率通信模块及通信方法,属于航天应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编队飞行的卫星间通信无法保证可靠性和有效性问题。本发明所述变速率通信模块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及功放模块、射频集成电路和SOC处理器。基于上述模块的通信方法:作为发射端的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为直接模式,并且对发送数据按曼彻斯特码进行编码,作为接收端的工作模块为直接模式,发送端的数据发射过程为:根据通信所需码速率及最高码速率计算出每一位的重复次数N0,将每一位调制并发送N0次后,再发送下一位,直至整帧数据发送完成;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过程为:解调;预处理;位同步,得到与发送端相同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82030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67209.9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无线通信卫星,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及无线通信卫星。解决了现有的卫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安全性差、不利于测试的问题,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射频天线与射频芯片电路的射频信号发射/接收端相连,射频芯片电路的信号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端相连,微控制器的外部数据采集与控制信号端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基带数据输入/输出端。无线通信卫星,电源为测控系统、星务管理系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有效荷载管理与控制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测控系统、星务管理系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有效荷载管理与控制系统通过4个无线通信模块组成无线网络。本发明适用于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卫星通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20215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69865.2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1/36
Abstract: 一种卫星负载自断电与加电控制模块,涉及航天的故障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卫星负载发生单粒子锁定故障时,无法自主进行断电再加电并解除锁定故障的问题。电源模块与NMOS管的漏极相连,NMOS管的源极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NMOS管的栅极相连,阳极与PMOS管的源极相连,电源模块与P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NMOS管的栅极与二极管阴极的中间,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二极管的阳极与PMOS管源极的中间,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并联在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输出端与PMOS管的栅极之间,电源模块与嵌入式处理器相连,嵌入式处理器与PMOS管的栅极相连,本发明适用于航天卫星负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20307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167209.9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无线通信卫星,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及无线通信卫星。解决了现有的卫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安全性差、不利于测试的问题,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射频天线与射频芯片电路的射频信号发射/接收端相连,射频芯片电路的信号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端相连,微控制器的外部数据采集与控制信号端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基带数据输入/输出端。无线通信卫星,电源为测控系统、星务管理系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有效荷载管理与控制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测控系统、星务管理系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有效荷载管理与控制系统通过4个无线通信模块组成无线网络。本发明适用于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卫星通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20215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10169865.2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1/36
Abstract: 一种卫星负载自断电与加电控制模块,涉及航天的故障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卫星负载发生单粒子锁定故障时,无法自主进行断电再加电并解除锁定故障的问题。电源模块与NMOS管的漏极相连,NMOS管的源极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NMOS管的栅极相连,阳极与PMOS管的源极相连,电源模块与P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NMOS管的栅极与二极管阴极的中间,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二极管的阳极与PMOS管源极的中间,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并联在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输出端与PMOS管的栅极之间,电源模块与嵌入式处理器相连,嵌入式处理器与PMOS管的栅极相连,本发明适用于航天卫星负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3556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87332.6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C的微型射频通信模块,属于航天应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卫星星地及星间通信系统存在体积大、重量重、功耗大、功能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处理器发射信号端与射频发射模块的发射信号端相连,射频发射模块的输出端与功放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功放模块的输出端与环形器的输入端相连,发射信号通过与环形器连接的天线辐射出去;环形器通过天线接收信号,环形器的输出端与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射频接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射频接收模块的接收信号输入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接收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DC/DC转换模块的直流电压输出端分别给射频发射模块、射频接收模块、功放模块和低噪声放大器提供工作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096657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586767.9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5/76
Abstract: 一种基于SOC的微型信息处理模块,属于航天应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卫星电子系统体积大、重量重、功能密度低、接口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ARM处理器、接口处理器、射频集成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及功放模块和第一CAN控制器,ARM处理器的数据地址总线与系统总线连接,ARM处理器通过第一CAN控制器与CAN总线连接,接口处理器的数据地址总挂接在系统总线上,接口处理器连接在CAN总线上,接口处理器的射频通信端口与射频集成电路的数据通信端相连,射频集成电路的信号接收和发射端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及功放模块与天线相连;接口处理器的数据输出输入端与ARM处理器的接口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