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68377.6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次收缩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计算不同截面的当量直径,并确定其圆心位置;步骤S2、选择收缩曲线类型,确定收缩段长度和收缩比变化范围;步骤S3、建立二维多参数优化模型和评价指标,通过流动仿真预测参数模型,并由此获得各评价指标下的二维最优收缩曲线;步骤S4、基于各评价指标下的二维最优收缩曲线,以此为边界线构建三维收缩曲面;步骤S5、建立三维收缩曲面的评价指标,通过流动仿真预测其流动特性,并由此获得三维最优收缩曲面,最终形成风洞收缩段。本发明设计方法可用于隧道环境的车辆空气动力学试验平台设计,能够提供高品质来流,自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风洞设计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68377.6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次收缩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计算不同截面的当量直径,并确定其圆心位置;步骤S2、选择收缩曲线类型,确定收缩段长度和收缩比变化范围;步骤S3、建立二维多参数优化模型和评价指标,通过流动仿真预测参数模型,并由此获得各评价指标下的二维最优收缩曲线;步骤S4、基于各评价指标下的二维最优收缩曲线,以此为边界线构建三维收缩曲面;步骤S5、建立三维收缩曲面的评价指标,通过流动仿真预测其流动特性,并由此获得三维最优收缩曲面,最终形成风洞收缩段。本发明设计方法可用于隧道环境的车辆空气动力学试验平台设计,能够提供高品质来流,自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风洞设计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91812.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10K11/172 ,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吸声器及其在高速列车转向架舱的应用,谐振吸声器的外形为开口T型空腔结构,谐振吸声器安装于转向架舱内部不受流动扰动的位置;谐振吸声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入口和内部空腔,声波入口为圆柱形,结构内部为长方体中空结构。圆柱形入口位于长方体中空结构中间位置。针对设计频率的声波,声波进入谐振吸声器入口并在空腔内部引发共振;谐振吸声器改变了转向架舱内声学能量的分布特性,使得更多能量集中在谐振吸声器内部,从而降低了转向架舱向车内外传播的声波能量,实现转向架区域噪声的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转向架舱内的声学能量分布特性,实现转向架舱噪声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容易安装在转向架舱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