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薄膜织物型柔性电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9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5143.0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纤维薄膜织物型柔性电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偏氟乙烯‑离子液体纳米纤维薄膜制备、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薄膜制备、导电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制备和高灵敏度低电阻纳米纤维薄膜织物型柔性电容传感器制备等步骤。本发明基于由共轭纺丝获得的具有取向性的聚偏氟乙烯基介电层、电极层、封装层,实现高力学强度的同时在结构角度实现良好透气性,并建立全部由聚偏氟乙烯基纳米纤维膜组成柔性传感器的织物基础,实现穿戴舒适性技术要求。本发明工艺具有高效、便捷、可重复的特点,所制备的基于高灵敏度离子薄膜的织物型柔性电容传感器兼顾高力学特性、高电导率、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及高穿戴舒适性。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6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352941.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三维编织正交结构为基础,通过调节接结经纱初始位置,接结经纱在交织方向产生螺旋结构和相应纹路。通过调节相同立面接结经纱的数量,相同立面内接结经纱可形成辫子结构,增加接结经纱与经纬纱的交织点。本发明利用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的特点,简化了编织程序,仅通过调节接结经纱的交织角度和数量就可实现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制备,增加了经纬纱线和接结经纱之间的交织点,实现纱线的多交织点交织,保证了编织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层间强度、抗冲击性能和损伤容限,综合性能优异。

    一种变刚度软体驱动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3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315091.2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刚度软体驱动器的制备方法,是以具备变刚度能力的聚己内酯和加热可发生体积膨胀的含乙醇硅胶为材料基础,通过模具成型,制备出可变刚度层和驱动层,通过硅胶粘合剂将变刚度层与驱动层上下粘结形成“变刚度‑驱动”双层结构,制备出了具有变刚度能力的变刚度软体驱动器。实现了诸如“二指抓手”、“四指抓手”、“人工肌肉”的应用场景。本发明所制备的变刚度软体驱动器应用范围广泛、变刚度范围大、制备成本低、弯曲角度大,自重负重比高,为设计和制备具有变刚度能力的软体驱动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一种高电导率高灵敏度聚乙烯醇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22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910935.3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导率高灵敏度聚乙烯醇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具有高力学强度特征的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为基质材料,基于其微相分离结构对银离子的吸附特性,通过还原反应在水凝胶外表面形成的致密的银单质纳米颗粒层,实现具有高电导率、高灵敏度、高线性度的导电‑传感功能。本发明突破传统导电水凝胶制备思路,创新性的革新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钠导电水凝胶的表面还原银工艺方法及参数,实现了尺寸均一、分布均匀、致密的银纳米颗粒层与水凝胶基质的牢固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实时的探测并区分微小应变,而且制备方法简便高效、稳定可重复、成本低,为导电水凝胶在电子皮肤、智能可穿戴装备、柔性传感器等领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一种仿生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8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526733.9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材料基础,通过液相氧化,制备出表面润湿性良好的短切碳纤维,通过层层刮涂的方法并结合相应的仿生结构设计,制备出了具有比常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更高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的仿生复合材料,实现了复合材料的高力学性能,与纯环氧树脂基体和同含量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仿生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发明所制备的仿生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高力学性能,制造简单高效的优点,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一种仿生智能柔性驱动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76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491857.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智能柔性驱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具备快速响应性的温敏型水凝胶为材料基础,通过水热合成反应,制备出厚度方向微观孔的尺寸呈梯度渐变的结构形式,通过氧化石墨烯的“整体浸渗”和“局部浸渗”并结合相应的仿生结构设计,制备出了一系列近红外光控制的,具有快速响应性的仿生智能柔性驱动器。实现了诸如“折纸盒”、“手指,手掌变形”和“菊花开放与闭合”在内的静态变形及“尺蠖爬行”的动态运动。本发明所制备的仿生智能柔性驱动器应用范围广泛、响应速率高、制备成本低、运动形式多样且高效,为设计和制备兼具响应速率及变形能力的柔性驱动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一种仿生智能自适应动态变构减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64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249884.2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智能自适应动态变构减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仿生智能自适应动态变构减阻材料,包括柔性硅胶基底层、柔性硅胶中间层、聚氨酯表面层和剪切增稠液,所述的柔性硅胶中间层内部设有竖向的通孔,通孔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柔性硅胶中间层密封胶粘于柔性硅胶基底层和聚氨酯表面层之间;所述的剪切增稠液为聚乙二醇与纳米SiO2粒子组合液,SiO2粒子在剪切增稠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5%~65%。本发明基于海豚皮肤自适应智能减阻原理,将仿生自适应结构设计与智能压力感知响应材料有机融合,提供出一种能够对水下的流体环境自主感知、自主适应、自主驱动、自主变形的仿生智能自适应变构减阻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