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2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385518.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混合结构桥墩抗弯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及反力加载系统,试验方法包括:预制并准备加载装置的各部件,并准备钢结构部分;构建整体试验构件;设置底部垫梁,并将钢承台固定于底部垫梁上方;吊装,固定连接得到钢混混合结构桥墩整体试验试件在所述钢混混合结构桥墩整体试验试件上设置型钢分配梁,并匹配设置支座垫块,在型钢分配梁的上分配梁和下分配梁之间设置液压式千斤顶;将预应力钢束的两端通过预应力锚具分别锚固于所述上分配梁和钢承台上,构成反力加载系统,通过千斤顶进行加载,直至结构破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预制化程度高,小体积构件运输方便,且组装过程简易、安全,可用于独柱/双柱等多种结构桥墩。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3703.3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结构桥墩静力加载试验装置,包括支座组件、钢承台、钢混承台连接件、型钢分配梁、液压式千斤顶、预应力钢束,其中钢承台设于所述支座组件上;钢混承台连接件设于所述钢承台上,混合结构桥墩试验试件设于所述钢混承台连接件上;型钢分配梁包括上分配梁和下分配梁,所述下分配梁设于所述混合结构桥墩试验试件上,液压式千斤顶设于所述下分配梁上,所述上分配梁设于所述液压式千斤顶上;预应力钢束两端通过预应力锚具分别锚固于所述上分配梁和钢承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预制程度高,小体积构件运输方便,组装过程简易、安全,操作空间大,适用性强,且可通过简易操作更换试验试件反复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5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1043816.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桥墩和预制拼装桥墩的成型方法,其中,预制拼装桥墩包括:墩柱;桩基;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于第二支撑部上方,第一支撑部与墩柱相连,用于支撑墩柱,第二支撑部与桩基相连,用于支撑于桩基,以在墩柱和桩基之间形成成型空间;承台,设置于成型空间内,用于连接桩基和墩柱。本申请对桩基和墩柱预制件的待连接表面精度及钢筋定位精度要求不高,降低了成型难度,无需在承台上预留套筒结构,简化了承台的成型工艺,降低了成型难度,提高了成型效率,由于无需预留套筒结构,缩小了承台中单个钢筋的占用空间,由之前的单排钢筋增至多排钢筋,进而增加承台内钢筋数量,提高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988595.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E01D1/00 , E01D19/02 , E02D27/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筋可更换的双柱式预制摇摆桥墩多重减震结构体系,包括上部桥体、承台、多个锚垫板、两个预制桥墩、多个预应力钢束和多个桩基,锚垫板预埋于预制桥墩的中部,锚垫板的端部伸出预制桥墩形成锚固位,锚固位下方设有多个竖直预应力管道,承台内设有多个转向预应力管道,竖直预应力管道与转向预应力管道首尾连通形成U型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束的一端与一个锚垫板的锚固位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竖直预应力管道、转向预应力管道、竖直预应力管道后与另一个锚垫板的锚固位固定连接,预制桥墩与承台的接触面间形成摇摆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震性能强,修复、检修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6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88595.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E01D1/00 , E01D19/02 , E02D27/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筋可更换的双柱式预制摇摆桥墩多重减震结构体系,包括上部桥体、承台、多个锚垫板、两个预制桥墩、多个预应力钢束和多个桩基,锚垫板预埋于预制桥墩的中部,锚垫板的端部伸出预制桥墩形成锚固位,锚固位下方设有多个竖直预应力管道,承台内设有多个转向预应力管道,竖直预应力管道与转向预应力管道首尾连通形成U型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束的一端与一个锚垫板的锚固位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竖直预应力管道、转向预应力管道、竖直预应力管道后与另一个锚垫板的锚固位固定连接,预制桥墩与承台的接触面间形成摇摆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震性能强,修复、检修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96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383159.5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该桥面连续方法,根据无粘结层长度,将桥面连续结构分为A型构造和B型构造。A型构造适用于无粘结层长度较短的桥梁,B型构造适用于无粘结层长度较长的桥梁。主梁桥面板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部分伸出于主梁桥面板并伸入现浇的桥面连续段,即第二段内的中央桥面板处;第二段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与第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和/或主梁桥面板通过剪力钉和主梁固定连接。该桥面板连续方法制造工艺成熟,构造简单,施工便利,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06652.7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1D1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125
Abstract: 一种纤维混凝土桥面板湿接缝的连接界面构造,包括:旧的纤维混凝土板;纵向钢筋;横向钢筋;粗骨料;细骨料;纤维;还包括新的混凝土板,其设置于旧的纤维混凝土板之间的湿接缝;所述湿接缝的接缝界面上嵌固着粗骨料和细骨料,凹凸不平,纤维从旧的纤维混凝土板中穿过接缝界面延伸进入新的混凝土板。所述新的混凝土板是掺有纤维的纤维混凝土板。所述纵向钢筋预埋在旧混凝土中,连接于湿接缝新的混凝土板中。纤维混凝土中杂乱无章的纤维不至于在连接界面处被截断,使得混凝土纤维增强的作用显著提高,连接界面的抗裂强度和耐久性得到保证;纤维混凝土桥面板可以在工厂预制,现场浇筑湿接缝进行连接,预制装配施工的质量能够有效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65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330676.6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开孔板连接件的组合梁,包含钢筋混凝土板、钢梁,还包括开孔板连接件;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中有上下两层钢筋;钢筋混凝土板下层钢筋的水平位置由开孔板连接件的孔间距定位控制、竖向位置和保护层厚度通过槽孔底部钢板的高度控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层钢筋水平位置由开孔板的孔间距定位控制、竖向位置和保护层厚度通过开孔板连接件顶部到混凝土上表面的距离控制。所述开孔板连接件采用带靴形槽孔的开孔板连接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组合梁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施工方便,具有承载能力高、疲劳性能好的特点,省去了传统组合梁焊接焊钉或孔中穿钢筋的繁琐工序,简化了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90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0888302.2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结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包括:活动支撑座,设于承载结构与盖梁结构之间,用于活动支撑所述盖梁本体;外围连接部件,围绕所述承载结构和所述盖梁结构设置,用于周向连接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盖梁结构;固定连接体,围绕所述活动支撑座设置,且填充于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盖梁本体之间,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盖梁本体。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结构受力好,对承载结构施加冲击载荷和弯矩不会导致立柱破损;外围连接部件能够避免承载结构与盖梁结构在意外情况下出现水平相对滑移,避免位置偏移引发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318331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50770.6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8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数化套筒式钢绞线转向器,用于实现多排钢绞线的折线弯起,包括锚固组件、转向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钢拉杆、压紧螺帽和模数式拉板单元,所述的模数式拉板单元设置多个,依次套设于钢拉杆上,形成葫芦串结构,所述的钢拉杆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锚固组件连接,另一端套设压紧螺帽,用于压紧模数式拉板单元,两相邻的模数式拉板单元之间形成限位孔,所述的钢绞线穿设于限位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转向器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性能问题、转向器局部区域混凝土浇筑困难的问题以及锚固孔道灌浆的问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