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88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44347.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字识别技术领域,涉及圆柱表面文字识别系统及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直接识别圆柱面印刷体文字,以及对圆柱面印刷体文字识别理论欠缺的问题;圆柱表面的文字识别系统,由系统主控制计算机、传送排列装置、图像采集与处理装置和报错分拣装置组成;圆柱表面文字识别方法,步骤如下:1)采集四张圆柱面图像;2)对图像做预处理,得到图像A1、B1、C1、D1;3)确定图像中圆柱体左右轮廓边界;4)计算圆柱体直径;5)对图像A1、B1、C1、D1做平面化展开,得到图像A2、B2、C2、D2;6)在A2、B2、C2、D2中查找前半段特征字符;7)在B2、C2、D2、A2中查找后半段相应的特征字符;8)拼接前后半段特征字符,识别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548850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044347.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字识别技术领域,涉及圆柱表面文字识别系统及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直接识别圆柱面印刷体文字,以及对圆柱面印刷体文字识别理论欠缺的问题;圆柱表面的文字识别系统,由系统主控制计算机、传送排列装置、图像采集与处理装置和报错分拣装置组成;圆柱表面文字识别方法,步骤如下:1)采集四张圆柱面图像;2)对图像做预处理,得到图像A1、B1、C1、D1;3)确定图像中圆柱体左右轮廓边界;4)计算圆柱体直径;5)对图像A1、B1、C1、D1做平面化展开,得到图像A2、B2、C2、D2;6)在A2、B2、C2、D2中查找前半段特征字符;7)在B2、C2、D2、A2中查找后半段相应的特征字符;8)拼接前后半段特征字符,识别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4959975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45498.7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可解耦的三维平动并联机构,为克服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解算困难、运动空间小、动平台(Ⅱ)的位置与方向强耦合、响应速度较慢和造价高等问题;其包括定平台(Ι)、动平台(Ⅱ)、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动平台(Ⅱ)位于定平台(Ι)的上方,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位于动平台(Ⅱ)与定平台(Ι)之间;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的上端和动平台(Ⅱ)固定连接,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的下端和定平台(Ι)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94527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37550.6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245 , B29C64/227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3D打印并联驱动机构,为克服打印小尺寸零件或零件上小尺寸部位时出现断层或错位问题,其包括定平台(1)、支架(2)、第一动平台(10)、第二动平台(16)、3条1号并联支链、3条2号并联支链与打印头(17);支架(2)位于定平台(1)下方,并通过支架(2)中的第一支撑板(22)至第三支撑板(29)的上固定端和定平台(1)固定连接,第一动平台(10)位于支架(2)的下方,3条1号并联支链连接在支架(2)与第一动平台(10)之间;第二动平台(16)位于第一动平台(10)的下方,3条2号并联支链连接在第一动平台(10)与第二动平台(16)之间;打印头(17)安装在第二动平台(16)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6529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808595.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平动冗余并联遥操作机械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避障、难以解决奇异性以及难以反馈力的方向的问题,其包括动平台组件、定平台(18)与3条结构相同的并联支链;定平台(18)位于三平动冗余并联遥操作机械手的最底端,3条结构相同的并联支链位于动平台组件与定平台(18)之间,3条相同的并联支链的底端通过其中的导轨板(17)并采用螺栓固定在定平台(18)的上表面上,并联支链的顶端通过其中的接头(5)并采用螺栓固定在动平台组件中的动平台(3)的底面上;3条结构相同的并联支链中的丝杠组件(14)的丝杆回转轴线的延长线交于定平台(18)的对称中心线上,且相邻两丝杆回转轴线之间夹角为120°。
-
公开(公告)号:CN116652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08595.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平动冗余并联遥操作机械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避障、难以解决奇异性以及难以反馈力的方向的问题,其包括动平台组件、定平台(18)与3条结构相同的并联支链;定平台(18)位于三平动冗余并联遥操作机械手的最底端,3条结构相同的并联支链位于动平台组件与定平台(18)之间,3条相同的并联支链的底端通过其中的导轨板(17)并采用螺栓固定在定平台(18)的上表面上,并联支链的顶端通过其中的接头(5)并采用螺栓固定在动平台组件中的动平台(3)的底面上;3条结构相同的并联支链中的丝杠组件(14)的丝杆回转轴线的延长线交于定平台(18)的对称中心线上,且相邻两丝杆回转轴线之间夹角为120°。
-
公开(公告)号:CN106945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710337550.6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245 , B29C64/227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3D打印并联驱动机构,为克服打印小尺寸零件或零件上小尺寸部位时出现断层或错位问题,其包括定平台(1)、支架(2)、第一动平台(10)、第二动平台(16)、3条1号并联支链、3条2号并联支链与打印头(17);支架(2)位于定平台(1)下方,并通过支架(2)中的第一支撑板(22)至第三支撑板(29)的上固定端和定平台(1)固定连接,第一动平台(10)位于支架(2)的下方,3条1号并联支链连接在支架(2)与第一动平台(10)之间;第二动平台(16)位于第一动平台(10)的下方,3条2号并联支链连接在第一动平台(10)与第二动平台(16)之间;打印头(17)安装在第二动平台(16)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476821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1017988.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H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索驱动六自由度并联康复装置,旨在克服存在的运动平台自由度数目少、水平移动位移小、运动不便、绳索长度难以控制、传感器检测和控制缺失的问题;其包括移动驱动第1机构至移动驱动第4机构、固定驱动第1机构与固定驱动第2机构、绳索康复机构与支架。移动驱动第1机构至移动驱动第4机构依次布置在支架顶端,固定驱动第1机构与固定驱动第2机构依次固定在支架底端矩形框架对角线两端的2块固定底板上,绳索康复机构布置在支架中心处;绳索康复机构的六根钢丝绳的一端依次和移动驱动第1机构至移动驱动第4机构、固定驱动第1机构与固定驱动第2机构连接,绳索康复机构中的运动基座放置在支架底端正方形框架内的水平地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95997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445498.7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可解耦的三维平动并联机构,为克服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解算困难、运动空间小、动平台(Ⅱ)的位置与方向强耦合、响应速度较慢和造价高等问题;其包括定平台(Ι)、动平台(Ⅱ)、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动平台(Ⅱ)位于定平台(Ι)的上方,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位于动平台(Ⅱ)与定平台(Ι)之间;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的上端和动平台(Ⅱ)固定连接,并联机构第1支链(Ⅲ)、并联机构第2支链(Ⅳ)与并联机构第3支链(Ⅴ)的下端和定平台(Ι)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476821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17988.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H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3/008 , A61H2201/0176 , A61H2201/0192 , A61H2201/1207 , A61H2201/1661 , A61H2203/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索驱动六自由度并联康复装置,旨在克服存在的运动平台自由度数目少、水平移动位移小、运动不便、绳索长度难以控制、传感器检测和控制缺失的问题;其包括移动驱动第1机构至移动驱动第4机构、固定驱动第1机构与固定驱动第2机构、绳索康复机构与支架。移动驱动第1机构至移动驱动第4机构依次布置在支架顶端,固定驱动第1机构与固定驱动第2机构依次固定在支架底端矩形框架对角线两端的2块固定底板上,绳索康复机构布置在支架中心处;绳索康复机构的六根钢丝绳的一端依次和移动驱动第1机构至移动驱动第4机构、固定驱动第1机构与固定驱动第2机构连接,绳索康复机构中的运动基座放置在支架底端正方形框架内的水平地面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