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349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447621.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成都合信恒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3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地应力测量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套筒压裂,在目标地层处使一封隔器充水膨胀产生初始诱导裂缝,作为压裂测试起始点;使用跨式封隔器,使初始诱导裂缝置于上部封隔器和下部封隔器之间,形成测试区间;检查测试区间密封性;进行泄露测试,若流体扩散到地层中,则更改目标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循环,得到测试参数,使用以压力和时间为变量的解释方法得到地应力估计值;基于局部断层机制,使用应力多边形方法,确定所述地应力估计值的水平分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套筒压裂与水力压裂循环相结合,实现在逆断层地应力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测试水平地应力,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2535.4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2相态变化的致密岩石压裂装置和压裂方法。其中致密岩石压裂装置包括具有中心贯通孔的致密岩石试样,还包括注入模块,被配置于向致密岩石试样中注入流体;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管件,均设置于中心贯通孔内,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管件相对设置,上密封组件、下密封管件和中心贯通孔围合形成裸眼段,流体注入至裸眼段内;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冷控单元和热控单元,冷控单元和热控单元连通至裸眼段内;流体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裸眼段内流体的压力和温度。流体温度压力交变作用能劣化致密岩石试样的力学性质;流体相态变化诱导产生优势压裂缝,二者协同作用以达到强化致密岩石试样改造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642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66316.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V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弹性理论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区域地震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封存岩层的基本信息;步骤S2:确定封存区域的几何参数;步骤S3:基于岩层的基本信息和封存区域的几何参数,通过多孔弹性理论计算由于孔隙流体压力变化在封存区域产生的位移场;步骤S4: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由于位移场变化在封存区域产生的应变场;步骤S5:基于得到的应变场变化,利用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得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诱导产生的应力场;步骤S6:基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诱导产生的应力场预测地震概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准确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034026.3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样压裂缝走向的诱导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岩样压裂缝走向的诱导装置,包括:承载主体模块,基础试样放置于承载主体模块内,基础试样的中心处设有中心钻孔,承载主体模块上设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中心钻孔的轴线重合;裂缝定深模块,设置于承载主体模块的上方,裂缝定深模块用于给基础试样施加冲击力,用于在中心钻孔内形成所需深度的预制起裂点;裂缝定位模块,包括定高组件和定角组件,定高组件设置于中心钻孔内,定角组件设置于承载主体模块和裂缝定深模块之间,定高组件与定角组件连接。根据水力压裂诱导压裂缝走向的试验的需求,预制角度,形状和方向可控的起裂点,能够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7621.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成都合信恒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3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地应力测量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套筒压裂,在目标地层处使一封隔器充水膨胀产生初始诱导裂缝,作为压裂测试起始点;使用跨式封隔器,使初始诱导裂缝置于上部封隔器和下部封隔器之间,形成测试区间;检查测试区间密封性;进行泄露测试,若流体扩散到地层中,则更改目标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循环,得到测试参数,使用以压力和时间为变量的解释方法得到地应力估计值;基于局部断层机制,使用应力多边形方法,确定所述地应力估计值的水平分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套筒压裂与水力压裂循环相结合,实现在逆断层地应力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测试水平地应力,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16182.5
申请日:2020-1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8 , E21B4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错理论计算水力压裂诱导应力场的方法,基于对象井的地质参数和分段压裂或重复压裂水力裂缝基本参数,如裂缝位置坐标、基本尺寸与数量等,采用位错理论对水力裂缝面沿不同方向发生的位错来表征水力裂缝的拉伸或剪切破坏,并分别计算每条水力裂缝拉伸或剪切所导致的诱导应力场,最后采用叠加理论对多条水力裂缝诱导应力场进行叠加获得区域诱导应力场。该方法通过裂缝面位错合理表征了不同类型的水力裂缝,可准确的得出多条水力裂缝共同作用下的诱导应力场。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3301.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热岩剪切滑移后渗透率可恢复性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包括:制备含有裂隙的试验样品;基于预设围压和剪应力的条件下,向发生剪切滑移前的试验样品内注入流体,获取不同流体压力时裂隙面的多个剪切滑移前渗透率;持续地向发生剪切滑移后的试验样品内注入流体,获取不同流体压力时裂隙面的多个剪切滑移后渗透率;基于多个剪切滑移前渗透率和多个剪切滑移后渗透率,获取该试验样品的渗透率可恢复性。试验方法根据不同粗糙度的裂隙获取不同的渗透率可恢复性,进而能够判断该粗糙度条件下的裂隙进行工程改造可行性,为判断工程改造后干热岩可重复开发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34026.3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样压裂缝走向的诱导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岩样压裂缝走向的诱导装置,包括:承载主体模块,基础试样放置于承载主体模块内,基础试样的中心处设有中心钻孔,承载主体模块上设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中心钻孔的轴线重合;裂缝定深模块,设置于承载主体模块的上方,裂缝定深模块用于给基础试样施加冲击力,用于在中心钻孔内形成所需深度的预制起裂点;裂缝定位模块,包括定高组件和定角组件,定高组件设置于中心钻孔内,定角组件设置于承载主体模块和裂缝定深模块之间,定高组件与定角组件连接。根据水力压裂诱导压裂缝走向的试验的需求,预制角度,形状和方向可控的起裂点,能够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6616.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H2/CO2协同封存生成绿色甲醇的有效埋存量计算方法,它包括:基于多孔介质的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达西流动规律,建立地下甲醇流动控制方程;对地下甲醇流动控制方程进行有限差分格式的数值离散;建立地下绿色甲醇微可压缩流动模型,求解液相饱和度Sl和液相流体压力Pl的分布;基于地下绿色甲醇微可压缩流动模型,分析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对甲醇流动的影响,随着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的增大,流体压力和饱和度扩散也增大,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是甲醇储存的有利因素;定量表征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因素对甲醇埋存的影响,计算甲醇有效埋存量。本发明模拟了甲醇的地下流动,能够计算甲醇有效埋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316182.5
申请日:2020-1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8 , E21B4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错理论计算水力压裂诱导应力场的方法,基于对象井的地质参数和分段压裂或重复压裂水力裂缝基本参数,如裂缝位置坐标、基本尺寸与数量等,采用位错理论对水力裂缝面沿不同方向发生的位错来表征水力裂缝的拉伸或剪切破坏,并分别计算每条水力裂缝拉伸或剪切所导致的诱导应力场,最后采用叠加理论对多条水力裂缝诱导应力场进行叠加获得区域诱导应力场。该方法通过裂缝面位错合理表征了不同类型的水力裂缝,可准确的得出多条水力裂缝共同作用下的诱导应力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