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88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357829.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提供了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及应用,包括: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SEQ ID NO.1由1128个碱基组成,所述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SEQ ID NO.2由37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含4个Hot‑dog结合域,自氨基端的第85至371位氨基酸残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油酸转基因大豆的培育方法生产出的含有GmFATA2基因的转基因大豆,总脂肪酸含量改变并不明显,但其油酸含量有明显提高,对改良大豆的油分含量,特别是培育高油酸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苦豆子SaATHB7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64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78968.3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苦豆子SaATHB7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用,通过对模拟逆境胁迫处理的苦豆子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与盐胁迫相关的苦豆子基因,通过测序获得的基因核酸序列,发现该基因可能属于同源结构域亮氨酸拉链类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并命名为SaATHB7。根据测序获得的序列设计克隆引物和定量引物,利用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逆境胁迫条件下苦豆子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以初步研究该基因在苦豆子逆境胁迫中的相应作用,同时对该基因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进行功能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后能够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和耐旱性。

    一种苦豆子SaPOD基因的克隆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5478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030269.X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苦豆子SaPOD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属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从苦豆子酵母表达文库中通过模拟逆境胁迫筛选出与抗盐相关的苦豆子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为苦豆子过氧化物酶基因SaPOD,利用RT‑PCR技术进行定量检测发现该基因在苦豆子的根、茎、叶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且在盐处理条件下,根中表达量在处理4h明显提高,说明苦豆子SaPOD基因能够响应逆境胁迫。将该基因通过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化酵母BY4743和拟南芥中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酵母和拟南芥中过表达后能够明显提高其耐盐性和耐旱性,这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在促进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9066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497098.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在促进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在促进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所述的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有益效果是:本发明GmPIF1促进了大豆发根中异黄酮的积累,为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基因调控方法能更高效率合成大豆异黄酮,克服了人工栽培育种周期长、杂交性状不稳定难以筛选等缺点。将转录因子GmPIF1基因转入大豆发根中,使其在发根中过量表达,增加了发根中异黄酮的含量并调控异黄酮合成途径中相关酶基因的表达。

    农杆菌Ti质粒载体PCHF1302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29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37006.3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农杆菌Ti质粒载体PCHF1302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植物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农杆菌Ti质粒Pcambia1302上的酶切位点ECORI和HindIII处同时进行双酶切,将PCHF3300包含有35S启动子、NOS终止子以及MCS的完整的基因表达框通过PCR加上同源臂,将35S启动子启动的表达框成功的连接到质粒Pcambia1302上,构建成PCHF1302;经PCR等方法克隆得到的目的基因能便于连接到多个克隆酶切位点(MCS),使目的基因能在植物体内稳定表达;在TDNA区域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和mGFP5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能显著提高转基因植物的筛选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