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46733.1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L5/00 , G01M13/0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期寿命下对接锁系张力衰减确定方法和装置,本发明通过空间对接锁系力传递路径的分析与简化以及空间对接锁系中小变形零件的确定与保守分析和张力衰减假设,建立了空间对接锁系寿命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测量空间对接锁系中各个张力衰减变形体在不同时间点的力变形量,使用线性拟合等方法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以此分析出空间对接锁系服役期限要求的张力衰减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在地面试验的基础上准确判断空间工况下张力衰减时空间对接锁系能否满足预期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800344.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去浸润的磁响应超疏水微板的制备方法,属于浸润表面调节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制备片状结构的光固化树脂模板,通过气相沉积将全氟癸基硅烷修饰到树脂上备用;配置5‑20:1质量比的PDMS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浇筑到光固化树脂模板上,脱模后得到PDMS负模板,在PDMS负模板上气相修饰全氟癸基硅烷后备用;将磁性粉末钕铁硼和PDMS混合,搅拌均匀后浇筑在PDMS负模板上,彻底排出气泡后进行固化,脱模后得PDMS磁性微板;取SiO2纳米颗粒和正己烷溶剂混合,将上述PDMS磁性微板置入后超声,于50‑100℃加热1‑5h即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远程实时操控方便,基本无能耗。磁响应下液滴去除的临界尺寸降低约50%,去浸润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542902.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inGAN算法的探地雷达地下空洞目标自动识别方法。步骤1:利用SinGAN算法对已获取的地下空洞目标的探地雷达回波图像进行图像增广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具有相似分布的探地雷达回波图像;步骤2:对步骤1生成的探地雷达回波图像进行标注明确相关目标像素位置;步骤3:将步骤2中已标注的数据随机分配至训练集和验证集;步骤4:利用步骤3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对深度学习目标识别算法进行训练,得到权重模型;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权重模型输入已有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对地下空洞目标探地雷达回波图像进行目标识别检测。本发明解决现有方法难以检测识别地下空洞目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84746.3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大连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3D‑CNN算法的三维探地雷达图像地下管线识别方法,通过探地雷达获得三维回波图像,对三维回波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已预处理的探地雷达的三维回波图像进行标注,并将其打乱,随机分配至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对3D‑CNN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权重模型;利用获得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探地雷达三维回波图像进行管线目标识别检测,最终标注出带有地下管线信息的三维回波图像;本发明可以将地下管线目标识别概率提高到95%以上,且对探地雷达三维回波图像的地下管线目标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识别概率并且可以大幅降低管线虚检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98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56148.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数字换向阀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增量式数字阀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字换向阀,限位端盖盖接在阀体首端开口处,阀体套接在阀芯主体的外部,阀芯首端通过花键与限位端盖相连,且阀芯首端与限位端盖之间留有空隙,使得阀芯仅能够沿其轴向运动,阀芯伸出至阀体末端的部分为丝杠,该丝杠与滚珠丝杠螺母螺纹连接,滚珠丝杠螺母的末端与连接套的首端相连,连接套的末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阀体、阀芯、滚珠丝杠螺母、连接套、电机和限位端盖同轴设置,光电编码器用于采集阀芯的实时位移,控制器用于利用无线方式采集控制人员发送的阀芯的期望位移,并根据该期望位移控制电机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2462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49074.0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挠性关节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挠性关节常用动力学模型分解为电机侧和负载侧,并建立优化的动力学模型,设计相应的自适应控制器;步骤2:设计并优化挠性关节的激励轨迹,进行挠性关节的闭环反馈控制,然后调整自适应控制器参数;步骤3:控制电机侧跟踪激励轨迹;步骤4:结合电机侧优化动力学模型,应用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电机侧动力学参数和关节刚度参数;步骤5:控制负载侧跟踪激励轨迹;步骤6:结合负载侧优化动力学模型,应用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负载侧动力学参数,完成挠性关节动力学参数辨识。本发明不依赖关节角加速度信息和积分运算,提高了挠性关节的动力学参数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83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368949.0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3/26
Abstract: 一种高重频脉冲雷达扩展测距范围的波形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高重频脉冲雷达扩展测距范围的波形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高重频脉冲雷达由脉冲周期重复引起的距离模糊,以及避免在无模糊测距范围增大的同时占空比和平均功率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确定脉间调相因子α以及速度范围与目标真实速度和距离折叠次数的对应关系;二:对线性调频脉冲信号进行脉间相位调制,得到脉内线性调频脉间相位调制脉冲信号;三:雷达发射脉内线性调频脉间相位调制脉冲信号,对接收到的目标反射的回波进行距离处理,得到目标的视在距离;四:进行脉间多普勒处理,并根据速度结果解距离模糊得到目标真实距离。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设计与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5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69137.6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盲源分离与时频脊波域滤波的电离层杂波抑制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盲源分离方法对雷达阵列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源信号分离,并对分离成分按信杂噪比从小到大进行排列;然后分别对雷达阵列天线接收的信号以及重新排序后的分离成分在杂波与目标所在波束方向进行波束形成,用接收信号波束形成结果逐个对消分离成分波束形成结果,选出其中信杂噪比最大的对消结果;最后对对消后的结果进行时频‑脊波域滤波处理,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信杂噪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离层杂波抑制技术在信杂噪比较低情况下,杂波抑制效果差的问题,相对现有技术杂波抑制性能更优。本发明可用于高频雷达的超视距探测面对的强杂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266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2218.3
申请日:2012-05-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3M1/12
Abstract: 一种带隔离且小尺寸、低功耗的A/D模拟通道电路,涉及一种带隔离且小尺寸、低功耗的A/D模拟通道电路。它为了解决现有的A/D采集模拟通道用于需隔离,电路板密度过大,增加了布线难度,可靠性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双相电源的正极端接+5V,该电源的负极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为差分信号Hi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为基准电压Vref输入端,同时也是差分信号Li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模拟通道电路的输出端Vout。本发明适用于电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396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44923.4
申请日:2007-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21C11/10
Abstract: 造纸黑液流化床碱回收装置及方法,它涉及造纸黑液的流化床碱回收装置及工艺。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回收技术在焚烧造纸黑液时发生床料结焦的问题。装置是:流化床碱回收炉与旋风分离器相通,旋风分离器底部的料腿与流化床碱回收炉相通,鼓风机分别通过管路与燃烧器、料腿、喷枪和空气预热器相通。方法是:黑液经多效蒸发器、圆盘蒸发器、浓黑液槽通过黑液泵输入流化床碱回收炉中进行焚烧,以钠基沸石为床料,炉温在700~900℃,燃烧黑液产生的无机钠盐与床料一起进入溶解池中沉淀分离。本发明解决了流化床床料结团、结焦的问题,且床料可循环使用,有效的解决造纸工业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