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直流汇流条式电磁接触器负载电流检测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129649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81212.4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流汇流条式电磁接触器负载电流检测线圈,所述检测线圈包括上外壳、上空心矩形铁芯、上固定橡胶垫、次级绕组线圈、下外壳、下空心矩形铁芯、下固定橡胶垫、蝶形螺母、六角螺杆、蝶形螺杆和信号引出线,其中:上、下空心矩形铁芯分别固定在上、下外壳内部;上、下固定橡胶垫分别固定在上、下外壳表面凹槽内;六角螺杆嵌入在安装吊耳内并与蝶形螺母配合旋紧上外壳和下外壳;次级绕组线圈缠绕在上空心矩形铁芯中,并通过上外壳引出信号引出线。该电流检测线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测量汇流条式接触器主静触点回路的负载电流大小,安装简便、通用,可以使设计人员对流过接触器主触点的电流实现准确、高效率的测试。

    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914595.0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纳米晶软磁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创建;步骤2:电磁有限元—动力学双向耦合仿真平台搭建;步骤3:动态特性计算过程;步骤4:获取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该方法充分考虑到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学性能,从仿真工具和分析方法两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创建纳米晶软磁材料磁感应强度—工作频率—磁场强度的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基于Ansys平台实现电磁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的双向耦合,采用分时段计算配合小波主元解析;本发明的方法既为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继电器动态特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后续批次产品稳健性研究中准确仿真分析提供保障。

    基于磁滞模型的含非线性永磁电磁机构有限元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598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480517.0

    申请日:2020-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滞模型的含非线性永磁电磁机构有限元仿真方法,所述方法为:S1:建立永磁体实际充退磁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磁感应强度矢量分布进行仿真;S2:确定永磁体不同区域的磁化方向;S3:建立非线性永磁体磁滞模型;S4:对非线性永磁体非饱和充磁下的磁滞回线进行建模,从而得到非线性永磁体非饱和充磁情况下的B‑H曲线;S5:基于FLUX,建立永磁体电磁机构的仿真模型,将B‑H曲线设置为模型中永磁体材料参数,再对所需求的各项继电器电磁参数进行仿真。本发明为现有的含非线性永磁电磁机构提供了一种可靠准确的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含复杂充磁情况或复杂形状非线性永磁的电磁机构仿真计算中。

    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

    公开(公告)号:CN111710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569081.2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簧片本体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具有开口的固定环、V形弯折板及触碰板,触碰板远离V形弯折板的一端冲压有冲包,冲包位于触碰板的内表面上,簧片本体的固定环套装在继电器引出杆上并焊接固定后,在V形弯折板处充填焊锡。本发明在填锡过程中,通过改变填锡量改变簧片刚度,为在零件周转过程中发生形变的簧片整形,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填锡使更多金属可以转移和蓄积触点部分由于燃弧产生的大量热量,减小了燃弧造成的触点烧蚀,提高了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有效提高了簧片产品的一致性,并减小了燃弧发热对继电器接触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继电器的带载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一种减少直动式电磁接触器闭合回跳的静触头

    公开(公告)号:CN112133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54241.6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直动式电磁接触器闭合回跳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上静触头、下静触头、导电橡胶、约束弹簧,其中:所述静触头分为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两部分;所述上静触头的下端和下静触头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导电橡胶嵌入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的凹槽内;所述约束弹簧套装在导电橡胶外侧,连接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该静触头在不改变原电磁接触器的尺寸大小及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将刚性静触头转变成柔性静触头,使触头吸合过程末段有缓冲,有效减少触头回弹,从而减少电弧燃烧,提高接触器寿命,适用于直动式接触器。

    基于磁滞模型的含非线性永磁电磁机构有限元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5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80517.0

    申请日:2020-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滞模型的含非线性永磁电磁机构有限元仿真方法,所述方法为:S1:建立永磁体实际充退磁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磁感应强度矢量分布进行仿真;S2:确定永磁体不同区域的磁化方向;S3:建立非线性永磁体磁滞模型;S4:对非线性永磁体非饱和充磁下的磁滞回线进行建模,从而得到非线性永磁体非饱和充磁情况下的B-H曲线;S5:基于FLUX,建立永磁体电磁机构的仿真模型,将B-H曲线设置为模型中永磁体材料参数,再对所需求的各项继电器电磁参数进行仿真。本发明为现有的含非线性永磁电磁机构提供了一种可靠准确的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含复杂充磁情况或复杂形状非线性永磁的电磁机构仿真计算中。

    一种提高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软磁选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2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513998.6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软磁选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额定电压下对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流进行测试,得到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上电至衔铁吸合过程中的线圈电流波形;(2)对测试所得的线圈电流波形做小波变换,通过小波变换“时间‑尺度”图分析出高频分量的数值大小与时域分布;(3)在不同高频工作环境下对不同软磁材料进行高频测试,得到不同软磁材料在不同高频工作环境下的磁化曲线,进而分析出软磁的高频特性对待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影响;(4)选定能够有效提高动态特性的软磁材料。该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动态特性,又能为密封电器产品的材料优化提供选型参考。

    应用于磁保持继电器静态特性仿真中非导磁层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050763.9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保持继电器静态特性仿真中非导磁层的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如下:S1:建立含永磁体的磁保持继电器CAD模型;S2:测量工作磁通路径中的非导磁镀层;S3:在有限元软件中导入CAD模型,对永磁体、轭铁的尺寸进行修改,去除外表面镀层的厚度;S4:紧贴永磁体表面建立非导磁镀层体Vd,设置该体属性为空气;S5:对CAD模型除非导磁镀层体以外的其它各个部分,按照实际零件材料进行材料属性设置,进行仿真类别及参数设置;S6:选择单元类型,分网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计算,仿真结果提取。相较于传统的仿真方法,本发明的静态特性仿真结果更为准确,与实际产品的特性一致性更高。

    应用于磁保持继电器静态特性仿真中非导磁层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50763.9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保持继电器静态特性仿真中非导磁层的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如下:S1:建立含永磁体的磁保持继电器CAD模型;S2:测量工作磁通路径中的非导磁镀层;S3:在有限元软件中导入CAD模型,对永磁体、轭铁的尺寸进行修改,去除外表面镀层的厚度;S4:紧贴永磁体表面建立非导磁镀层体Vd,设置该体属性为空气;S5:对CAD模型除非导磁镀层体以外的其它各个部分,按照实际零件材料进行材料属性设置,进行仿真类别及参数设置;S6:选择单元类型,分网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计算,仿真结果提取。相较于传统的仿真方法,本发明的静态特性仿真结果更为准确,与实际产品的特性一致性更高。

    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4595.0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纳米晶软磁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创建;步骤2:电磁有限元—动力学双向耦合仿真平台搭建;步骤3:动态特性计算过程;步骤4:获取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该方法充分考虑到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学性能,从仿真工具和分析方法两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创建纳米晶软磁材料磁感应强度—工作频率—磁场强度的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基于Ansys平台实现电磁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的双向耦合,采用分时段计算配合小波主元解析;本发明的方法既为纳米晶微小型密封继电器动态特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后续批次产品稳健性研究中准确仿真分析提供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