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松软路面的轮地接触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87651.0

    申请日:2024-10-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松软路面的轮地接触模型建立方法,为一种基于Bekker轮胎模型和线性化轮胎模型的适用于松软路面的新型轮地接触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分析并简化Bekker模型;结合线性化轮胎模型,建立适用于松软路面的轮地接触模型;搭建用于仿真验证的Matlab/Simulink模型;Chrono仿真实验得到所搭建模型对轮胎纵、侧向力的拟合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松软路面的轮地接触模型理论推导以及实验验证方法,充分考虑地面变形对轮胎纵、侧向力的影响,通过复杂模型(Bekker模型)与简单模型(线性化轮胎模型)的结合,降低了模型复杂度,能够用于车辆控制。

    一种基于轮胎模型参数自适应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8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27273.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胎模型参数自适应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包括:采集实车数据;基于车辆载荷转移模型与车轮中心速度计算,建立轮胎经验模型;建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案;筛选典型工况下满足持续激励条件的数据片段并记忆;采用粒子群优化进行轮胎模型参数识别,根据不同车速段下的最优轮胎模型参数拟合得到轮胎模型参数随着车速变化的关系;将轮胎模型参数随着车速变化的关系,代入到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案中,得到车辆状态实时估计。本发明提供的轮胎模型与参数识别算法,充分考虑车辆的非线性与横纵向动力学耦合关系,通过优化算法自适应调整轮胎模型参数,能够实现更可靠、精确的车辆动力学参数识别。

    一种阴极并联调控电化学诱导矿物沉积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2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95995.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蒋正武 李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并联调控电化学诱导矿物沉积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由阴极、阳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的电极体系,其中,阴极设有并联的两个,在两个阴极的外侧分别固定有一阳极;(2)调整两个阴极之间的距离,即实现阴极表面矿物沉积速率的调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保持阴极电流密度、无机矿物自身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矿物生长速率的有效调控,为该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种基于轮胎模型参数自适应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8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627273.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胎模型参数自适应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包括:采集实车数据;基于车辆载荷转移模型与车轮中心速度计算,建立轮胎经验模型;建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案;筛选典型工况下满足持续激励条件的数据片段并记忆;采用粒子群优化进行轮胎模型参数识别,根据不同车速段下的最优轮胎模型参数拟合得到轮胎模型参数随着车速变化的关系;将轮胎模型参数随着车速变化的关系,代入到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案中,得到车辆状态实时估计。本发明提供的轮胎模型与参数识别算法,充分考虑车辆的非线性与横纵向动力学耦合关系,通过优化算法自适应调整轮胎模型参数,能够实现更可靠、精确的车辆动力学参数识别。

    一种环岛型调谐液体惯容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8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14032.4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瑞甫 李斌 陶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岛型调谐液体惯容装置,包括环岛型水箱、质量块和至少两个调谐质量惯容系统,其中,所述环岛型水箱中注有调谐液体,其上部为圆环体,下部为圆柱体,所述质量块置于所述环岛型水箱的圆环体部分内,通过在不同方向上设置的所述调谐质量惯容系统与所述环岛型水箱圆环体部分的内侧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能量吸收,减小结构响应,形成全方位振动控制。

    基于信号稀疏性分类的滤波方法、应用、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27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27753.4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稀疏性分类的滤波方法、应用、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采集车辆原始信号;对车辆原始信号数据的稀疏性进行度量并进行信号分类;对稀疏类型信号采用全差分TVD方法将滤波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滤波后信号;对混杂类型信号综合考虑信号中的稀疏成分、低通成分以及噪声构造最优化问题,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信号中稀疏成分;基于低通滤波器,得到信号中的低通成分;输出滤波后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信号稀疏性评价度量,实现更好的信号差异化分类,并对分类后的信号差异化滤波;滤波后的信号保留了信号尖峰信息并且信号更平滑,提升车辆状态估计器的性能,实现更准确、更可靠的车辆状态估计。

    融合车辆模型和轮胎力曲线的轨迹跟随并行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65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344737.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车辆模型和轮胎力曲线的轨迹跟随并行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车辆轨迹跟随控制系统的侧向位移和车速的预测模型;以实际车辆的侧向位移和车速与期望侧向位移和车速的偏差和车辆上前轮转角和驱动力的变化范围尽可能的小为目标搭建目标函数;建立预测模型、目标函数的并行计算架构,采用反向传播的方式求解计算梯度,利用梯度下降法优化前轮转角和前轮驱动力控制量,获取最优控制序列,实现车辆的轨迹跟随并行预测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进一步的提高了模型的控制精度,提高了融合车辆模型和轮胎力曲线的轨迹跟随预测控制系统的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