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74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763284.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17/16 , G06Q5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VD的学生多维度探究能力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学生实验测评矩阵;数据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结果矩阵进行SVD分解,基于SVD分解结果得到知识掌握能力评分;基于经过预处理的过程矩阵确定过程分矩阵;对过程分矩阵进行SVD分解,基于SVD分解结果得到问题解决能力评分;确定尝试次数矩阵;将经过预处理的结果矩阵中的元素和尝试次数矩阵中对应的元素相除,得到归纳能力矩阵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归纳能力矩阵;对标准归纳能力矩阵的每一行向量求平均值,得到归纳能力评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评价维度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3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05208.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数字协同设计与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三维模型创建过程的有效创建指令;创建txt文件并保存;提取尺寸关键参数封装写入三维模型创建类,创建可调用的三维模型创建函数;确定优化指标参数;执行模型创建步骤、有限元仿真步骤、运动学模拟步骤、执行参数优化步骤实现优化指标参数的优化更新;基于更新后的优化指标参数重新执行模型创建步骤、有限元仿真步骤、运动学模拟步骤和参数优化步骤,直至达到迭代终止条件,得到最优优化指标参数;基于最优优化指标参数创建优化三维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设计验证效率高、参数设计更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2426.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同济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光谱与图像特征的高压外绝缘状态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工业相机:用以实时采集高压外绝缘的放电图像;光谱仪和滤光片:用以接收高压外绝缘的放电光谱信号;同步装置:用以同时触发工业相机和光谱仪;放电检测单元:包括放电位置检测单元以及放电强度检测单元;检测结果融合单元:包括动态匹配单元以及信息融合单元;检测结果输出单元:用以输出表征高压外绝缘放电位置和强度的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放电位置和放电强度的同时检测,通过放电信息动态匹配实现异源重构,根据紫外光波段和可见光波段放电信息综合判断放电强度,提高检测准确率,输出形象直观的高压外绝缘放电图像,实现高压外绝缘局部放电可视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7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6873.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缩比模型附加质量的方法,包括:S1、初始化质点,恢复初始文件;S2、随机产生更改质量质点的位置、位移或偏移;S3、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固有频率与关键振型;S4、根据适应度函数,判断是否为当前最优值,当判断最优时,保存为最优值或替换旧有最优值;当判断为非最优值,则进行下一步;S5、进行判断是否达到迭代次数,当判断没有达到迭代次数,则重新生产参数返回步骤S3;反之则输出最优参数。根据本发明,提高缩比模型模态相似度,实现自主优化,减少人工时间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6827.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隔振设计方法,包括:S1、通过APDL导入管道模型;S2、计算初始位置数据;S3、随机初始化信息素分布;S4、通过蚂蚁进行全局搜索旋转支撑位置坐标;S5、进行位置参数修改、谐响应分析及隔振效率计算;S6、计算适应度评估路径;S7、更新信息素与最优路径;S7、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当判断没有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返回步骤S4,反之则进行下一步;S8、输出最优解与迭代变化曲线。根据本发明,实现自主优化,减少人工时间投入,降低对人员经验要求,自动进行参数优化,提升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率,通过可量化的数据客观的反映缩比模型的相似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465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05739.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同济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异源特征融合结合聚类算法的电气设备绝缘故障状态分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气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分别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拼接、自动编码器降维和标准化处理,得到历史数据特征组和实时数据特征组;基于参数自适应选取的DBSCAN聚类算法,对历史数据特征组和实时数据特征组分别进行聚类,实现电气设备绝缘故障状态分类,得到聚类的历史核心对象列表和实时核心对象列表;抽取、合并历史核心对象列表和实时核心对象列表,并应用参数自适应选取的DBSCAN聚类算法,得到实时数据的精准绝缘故障状态分类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分类结果准确、可解释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1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129227.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升降的可变炉膛火化炉设备,包括:外框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外框支撑架内的内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内支撑架下方的升降组件,所述内支撑架内放置有升降平板台,升降平板台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平板支撑条,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升降平板台沿竖直方向移动。优选的,外框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板及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横隔板,所述间横隔板一相对的两侧边一体式连接有第三侧板。根据本发明,降低实际燃烧室尺寸,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由于火焰高温喷烤的减少,炕板的寿命也能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33873.0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同济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于配电网不同电压等级的GIS绝缘缺陷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呈竖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绝缘套管:用于设备的绝缘与支撑;上壳体:用于连接和支撑绝缘套管,其表面分别开设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观察窗以及进行内部充放气的上充气口;套管连接板:用于更换绝缘套管,以进行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绝缘缺陷模拟试验;盘式绝缘子:用于实验导体杆及导体连接件的固定支撑;下壳体:用于保护和支撑,其上开设用于进行内部充放气的下充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应不同电压等级、多样便捷、适于小空间内的实验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78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1313079.2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同济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51 , G06F16/215 , G06F16/25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图像数据仓库及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数据仓库中存储有多维数据星形模型组织模式的检测图像,各所述检测图像关联有对应的被测设备运行信息、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环境监测信息和检测信息;所述缺陷检测方法中,基于所述数据仓库中的历史数据构建样本库;基于所述样本库对用于缺陷检测的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获取待测电力设备的图像特征,融合环境信息特征、检测信息特征通过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进行检测与分类;根据检测结果,通过索引定位设备缺陷发生时间与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缺陷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74995.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端协同的数字孪生协同实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学生端、云端、实验室端;学生端包括学生电脑,学生电脑与云端通信连接,学生电脑用于编写PLC程序、进行PLC仿真;实验室端包括实验室电脑、深度摄像头和实验室设备,实验室电脑与云端通信连接,实验室电脑用于开启数字孪生空间,与深度摄像头和实验室设备相连,实验室电脑基于深度摄像头点云数据映射数字孪生空间,结合PLC数据判断实验是否通过,并控制实验室设备按照PLC数据进行实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云端实现数据转发,学生本地的PLC数据通过云端转发到实验室电脑,由于不需要实时连接和实时控制,即使出现网络延迟、连接中断等问题,也不影响实验进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