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镁合金薄壁舱段制造变形的校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8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045438.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镁合金薄壁舱段制造变形的校形方法,属于热处理变形控制领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铝镁合金薄壁舱段制造过程中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舱段构件外廓测量,形成数模并将其与理想舱段数模进行三维比对,获得圆度变化的空间分布;通过热模拟实验和蠕变试验获得舱段构件的材料变形和蠕变本构关系;设计和制造内撑工装,对舱段构件变形位置进行可调节约束;建立有限元仿真平台对约束热处理过程中应力分布、应力‑蠕变演化以及卸载回弹进行系统的预测并据此进行加载位置和加载强度的选择;将舱段构件与内撑工装同时放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它主要用于舱段制造过程的形状矫正和保持。

    一种用于舱段构件圆度控制的可调节内撑约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74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48162.7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舱段构件圆度控制的可调节内撑约束装置,属于制造变形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舱段类构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圆度畸变的问题。它包括中心限位柱及至少两个同轴套装在中心限位柱上的环向顶正组件,其中每个环向顶正组件均包括安装件及若干顶块,所述安装件套装在中心限位柱上,若干所述顶块呈环形布置在安装件外部且与安装件螺纹连接,所述顶块上靠近舱段内腔型面的一侧面与舱段内腔型面随型设置。通过本申请能够实现舱段类构件中位置、强度可调节的支撑性约束。可对舱段内腔多位置形成约束支撑,有效抑制舱段类构件热处理过程中的圆度变化、或结合热处理对构件中既有的圆度异变位置进行校形。

    一种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预定义应力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8886.7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一种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预定义应力场方法,涉及搅拌摩擦焊仿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针对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塑性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工作中,存在多工序残余应力的有效传递、模型适应性与一致性不足以及应力场叠加与优化调控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在计算机辅助仿真软件中建立焊板模型、搅拌头模型和欧拉空间模型;在所述欧拉空间模型中,计算淬火残余应力场;将所述淬火残余应力场导入搅拌摩擦焊模拟模型;模拟搅拌头下压、预热、焊接、移出和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获得焊后应力场的完整分布。适合应用于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塑性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工作中。

    一种铝镁合金薄壁舱段制造变形的校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8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45438.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镁合金薄壁舱段制造变形的校形方法,属于热处理变形控制领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铝镁合金薄壁舱段制造过程中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舱段构件外廓测量,形成数模并将其与理想舱段数模进行三维比对,获得圆度变化的空间分布;通过热模拟实验和蠕变试验获得舱段构件的材料变形和蠕变本构关系;设计和制造内撑工装,对舱段构件变形位置进行可调节约束;建立有限元仿真平台对约束热处理过程中应力分布、应力‑蠕变演化以及卸载回弹进行系统的预测并据此进行加载位置和加载强度的选择;将舱段构件与内撑工装同时放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它主要用于舱段制造过程的形状矫正和保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