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直动式电磁接触器闭合回跳的静触头

    公开(公告)号:CN112133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54241.6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直动式电磁接触器闭合回跳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上静触头、下静触头、导电橡胶、约束弹簧,其中:所述静触头分为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两部分;所述上静触头的下端和下静触头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导电橡胶嵌入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的凹槽内;所述约束弹簧套装在导电橡胶外侧,连接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该静触头在不改变原电磁接触器的尺寸大小及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将刚性静触头转变成柔性静触头,使触头吸合过程末段有缓冲,有效减少触头回弹,从而减少电弧燃烧,提高接触器寿命,适用于直动式接触器。

    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4595.0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纳米晶软磁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创建;步骤2:电磁有限元—动力学双向耦合仿真平台搭建;步骤3:动态特性计算过程;步骤4:获取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该方法充分考虑到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学性能,从仿真工具和分析方法两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创建纳米晶软磁材料磁感应强度—工作频率—磁场强度的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基于Ansys平台实现电磁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的双向耦合,采用分时段计算配合小波主元解析;本发明的方法既为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继电器动态特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后续批次产品稳健性研究中准确仿真分析提供保障。

    一种提高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软磁选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25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3998.6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软磁选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额定电压下对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流进行测试,得到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上电至衔铁吸合过程中的线圈电流波形;(2)对测试所得的线圈电流波形做小波变换,通过小波变换“时间‑尺度”图分析出高频分量的数值大小与时域分布;(3)在不同高频工作环境下对不同软磁材料进行高频测试,得到不同软磁材料在不同高频工作环境下的磁化曲线,进而分析出软磁的高频特性对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影响;(4)选定能够有效提高动态特性的软磁材料。该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动态特性,又能为密封电器产品的材料优化提供选型参考。

    一种应用于双线圈电磁接触器的回跳抑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2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84935.X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线圈电磁接触器的回跳抑制设计方法,该回跳抑制方法主要通过调整线圈转换触点的位置来实现,通过对接触器不同线圈转换触点位置的进行仿真,得到回跳曲线,确定抑制回跳效果最佳的线圈转换触点的位置,在不改变转换触点刚度及接触器其它结构的前提下,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实现对双线圈电磁接触器吸合过程中所产生回跳的抑制,进而减少电弧的烧蚀,提高接触器的机械寿命以及电寿命。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不改变线圈转换触点刚度及原有双线圈电磁接触器的尺寸参数,对于产品改进提升设计,设计方法的应用要求较低。

    一种提高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软磁选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2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513998.6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软磁选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额定电压下对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流进行测试,得到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上电至衔铁吸合过程中的线圈电流波形;(2)对测试所得的线圈电流波形做小波变换,通过小波变换“时间‑尺度”图分析出高频分量的数值大小与时域分布;(3)在不同高频工作环境下对不同软磁材料进行高频测试,得到不同软磁材料在不同高频工作环境下的磁化曲线,进而分析出软磁的高频特性对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影响;(4)选定能够有效提高动态特性的软磁材料。该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动态特性,又能为密封电器产品的材料优化提供选型参考。

    应用于密封电磁继电器动簧片相对最小熔穿距离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2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671428.4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密封电磁继电器动簧片相对最小熔穿距离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如下:进行单边规定条件下的烧蚀试验,统计试验后产品的动簧片与静合静簧片触点形貌和烧蚀区域半径,通过触点形貌观测,得到烧蚀半径、熔池深度;建立动簧片和静合静簧片模型,得到规定负载下,动簧片的熔池深度和烧蚀区域半径;利用提取的熔池深度和烧蚀区域半径数据,修正仿真模型;在修正后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簧片组双侧接触模型,得到动簧片与静合静簧片、动簧片与动合静簧片在规定寿命下两侧熔池深度之和等于动簧片厚度,此时动簧片临近熔穿,此时距离即为相对最小熔穿距离。本发明节省了一半的负载能源损耗与动作周期,减小了试验消耗,缩短了实验时间。

    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914595.0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纳米晶软磁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创建;步骤2:电磁有限元—动力学双向耦合仿真平台搭建;步骤3:动态特性计算过程;步骤4:获取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该方法充分考虑到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学性能,从仿真工具和分析方法两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创建纳米晶软磁材料磁感应强度—工作频率—磁场强度的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基于Ansys平台实现电磁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的双向耦合,采用分时段计算配合小波主元解析;本发明的方法既为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继电器动态特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后续批次产品稳健性研究中准确仿真分析提供保障。

    应用于密封电磁继电器动簧片相对最小熔穿距离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220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71428.4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密封电磁继电器动簧片相对最小熔穿距离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如下:进行单边规定条件下的烧蚀试验,统计试验后产品的动簧片与静合静簧片触点形貌和烧蚀区域半径,通过触点形貌观测,得到烧蚀半径、熔池深度;建立动簧片和静合静簧片模型,得到规定负载下,动簧片的熔池深度和烧蚀区域半径;利用提取的熔池深度和烧蚀区域半径数据,修正仿真模型;在修正后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簧片组双侧接触模型,得到动簧片与静合静簧片、动簧片与动合静簧片在规定寿命下两侧熔池深度之和等于动簧片厚度,此时动簧片临近熔穿,此时距离即为相对最小熔穿距离。本发明节省了一半的负载能源损耗与动作周期,减小了试验消耗,缩短了实验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