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底盘角系统的汽车制动颤振台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12262.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底盘角系统的汽车制动颤振台架测试方法,方法包括:S1、获取底盘角系统,将底盘角系统固定在台架上;S2、设置实验变量;S3、设置制动油压与台架静扭电机转矩的变化;S4、控制摩擦片磨损率、制动盘温度、湿度和制动盘旋转方向中的一个实验变量,不对其他的实验变量进行控制,在固定的底盘角系统上进行制动颤振实验;S5、获取传感器反馈的数据;S6、采用反馈的数据中制动钳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析是否发生制动颤振,若否,则返回S4重新进行制动颤振实验,反之执行S7;S7、基于制动钳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析实验中制动颤振的各项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全面地分析汽车制动颤振等优点。

    一种带有复合减震功能的模块化装配式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592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19787.5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复合减震功能的模块化装配式子结构,包括水平边缘构件和竖向边缘构件,所述水平边缘构件和竖向边缘构件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两个水平边缘构件为平行设置,所述的两个竖向边缘构件为平行设置,所述水平边缘构件的两侧端点处均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边缘构件,所述两个水平边缘构件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阻尼器,所述水平边缘构件和所述竖向边缘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器;通过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设置可以耗散地震和风载荷,通过设置水平边缘构件和竖向边缘构件可以减少阻尼器的安装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考虑热机耦合效应的制动尖叫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464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596319.9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热机耦合效应的制动尖叫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关键零件自由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B,关键零件自由模态试验与对比;C,建立制动器复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D,进行低温工况下制动器模态工况尖叫试验;E,基于低温工况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F,热机耦合建模与分析;G,边界条件提取与分析;H,进行高温工况下制动器模态工况尖叫试验;I,基于高温工况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J,不同温度尖叫频率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助于提高制动尖叫预测的精度,尤其是可以预测高温工况下汽车制动器的高频噪声,能够体现热机耦合效应导致的制动尖叫倾向的时变特征。

    一种基于危险源辨识与微泄漏试验的氢泄漏快速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7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90691.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危险源辨识与微泄漏试验的氢泄漏快速预警方法。分析不同涉氢装备的工艺流程,明确系统的运行工况,并对氢泄漏事故进行危险源辨识;筛选不同年份投入使用的加氢站;结合危险源辨识和调研分析结果,明确易发生氢泄漏的风险点;获得关键泄漏点位的泄漏演化规律;制定不同年份氢微泄漏判据;建立氢泄漏流体动力学模型;组成氢微泄漏快速预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氢泄漏预警方法结合了危险源辨识与微泄漏试验,经过多个加氢站的调研和工艺流程的分析,结论可靠,适用性强。不仅适用于涉氢系统对氢气泄漏的快速预警,同样也适用于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气等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泄漏预警,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一种受限空间氢安全排风系统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2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99730.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限空间氢安全排风系统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受限空间涉氢装备氢泄漏扩散试验,获取氢泄漏扩散特性;S2:建立受限空间涉氢装备的三维数据模型,对受限空间涉氢装备氢泄漏扩散进行仿真分析;S3:提取氢泄漏主被动通风装置的特征值;S4:基于S2中构建的仿真模型,结合S3中提取的特征值,进行不同拓扑特征值与风量特征值下排风系统的流体动力学仿真;S5:调用Kriging算法构建受限空间内剩余氢气浓度Q以及特征值的代理模型;S6: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代理模型,确定最优排风系统布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发生氢泄漏事故时,能够快速完全排出箱体内氢气,降低甚至消除事故危害,有助于氢利用系统的安全性提升与规模化应用。

    一种基于疲劳特性分析的固态储氢装置失效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99729.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疲劳特性分析的固态储氢装置失效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固态储氢罐体材料疲劳特性试验,获取固态储氢罐体疲劳特性材料参数;S2:进行固态储氢装置疲劳特性试验;S3:根据S1获得的疲劳特性材料参数,建立固态储氢装置疲劳失效有限元模型,预测储氢装置疲劳失效特性;S4:进行固态储氢装置疲劳特性分析,获取疲劳特性参数;获取不同疲劳状态下易失效位置、易失效压力以及失效时的应变;S5:运行工况下的固态储氢系统的在线状态监测,进行基于数据融合的固态储氢系统安全风险判定;S6:建立固态储氢装置失效预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固态储氢装置失效行为。提升其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