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路基填料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2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356164.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路基填料参数优化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应力波界面透反射作用模型,得到应力波在路基分层界面处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计算表达式;S2、基于应力波界面透反射作用模型,确定路基有效频响范围,分析路基各分层填料参数对应力波透、反射系数的影响规律,以此制定路基各分层填料设计参数的优化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波动力学及细观力学等理论分析高频动载条件下路基分层颗粒材料的振动响应,基于此对路基填料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能够从根源上控制路基结构的振动变形,同时降低高铁路基结构的维护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一种颗粒力链动力失效侦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20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240435.2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力链动力失效侦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时序信息构建颗粒基本信息矩阵,计算识别出的各条试样主力链的长度变化率;S2、获取散粒体试样的非平衡态频变函数,根据频变函数计算颗粒等效非平衡力;S3、计算三颗粒单元集的特征角,基于长度变化率界限值判断试样主力链是否局部失效;S4、针对存在局部失效的力链,基于屈曲角变化率极限值判断三颗粒单元是否发生局部破坏,基于判断的结果得到侦测矩阵,确定发生力链动力失效的具体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失效判识过程的计算量,缩减了计算时长,能够满足高频动力加载对侦测效率的要求。

    一种地面塌陷模拟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6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57873.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塌陷模拟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箱中设有塌陷模拟部件,塌陷模拟部件包括竖隔板、底板及顶板构成封闭空间,封闭空间中设有电动机、压力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伸缩杆及连接件;电动机驱动伸缩杆伸缩,伸缩杆带动顶板进行垂直方向的运动;压力传感器设于伸缩杆顶部,用于监测顶板发生位移时受到的力;电动机、压力传感器及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有伺服加载控制系统;本发明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测得塌陷模拟部件的顶板位移,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顶板产生位移时所受到的力,伺服加载控制系统基于实时传感器数据、利用伺服环程序控制微型电动机伸缩杆的移动,以此来进行模拟地面塌陷的过程与状态,从而为城市地面塌陷问题提供参考。

    一种增强型嵌套式地源热泵地下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48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42725.7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嵌套式地源热泵地下换热系统,包括埋设在岩土体中的外管、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以及设置在外管与岩土体之间的回填材料层,内管与外管同轴设置,并且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内管支撑机构,内管的顶端设有出液管,底端开设有与外管的内部相连通的内管入口,外管的侧面顶部设有进液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内管支撑机构,对内管与外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内管在外管中的偏移,保证了换热过程的稳定性,增强了换热效率;通过设置高导热性能的回填材料层及外管,可显著提高循环液与周围岩土体之间的传热系数;通过设置低导热系数的内管,以避免发生“热短路”问题。

    基于颗粒形态识别的道砟智能筛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15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38297.8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形态识别的道砟智能筛分装置,包括骨料仓、传送机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骨料分拣机构和骨料收集机构,利用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获取道砟颗粒形态特征参数,由骨料分拣机构将满足要求的颗粒分拣至对应粒径范围的骨料收集机构,混合后得到特定质量、级配、形状要求的道砟样本。本发明通过仪器自动检测道砟颗粒的形状尺寸,能够根据形态参数遴选满足特定要求的道砟颗粒;应用于实验室或铁路现场的道砟筛分,能够实现特定质量、级配要求的道砟样本的自动筛取,并且道砟形态可控,自动化程度与筛分效率均较高。

    一种基于前馈原理的桥上悬浮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02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343920.1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前馈原理的桥上悬浮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子系统和前馈控制子系统,反馈控制子系统包括反馈悬浮控制器、磁悬浮斩波器、悬浮电磁铁和悬浮传感器组,前馈控制子系统包括地基干涉雷达模块、桥梁信息模块、变形分析计算机和前馈悬浮控制器,前馈悬浮控制器与反馈悬浮控制器连接;地基干涉雷达模块实时测量桥梁梁体的挠曲线,变形分析计算机通过处理雷达信号计算桥梁变形中不同因素的贡献值,获得保持列车平顺的悬浮控制量,输入前馈悬浮控制器生成控制信号,作为反馈控制子系统中的反馈悬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基准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控制振荡、测量精度高、满足超高速度磁悬浮列车运行平顺性等优点。

    一种便携式钢轨竖向激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990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099094.1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便携式钢轨竖向激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反力系统和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反力系统连接。所述加载装置包括落锤、第配重块、动力装置、第二配重块,所述第配重块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所述第配重块的两个侧面上分别间隔设有两个滑轮,所述落锤与所述第配重块之间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的中央设有个圆孔,用于盛放传感器,所述落锤、所述第二配重块和所述第配重块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钢轨竖向激振装置便于携带,操作方便,试验装置尺寸合理,重量较小。

    盾构隧道管片的棱角加固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410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358669.2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的棱角加固构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盾构隧道技术领域。该棱角加固构件包括外形与盾构隧道管片的棱角匹配的角钢,锚定杆以及锚头;该锚定杆的一端连接上述角钢,另一端连接上述锚头。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预制管片之前,在管片预制模中安装该棱角加固构件;(2)分别将该棱角加固构件的锚定杆和锚头与管片的钢筋进行固结;(3)在管片预制模中注入制作材料,制作管片。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盾构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棱角加固,该棱角加固构件在管片模筑前完成,在管片模筑过程中安装钢筋时置入,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盾构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棱角因局部应力过大所导致的棱角破损问题,科学合理且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